在港交所上市十五年的中國利郎(01234.HK),正深陷轉型困局。3月18日發布的2024年財報顯示,公司全年收入36.5億元,同比微增3%;但凈利潤僅4.61億元,同比驟降13.1%。這已是利郎自2020年以來第四次年度凈利潤下滑——2020至2022年跌幅分別達31.19%、15.99%、4.29%,2023年短暫回升后再度跌入負增長。
資本市場用腳投票。業績發布當日,利郎股價暴跌11%,次日繼續下探,市值縮水至45.74億港元。曾經“簡約不簡單”的商務男裝王者,如今卻被年輕消費者貼上“中老年專屬”標簽。
轉型代價:主品牌失血,庫存高企
利郎的轉型陣痛直接反映在核心業務上:
主系列收入下滑3%至27.56億元,公司歸因于東北三省和江蘇分銷權回收轉直營(DTC)帶來的短期陣痛,及向原經銷商支付補償金;輕商務系列雖增長27.2%至8.94億元,但體量僅為前者的三分之一
存貨余額攀升至10.87億元,周轉天數同比增加13天至183天,暖冬更導致冬季滯銷
轉型成本持續吞噬利潤。2024年銷售及分銷開支增加1.02億元至10.59億元,其中直營店及電商費用激增6780萬元,遠超廣告及裝修補貼的縮減額(3820萬元)。重金投入的營銷活動——包括三度合作《披荊斬棘4》、簽約王錚亮等明星——并未有效轉化為業績增長。
行業困局:商務場景消失,年輕人拋棄正裝
利郎的困境折射出整個商務男裝賽道的萎縮:七匹狼2024前三季度營收下滑7.73%,扣非凈利暴跌82.67%;九牧王同期扣非凈利(除投資收益)下滑29.23%;卡賓2024上半年收益跌14.12%。
"商務場景變少甚至消失是主因。"要客研究院院長周婷指出,"居家辦公普及將進一步壓縮市場。"在小紅書等平臺,利郎、七匹狼等品牌被年輕消費者調侃為"爸爸專屬",有消費者直言:"西服只有結婚或面試時才穿,平時穿就像中介。"
自救之路:押注運動與DTC的未知數
面對困局,利郎嘗試多線突圍:品類跨界,2024年以防水科技切入羽絨服、襯衫,8月更通過合資公司獲得高爾夫品牌"MUNSINGWEAR"中國運營權;品牌年輕化,全力推廣輕商務系列"LESS IS MORE"
;渠道改革,在東北及江蘇推行DTC直營,2024年凈增78家門店(新開534家、關閉456家)。
但這些舉措尚未顯現成效。Munsingwear母公司日本迪桑特財報顯示,該品牌2024年一季度在華銷售額同比下滑25%,僅1200萬元人民幣。零售專家馬崗警示:"高爾夫服飾雖在向日?;D型,但國內參與人口不足50萬,市場競爭激烈。"
轉型期的利郎還遭遇多重挑戰: 2024年8月,歷經一年訴訟,福建高院終審判定"利郎資本"侵犯商標權,需賠償50萬元并停止使用字號。
利郎在財報中將2025年營收增長目標從15%下調至10%,門店擴張計劃也從100-200家縮水至50-100家。公司承諾"繼續聚焦主系列與輕商務系列核心發展,推進多品牌策略與新零售業務",但資本市場顯然在等待更扎實的轉型成果。
當商務正裝從職場剛需變為特定場合的"一次性消費",利郎們能否真正讀懂新一代男性"悅己消費"的邏輯,將決定這個36年老品牌能否穿越周期。眼下,精簡門店規模、謹慎擴張的策略,至少承認了一個殘酷現實:轉型不是救命稻草,而是生死時速的考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