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美妝市場,相信香港的莎莎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家巨頭,作為美妝的知名企業其在香港可以說絕對頭部,就在最近莎莎被曝出退出內地線下零售市場,讓人不禁想問這家香港美妝巨頭是怎么了?
一、莎莎退出內地線下零售市場?
據商業周刊的報道,曾經紅極一時的美妝店莎莎國際,繼續收縮線下門店了。近日,莎莎國際控股有限公司透露,其在中國內地的最后18家線下門店會在6月30日前全部關閉,這意味著該香港美妝集合店將退出中國內地線下零售市場。
莎莎國際的2025財報顯示,公司全年業績呈現大幅下滑態勢,營業額同比減少9.7%,降至39.42億港元;凈利潤暴跌64.8%,僅錄得7697萬港元。其中,中國內地市場營業額減少10.5%至5.21億港元,線下渠道占比僅為19.7%。
莎莎國際宣布,集團計劃重整中國內地業務布局,調整線下營運模式,目前18間線下店鋪將有序關閉,并改以供貨商的形式,向中國內地合作方提供莎莎指定的品牌產品,繼續服務中國內地地區的顧客。集團相信,此輕資產模式的轉變,有助降低營運成本,提升經濟效益,預計2025/26財政年度可覆蓋內地超過20間美妝線下店鋪。截至2025年3月31日,莎莎國際在中國內地已關閉14間店鋪。截至5月31日已經關閉9間,其余店鋪預期在6月30日前全部關閉。莎莎國際表示已預留3000萬港元專項閉店成本,用于支付員工遣散、門店賠償及存貨處理等費用。
根據莎莎官網信息,莎莎于1978年成立,為亞洲著名美妝產品零售集團。集團于1997年于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目前業務遍及香港及澳門特區、中國內地及東南亞,銷售逾600個產品品牌。
二、香港美妝巨頭是怎么了?
面對著莎莎全面退出當前的內地線下零售市場,讓人不禁想問這曾經的美妝巨頭到底是怎么了?
首先,早年間,莎莎作為一家知名的美妝零售連鎖品牌,曾憑借“免稅店同款”、“低價大牌”等標簽在早年間迅速吸引了大量消費者,并實現了快速擴張。尤其是在中國內地市場的初期布局中,莎莎憑借其在香港積累的品牌影響力和價格優勢,成功地在內地開設了多家門店。對于很多消費者而言,莎莎不僅提供了一個購買正品進口化妝品的渠道,還帶來了不同于傳統百貨商場購物體驗的新鮮感。這種模式在當時為莎莎贏得了廣泛的市場份額和忠實顧客群體。
其次,隨著國貨美妝的崛起和本土美妝集合店的異軍突起,莎莎國際的競爭優勢逐漸被削弱。近年來,國貨美妝品牌憑借著對國內市場的深入了解、對消費者需求的精準把握以及不斷創新的研發能力,實現了快速發展。國貨美妝品牌在產品質量、品牌形象、營銷推廣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逐漸擺脫了過去“廉價”“低端”的刻板印象。一些國貨美妝品牌甚至在國際舞臺上嶄露頭角,贏得了國內外消費者的認可和贊譽。例如,完美日記、花西子等品牌,通過獨特的產品設計、創新的營銷模式和高性價比的產品,迅速在年輕消費者群體中積累了極高的人氣。
與此同時,本土美妝集合店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它們更加注重本土消費者的需求和體驗,在產品選擇、店鋪運營、服務方面都具有獨特的優勢。這些本土美妝集合店不僅涵蓋了豐富的國貨美妝品牌,還引進了一些小眾、特色的國際美妝品牌,滿足了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而且,本土美妝集合店在店鋪選址、裝修風格、促銷活動等方面更加貼近當地消費者的習慣和喜好,能夠更好地與消費者進行互動和溝通。相比之下,莎莎國際雖然也有國際大牌美妝產品的加持,但在面對國貨美妝和本土集合店的雙重競爭時,逐漸顯得力不從心。
第三,除了國貨美妝和本土集合店的競爭外,電子商務的全面興起更是對莎莎國際造成了重大打擊。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電商平臺已經成為了人們購物的主要渠道之一。在美妝領域,電子商務的優勢尤為明顯。消費者只需輕輕點擊鼠標或滑動屏幕,就可以在海量的美妝產品中進行選擇,而且電商平臺上的產品價格更加透明、優惠活動更加豐富多樣。
特別是海淘的興起,讓莎莎國際的“免稅店同款”優勢幾乎喪失殆盡。過去,消費者之所以選擇莎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能夠提供與免稅店同款的大牌美妝產品,且價格相對較為優惠。然而,隨著海淘平臺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消費者可以直接通過跨境電商平臺購買到全球各地的美妝產品,不僅種類繁多,而且價格更加誘人。海淘平臺上經常會有一些限時折扣、滿減優惠、包稅包郵等活動,使得消費者能夠以更加實惠的價格購買到心儀的美妝產品。
此外,電商平臺還具有便捷的購物體驗、豐富的產品評價和反饋機制等優勢。消費者可以在購買前查看其他消費者的評價和使用心得,從而更好地了解產品的質量和效果。而且,電商平臺的物流配送也越來越高效,消費者購買的商品能夠快速送達手中。相比之下,莎莎國際的線下門店在購物便利性、產品價格透明度、信息獲取等方面都存在明顯的劣勢。
因此,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莎莎退出內地線下市場其實是一個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態勢,任何企業都需要不斷地調整自身的經營策略以適應市場變化。同時,這也是一個提醒其他傳統零售商重視技術創新、加快轉型升級步伐的重要案例。只有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新模式,才有可能保持自己的持續競爭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