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了,但我想說,在美食方面恩施也是夠精彩紛呈的。
恩施,這片被清江滋養、群山環抱的土地,還是鄂渝湘三省市交匯的地方,各民族在漫長歲月中依山就水、和諧共生,在味覺上交織著土家、苗、侗等各民族的飲食文化。
恩施的酸、辣、咸、鮮,每天都讓我瘋狂干飯,下面就是恩施的美食攻略,請收好。
張關合渣(航空大道店)
地址:航空大道62號
土家合渣充分體現了恩施人將尋常食材點化為神奇的飲食智慧。黃豆泡水磨漿,連渣帶汁一同入鍋慢煮,投入切碎的青菜葉,無需濾渣,亦無需石膏點化,搭配酸辣咸香的肉末湯汁一鍋上桌,簡直不要太誘人。
本地人的吃法是在鍋里打一個生雞蛋,拌均后蓋在米飯上吃。
這一口下去,那份未經雕琢的質樸風味,最能撫慰風塵仆仆的腸胃與心靈。合渣的口感一點都不渣,磨得很細,和肉末一起,咸香辣上頭,可以輕松干掉兩碗米飯!
更讓人驚訝的是,在恩施吃合渣老店,這一整鍋合渣和一桌的小菜都是送的,還可以免費續!點菜就點一個干鍋或湯鍋,結賬時是按鍋的價格乘以人數算錢,而且,這鍋也是可以免費續的!這跟自助餐有什么區別啊,但人均只要40-60元,我覺得挺劃算的。
我點的是酸包菜牛燦皮干鍋。牛燦皮是挨著牛腩下面的那層白色筋膜,看著很不起眼,卻很適合燉煮。這家店應該是先用高壓鍋燉煮入味,再配上酸包菜炒制,牛肉連筋膜都很耙軟,酸包菜酸爽開胃,非常下飯。
再來看小菜,可以說是恩施小吃大合集了,這還只是一人份的,兩人份會給的品種更多。口味也不僅僅是辣的,也有清淡的,小菜也能吃飽了。
恩施的很多美食離不開土豆。高山孕育的富硒小土豆,皮薄如紙,肉質粉糯細膩,不管是炕土豆、燉土豆、洋芋飯還是臘肉炒土豆片,都滿口粉糯甘香,回味無窮。我選的就是洋芋飯(還有苞米飯和白米飯),背著木桶的嬢嬢還問我要不要鍋巴,給了我一大塊。很久沒有吃到這么香脆的鍋巴了。
臘味是恩施的味道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土家臘肉,選用肥瘦相間的土豬肉,用鹽、花椒、山胡椒等組成的秘制腌料腌漬,后懸于火塘之上,以富含油脂的松柏枝、柑橘皮、茶殼熏制數月,最終成就了外表黝黑、內里卻呈現誘人琥珀色的美味。
切片蒸熟,脂光瑩潤,入口咸香厚重,濃郁的煙熏木質香氣與肉脂的醇厚互相交融。除了臘肉,還有臘豬蹄、臘排骨,用來炒菜或者做成燉鍋都很絕。
而榨廣椒則展現了發酵的魔法。用新鮮紅辣椒剁碎,與包谷面、鹽混合,入壇密封發酵數日后即成。酸辣鮮香,可直接佐餐,或和臘肉同炒,是土家族美食一絕。
油茶湯也是土家族的待客美食,似茶又似湯。先是用滾燙的油把蒸熟的糯米炸成米花,再用熱油炒香茶葉和蔥、姜、蒜等佐料,加入開水煮成茶湯,最后加入炸好的米花、花生等配料,是一道咸香組合的美味。
不過這家的油茶湯應該是大鍋做好的,香氣已經散去,嘗個新鮮可以,畢竟是免費的小菜。合渣和干鍋真的很好吃,來恩施一定要來試試。
張家館子
地址:航空路金三角廣場旁
這家早餐很出名,但我來吃的是晚餐,沒想到干鍋炒菜也做得一絕。
在恩施吃飯,真的需要先花點時間研究下菜單。干鍋可以變火鍋,有配菜,而且和合渣店一樣,也是按人頭算價格的。其它炒菜就是一盤的價格。
我點了大腸干鍋。等菜的間歇,我看到廚房里熱火朝天又井然有序的樣子。廚房里清一色是嬢嬢掌勺(恩施好多店都如此,和別的地方很不一樣),老板負責接電話。那電話座機放在了廚房門口冰柜的高處,大概是為了快速地把記下的菜報給廚房。能看出都是老食客,先點好菜打包回去吃。
別聽本地方言有種氣勢洶洶咄咄逼人的樣子,但其實本地人都可好了,特別熱情好客。我剛坐下,就給我上了茶水、幾個小菜(有點咸)。
怕菜太辣我吃不慣,給我推薦了冰醪糟解辣。一會說我一個人吃不完的,一會又送了我一碗豆渣湯。話說這個冰醪糟強烈推薦,里面是碎冰冰,既讓甜度恰到好處,又讓每一口都冰冰涼涼,太適合夏天了。
等干鍋端上桌,青綠的蒜葉和鮮紅的辣椒,顏色誘人,還有地道的香醇味直勾味蕾。老板自豪地說,重慶那邊的火鍋都是模仿我們恩施的,我去那邊吃過都覺得做得沒我們好吃。這話聽上去像王婆賣瓜,但也確實不虛。
這一鍋看著油,吃著一點都不油。土豆和肥腸越煮越入味,當然也越煮越辣,但就是讓人停不下來。土豆被煎出金黃的脆邊,肥腸的油去得很干凈,煮久了更是外脆里糯,香到不行。里面還有解膩的酸蘿卜,搭配很完美。
何姐早餐
地址:學院路155號6樓
豆皮是武漢過早的主角之一,恩施早餐也有豆皮,但其實是兩種東西。恩施的豆皮長得像面條,口感像云南的餌絲。原料主要是米漿和土豆淀粉,在熱鍋里烙出長長的面條狀。豆皮可以炒,可以帶湯,也可以干拌,吃起來口感很有彈性。
這家店的特點就是現炒的澆頭,和有名堂的面店一樣。澆頭五花八門,有青椒臘肉絲、酸豆角肉末、酸菜肉絲等等等等,不亞于一家小炒店。
我點的豬肝豆皮(可以點不加辣),色澤紅亮,看著就很誘人。豬肝爆炒到剛斷生,還非常嫩。湯汁濃厚,豆皮比較容易入味,口感也很順滑,帶點嚼勁。一碗豆皮加一碗豆漿,真的很不錯。
店門口還有一個熱氣騰騰的大蒸籠,里面不是廣式早茶的蒸點,而是本地很受歡迎的一種蒸菜,我在重慶也看到過,就叫“格格”,因為這精致的籠屜一格一格的。里面通常是洋芋、紅薯打底,上面鋪的是裹了米粉的牛肉、羊肉、肥腸、排骨等等。我點的是排骨格格,有點像粉蒸肉,肉質很嫩,調味會重一點,花椒香氣撲鼻,下面的土豆依然軟糯,比肉還好吃。
袁氏油香
地址:航空大道航空花園71號鋪
恩施本地的小吃油香,可以理解為炸土豆絲餅。配料很豐富,里面有蔥、土豆絲、肉末,還可以加雞蛋。普通的7元一個,加雞蛋是9元。大老遠就能聞到香味,怪不得叫油香。
排隊的人還挺多,如果碰上點單大戶,可能要等上十幾分鐘。剛出鍋的油香很燙,香氣撲鼻。趕緊吹涼嘗了一口,外殼炸得脆脆的,里面的餡調味很好。
恩施土家燒餅
地址:金桂大道恩施火車站商貿小區一小區二排8號
土家掉渣燒餅早就被全國人民知道了,來恩施當然要嘗下正宗的土家燒餅。這家在火車站附近,我順路去吃的。雖然是電爐烤的,但加個蛋也蠻好吃的。
土家燒餅和披薩好像,料都在“面子”上,一點肉末,再刷上醬料,出爐之后噴噴香!
我建議下次可以點加肉版,這個普通版肉量好少,沒有吃過癮。餅子還是很酥脆的。
其它推薦:
田燒餅(金子壩街道板橋小區B區2排1棟):起酥完美,堅持用炭火烤的燒餅,得在上午11點前去,不然老板就休息了。
袁記老城水煎包
地址:人民路45號
來恩施玩,不要錯過人民路早餐一條街。從這頭逛到另一頭,一路都是好吃的,我就聞著味道來的。
水煎包個頭超大,是普通包子的兩倍大,5元一個。兩面都煎得焦香,走過路過都不會錯過,生意超好,來晚了還要等幾鍋。
咬開發現皮很薄,里面是滿滿韭菜粉絲餡,還帶點湯汁,很好吃,還可以選辣的或不辣的。
吳陳記
人民路43-5號
這家店可能是我吃過最辣的早餐。招牌就是麻辣蒜蓉包和麻辣小花卷,麻中帶辣,后勁十足。
他們家面的臊子都是原湯的,還可以兩種味道拼一起。我們平常吃的蘿卜牛腩都是清湯的,這里做成了一碗紅湯,看著也很有食欲。不過,要提醒下,這家的辣度是真厲害,不吃辣的還是問一下,可以點個不辣的。
比如這個芝麻糖包。包子皮一樣發得很松軟,里面的花生芝麻碎超級香,砂糖顆粒是沒有化開的,吃著有很古早很安心的味道。
吃飽了,可以在老城區逛逛。市區人造的土司城、女兒城,我覺得沒有正經的老城有意思。
施州古城游覽路線
人民路→解放路→公園路
在人民路上,你可以看到像重慶一樣建在坡上的7D房子。
繼續沿著人民路走到二街小區,可以逛一逛最本地的市集,有很多小吃。
再轉到解放路,可以去看看施州古城的中心——文昌祠。這座古城的標志性建筑,西接西門城樓城墻洗馬池舊址,南接南門古城樓城墻武圣宮,東與五峰連珠塔隔清江相望。
位于公園街6號的恩施市博物館,本身就是一幢歷史建筑,寫滿了歲月的痕跡。它包含恩施抗戰歷史陳列館、葉挺將軍囚居舊址紀念館和施州古城歷史文化陳列展三處對外開放的展館。展覽的豐富程度有點超出我的預期,把文化和歷史都展示得很深刻,值得一看。
在這條街上,還隱藏著鮮為人知的施州城墻樓遺址。它已經和后來的民居融為一體,產生了現代與古代的強烈對比。
恩施好玩好吃的地方還有很多,下一篇我們講一座真正的涼城,夏天都要蓋被子的那種。它距離恩施很近,大家可以猜一下是哪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