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最大的66歲,最少的56歲。60后女性是最可憐的一代,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看我說的對不對:
1、60后女人從小就飽受磨難。60后女性,最大的66歲,出生于1960年,從小就要忍饑挨餓,尤其是出身農村的女性是家長老大的女性,少年時代不僅要挨餓,還得干活,喂雞喂豬掃院子,做飯洗衣帶弟弟、妹妹,替家長分憂解愁。
如果家里有弟弟妹妹,有好吃好喝的,家長就得緊著弟弟妹妹,自己只有看著的份兒。因為是女孩, 有的家長重男輕女,讓兒子讀書,不讓女兒上學。
所以,60后女性從小就勤勞,懂事,聽話,知道體諒父母,她們對得起父母,對得起兄弟弟妹妹,唯獨對不起自己,她們從小就是可憐的一代人。
2、60后女性結婚不要彩禮,不要房子,沒有三金,沒有婚紗,婚后和男人一起奮斗,積累財富。她們省吃儉用,供孩子讀書,子女長大了,還要給他們成家,買車買房,把一輩子的積蓄全部拿出來,子女結婚之后,自己的存款歸零。
還得積蓄攢錢,有的60后女人退休后,還要去打工掙錢,根本無法享受退休生活。有的60后退休后,還得伺候老人,伺候婆婆。而自己年輕的時候,婆婆沒幫帶娃,婆婆老了,照樣要照顧。
60后女性當婆婆的時候,婆婆吃香,當自己熬成婆的時候,變天了,兒媳吃香。所以,60后女性兩邊都沒落好,是可憐的一代婆婆。
3、60后女性退休后帶孫輩,好不容易把子女辛辛苦苦養大,退休了,無法享受退休生活,還得帶孫輩,不管姥姥還是奶奶,都得帶孫輩,想旅游也只能想想而已。
被孫輩綁架,一年又一年,孫輩上學了,也解綁不了,還得接送上下學,等孫輩上大學走了,自己也70多歲了,想旅游,走不動了。
4、60后女性帶孫子累一身病,還得咬牙硬撐,抱怨幾句,子女就不高興,他們認為,誰家老人不帶孩子,不做家務?就你矯情?
60后家庭幾乎全部是獨生子女,這代人普遍特點就是又懶又饞脾氣壞,花錢大手大腳,沒有存錢概念。他們不愛做家務,不愛做飯,愛點外賣,愛喝奶茶,不愛打掃衛生,不存錢,月月光。
你勸他們少吃外賣,省點花錢,攢點錢,他們有100句話等著你,他們如果犯錯誤了,你批評幾句,他們根本聽不進去,或者把你懟回去,他們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
也不是說,60后的子女沒有好的,只是說好的極少極少。
5、60后女人子女成家后,還得持續托舉子女,無盡無休。子女要換大房子,裝修費得找你要;要換好一點的車,找你拿贊助;孫輩補課費,你也得掏;孫輩放假了,子女要帶娃旅游,你還得掏錢,無盡無休,根本停不下來。
說得好聽這叫托舉子女,說的難題就是無底線滿足子女的欲望,在“慣子女為巨嬰”的路上越走越遠。
6、60后女性是孝順老人的最后一代,也是不靠子女養老的一代。60后女性照顧年邁的老人,公公婆婆,自己的父母,他們在老人病床前盡孝,無怨無悔。可是,他們又指望不上子女給養老。
60后女性的子女基本都是90后,等60后子女延遲退休的時候,60后女性90來歲了,根本指望不上子女養老。
就比如我,我女兒35歲,她是事業單位,正常55周歲退休,延遲退休就得60歲退休,她60歲退休的時候,我已經88歲高齡,我能指望她養老嗎?
我們這代人老了就兩個選擇,一是請保姆在家照顧,二是去養老院。請保姆在家照顧,保姆費用不低,就需要有足夠的養老儲備金,所以,60后女性一定要存錢,子女指望不上,我們就得靠自己手里這倆錢。
二是去養老院。去高端養老院費用高,低端養老院服務差伙食差,費用也不低,所以,還是得足夠的養老儲備金。
總之,60后女性是最可憐的一代,主要體現在以上六個方面,我說得對不對?歡迎發表不同意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