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因為故障被困印度機場的一架英國海軍F-35B隱形戰斗機,“因保密問題”在原地停留了十多天,由于面臨惡劣天氣威脅,它最終將被送往印度機庫嘗試全面維修。英國《獨立報》稱,此前,這架F-35B戰斗機從正在展開亞太之旅的“威爾士親王”號航母上升空,沿著印度南部喀拉拉邦海岸附近約100海里處飛行。此后該機報告“燃油不足”,經過印度方面許可后,緊急降落在印度南部的特里凡得瑯國際機場。由于需要等待專業設備和支持團隊的到來,這架F-35B一直在機場滯留。
據參考消息報道,英國海軍“威爾士親王”號航母打擊群歷時2個月已經抵達新加坡,并罕見的要在太平洋地區部署8個月,期間會訪問日韓澳等多個國家,并會參加部署期間舉行的多國軍事演習。然而先航母一步抵達的是英國“斯佩”號驅逐艦,且在這個6月中不斷搞事情。先是和美國軍艦組成編隊在東海海域進行所謂的“巡邏”,到了本月中旬又高調竄航臺灣海峽,現在又和澳大利亞軍艦攪合在一起,試圖強闖南海展開所謂的“自由航行”。
英國“威爾士親王”號航母(資料圖)
“威爾士親王”此次抵達新加坡是執行一項為期八個月的“高桅桿行動(Operation Highmast)”任務,航母打擊群將經由地中海和中東前往西太平洋沿岸地區,途經十幾個國家,并與英國的盟友和伙伴進行一系列聯合演習。英國國防部表示,“高桅桿行動”旨在重申英國對地中海和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安全承諾,與盟友展示集體防衛決心,并展示英國的貿易和工業水平。行動期間,將有超過4500名英國軍人參與,其中包括600名皇家空軍、900名陸軍士兵和2500名皇家海軍水兵和皇家海軍陸戰隊員。
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尼克·查爾茲注意到,英國政府強調“威爾士親王”號航母打擊群的跨國性質。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為了緩解英國海軍面臨的壓力;另一方面,此舉或有助于促進各國之間的協調。不過,與四年前相比,亞太地區安全形勢發生很大變化。英國此次部署被指在亞太地區“刷存在感”,恐將進一步攪動地區局勢。有輿論指出,在對歐洲安全的擔憂日益加劇的背景下,圍繞在遙遠的“印太地區”進行重大部署是否明智的辯論愈演愈烈。
英國國防部(資料圖)
據環球時報報道,日本和菲律賓在南海舉行聯合軍事演習,并首次邀請日、菲媒體登臨參演艦艇,觀看反潛戰演習等活動,距離雙方首次舉行此類演習已過去近一年。次日,解放軍南部戰區新聞發言人表示,解放軍南部戰區位南海組織海空聯合巡航。戰區部隊持續保持高度戒備,堅決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任何攪局南海、制造熱點的軍事活動盡在掌握。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國際問題專家表示,此次演習本質上是日菲近兩年針對中國加緊軍事勾連的一系列小動作之一。
這場軍演的時機與意圖極具指向性。今年5月,日菲《互惠準入協定》通過日本國會批準,該協定為兩國互相駐軍、深化軍事合作開了“綠燈”。日本借此突破“和平憲法”約束,將軍事觸角延伸至南海,試圖通過牽制南海精力,在東海爭議問題上換取戰略籌碼;菲律賓則剛接收韓國建造的“米格爾·馬爾瓦爾”號護衛艦,將其視為“最強戰力”,企圖借日本等域外力量平衡中國在南海的影響力。雙方刻意帶媒體“造勢”,本質上是為軍事勾連尋找合理性,卻也暴露了將南海局勢軍事化的野心。
菲律賓(資料圖)
在本月中旬的一場活動中,馬科斯還與眾多中菲商界人士進行了會面,并呼吁他們積極采取措施,促進中菲關系的進一步發展。此前,馬科斯還對中國大使發出請求,希望能夠加強對華關系。但從菲方毫不猶豫地推進日菲軍事合作的動作不難看出,所謂的“甜言蜜語”只是表象,馬科斯政府根本沒有放棄,繼續在南海問題上與中國作對。無論是在南海問題還是中菲經貿問題上,中方都有著絕對的主導權,如果馬科斯政府不能擺正態度,做出實質性的改變,最終只會得不償失,甚至自食苦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