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最小的也已近50歲,看看現在孩子們的童年,充斥玩具和手機,我們70后十分懷念自己的童年時代。
那時候,看書都是十分奢侈的事情,除了課本之外,就只有小人書,連環畫,能買得起小人書,連環畫的,也覺得是有錢人,雖然一本小人書可能只要幾分錢,租書店也是十分流行的,買不起,租了看。
玩具,游戲,那是70后們自主發揮聰明才智的時候,玩具多是自制的,游戲是自己組織的。
男孩子的玩具就是彈弓,彈珠,陀螺,木輪車,滾鐵環,洋火槍,除了彈珠,都是自制的,那時候,每家有3個左右孩子,多的5個以上的都有,男孩子在一起會比拼彈珠,打彈弓,躲貓貓,捉迷藏,玩紙殼游戲,女孩子會跳皮筋,踢鍵子,抓石子。偶爾也會參加男孩子們的游戲。
在農村,春天,各種野花,我們會摘了吃,春游的時候,只會去野外,飯都是自己做,去哪里春游都是走著去。70后無論男女,很少有不會做飯的,走路,爬山都很厲害。夏天,會相約到河里游泳,那時每條河水都是清的,小魚也很多,我們都是徒手抓魚的高手。秋天,哪家有棵果樹,果子半生不熟的時候,已經被摘光了,也不見我們拉過肚子,冬天,放點糖,放根稻草,打碗水放在室外,第二天就是我們的冰棒。那時候每家的情況都差不多,我們最遠也就是去過縣城,外面的世界也是通過課本和老師了解的,只有70后最小的一批人,才在小時候看過電視,騎過自行車。
小時候,70后農村孩子,衣服最多兩套,鞋子最多兩雙,衣服都是穿哥姐剩下的,可能還補過,下雨一周,肯定打赤腳上學,沒鞋子穿了,70后的男孩子可以赤腳,健步如飛,爬樹有如猿猴,也很少生病,很少叫累,父母忙自己的事情,根本不管孩子,我們都是自己去上學,多遠都是走著去,沒人接送。農村中學太遠要住校,一日三餐都是自己做飯。后來才有了學校食堂。喝的水是自家的井水,吃的菜是自己種的。
70后,特別是農村孩子,放學是需要做家務的,有牛馬的,必須去放牧,割草,父母去干活了,要做飯,劈柴,挑水,甚至種菜,挖地,照顧弟妹和老人更是必須的事情,我們從沒有質疑過,覺得做這些事都是天經地義。
上學的時候,喜歡的歌,我們抄過幾本,喜歡的女孩,也寫過情書或暗戀的筆記。作業一般在學校做完,只有中學高年級才有晚自習,沒有升學和其他的壓力。
70后,犯錯了,會被老師罰站,會被父母追著揍,但我們好像沒見過憂憂郁郁,哭哭啼啼,該吃就吃,該玩就玩,無憂無慮。
如今,人到中年,經歷過精彩和無奈,父母已蒼老,兒女已長大,偶爾見到小時玩伴,才會想起小時候美好的回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