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6月下旬,克里姆林宮傳來消息:普京要在北京待4天,這是他當總統以來最長的單國訪問。
就在俄方宣布后沒幾天,特朗普團隊正在悄悄制定訪華計劃,還要帶上馬斯克這幫商界大佬。
三個大國的領導人要真在北京碰頭了,會擦出什么火花?這下子,誰最緊張?
作者-水
普京這次來頭不小
普京這次訪華,真的不一般。
按說這位克里姆林宮的主人,平時出訪都是來去匆匆,三天算長的了。可這回不同,8月31日到9月3日,整整四天,創下了他2012年重新當總統以來的紀錄。你想想看,一個國家元首愿意在外國待這么久,說明什么問題?
不只是禮節性訪問那么簡單,俄總統助理烏沙科夫直接說了,這次訪問"極為罕見"。
除了要和中方商討核心議題,還有個重頭戲要出席,就是9月3日的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式。
這背后的信號可就豐富了,要知道,中俄兩國在一年內兩度在對方核心紀念活動同框,傳遞出的已經遠超"戰略協作"那點意思了。今年早些時候,俄羅斯舉辦"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中方也作為重要嘉賓應邀出席。
現在普京回訪,這種互動頻率在大國外交中確實罕見。
去年中俄貿易額突破240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俄羅斯的能源、糧食成了中國供應鏈的穩定器,中國的汽車、電子產品則填補了俄羅斯市場的空白。普京此訪將推動北極液化天然氣合作,還要啟動半導體產業鏈"去美元化"試點。這些動作,直擊西方"制裁門"的軟肋。
說起來也巧,普京這邊剛確定行程,華盛頓那邊就有了新動作。看來這場大國博弈,遠比表面看起來要精彩。
華盛頓的小算盤
特朗普這人吧,最會算賬了。
眼看普京那邊動靜這么大,這位商人總統估計也琢磨開了:稀土這張牌打得他措手不及,現在態度180度大轉彎也就不奇怪了。據可靠消息透露,中方已向特朗普發出正式邀請,白宮正著手制定詳細的訪華行程。雖然最終是否成行還是未知數,但這種可能性正急速增大。
要知道,就在幾個月前,特朗普還在揮舞關稅大棒,對華加征關稅,構筑"小院高墻"封鎖中國科技。可中國手中握有的戰略籌碼改變了整個游戲規則。
2024年末,中國宣布實施更嚴格的稀土出口管制,這一舉措直擊美國軍工和高科技產業的命門。
僅用一張牌,就讓美國高喊的"供應鏈脫鉤"淪為笑談。美國國防部數據顯示,80%的稀土進口依賴中國,短期內根本無法替代。面對這種經濟現實,特朗普陣營開始顯露務實姿態。從2024年日內瓦貿易談判到2025年初的倫敦經貿對話,特朗普團隊態度出現明顯緩和。
美國財長私下承認"完全脫鉤不切實際",商務部開始主動為部分中國商品提供關稅豁免。這些信號都指向一個方向:華盛頓的政治風向正在轉向。
但這個轉向可不容易,國務卿魯比奧作為對華鷹派代表,至今仍在中國制裁名單之列。他聯合國防部長、貿易代表等強硬派正全力游說,試圖狙擊特朗普的北京之行。這些鼓吹對華"新冷戰"的政客陷入前所未有的尷尬。在俄烏沖突持續消耗美國國力、國內通脹居高不下的現實困境中,繼續圍堵擁有完整工業體系和14億人口市場的中國,已被證明是愚蠢的冒險。
搞不好,特朗普這次真要來北京了。那樣的話,事情就更有意思了。
三國演義現代版
中美建交都46年了,還沒有美國總統看過咱們的閱兵呢。
這回要是特朗普真來了,那意義可就大了去了。想想看,中美俄三國領導人齊聚北京,這將是二戰以來最具張力的高層互動。在俄烏戰火未熄、中美博弈加劇的當下,這種歷史性會面意味著地緣暗流正發生根本性變化。
特朗普此番態度變化確實意味深長,就在不久前,正是這位商人總統悍然發動對華關稅戰,重回白宮后再次將中美貿易摩擦推向高潮。在他的影響下,美國聯合盟友在亞太地區頻繁軍演,使中美關系滑向冰點。
現在突然要來參加中國的閱兵式,這個轉身堪稱政策轉變的具體體現。對崇尚"美國優先"的特朗普而言,這不是理想主義的妥協,而是他的現實選擇。當對華強硬的代價遠超收益,重新坐上談判桌便成為最劃算的買賣。
更重要的是,如果普京和特朗普都出席九三閱兵,意味著雙方將存在面對面會晤的可能性。這對于溝通俄烏沖突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一直在俄烏沖突中保持著勸和促談的角色,換句話說,在特朗普和普京會晤的同時,中國也會為解決俄烏沖突貢獻一份力量。
這場80年后的閱兵聚首,或許正是新國際秩序的敲門聲。正如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所言:"世界需要以全新原則為基礎的秩序,而不是把權力裝進一個國家的口袋"。
當然,有人歡喜有人憂。三國領導人要是真在北京碰頭了,最鬧心的恐怕就是日本了。
東京最鬧心
最大的輸家也將誕生了,那就是日本。
近年來,日本已經成為美國在東亞地區反華的"急先鋒"。在美國的縱容下,日本實際已在沖破和平憲法的最后底線。2025年4月通過的《防衛力量倍增計劃》,讓防衛預算飆升27%,突破歷史極值。西南諸島軍事化步伐不斷加快,"戰斧"巡航導彈轉讓計劃也在推進中。
這下可真是進退兩難了,特朗普若現身抗戰勝利紀念活動現場,等于重新確認美國對法西斯侵略歷史的立場。當美俄中三國同時確定這一立場,日本將面臨戰后最嚴峻的國際輿論環境。
日本同時與中俄存在領土爭端,釣魚島歸屬爭議、南千島群島索求問題。如果美俄關系緩和,俄方在爭議島嶼立場將更趨強硬。而美國如果在閱兵場合支持中國的抗戰史觀,日本借美制華的"釣魚島牌"效力將會銳減。
更要命的是,美日安全框架也面臨瓦解風險。日本依賴美日同盟不斷給中俄施加壓力,一旦特朗普與普京在華互動,甚至討論烏克蘭停火等議題,將暴露美日戰略目標的根本錯位。
日本外務省官員坦言:"一旦美國為利益轉向,日本將成為亞太地緣棄子"。
可預見的是,美國會立即收緊對日"松綁"政策:可能叫停"戰斧"巡航導彈轉讓計劃,為自衛隊攻擊性武器部署踩下剎車,更將在修憲問題上施加壓力。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說的就是現在的日本。70多年前日本在軍國主義道路上淪為炮灰,如今又在反華戰略中重蹈覆轍。日本復興軍國主義的百年大夢,很可能在九月北京的閱兵儀式面前,徹底破滅。
結語
看這架勢,國際關系真的在變天。以前那套"我說了算"的老規矩,現在越來越行不通了。
這場80年后的閱兵聚首,折射出的不僅是大國關系的微妙變化,更是國際秩序重構的時代縮影。就像做生意一樣,獨家壟斷的時代過去了,現在大家都要學會合作共贏。
真正的大國智慧,從來不是零和博弈的你死我活,而是在承認現實的基礎上尋求互利共贏。誰能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開辟未來,誰就能贏得21世紀的戰略主動。
你覺得下一個調整對華政策的會是哪個國家?歐洲那邊會不會也要重新考慮了?
參考資料: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將訪華,出席中國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 觀察者網 《金燦榮:特朗普總統,訪華行程何不選在9月3日?》觀察者網 《九三盛大閱兵詳細安排,官宣》極目新聞 《美方正擬特朗普訪華計劃,帶上數十名CEO》--觀察者網.--2025-06-28.11:11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