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安子修)今年是我國宣布碳達峰碳中和目標5周年。中國著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從綠色低碳出行到生活垃圾減量,從“綠”電點亮生活到開發節能建筑等,以實踐書寫綠色低碳發展新答卷。而伴隨著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算力也作為當前熱門產業備受科技界關注。不過,如何解決大規模智算訓練中的能耗問題,也成為擺在行業面前的一道“大考”。中國電信以多種技術手段賦能算力綠色化發展,讓發展AI與環保“兩手抓”。
創新發展綠色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攝圖網)
數據中心是算力的核心載體,其能耗問題目前備受關注。中國電信致力于建設綠色數據中心,從多個維度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讓算力訓練更科學。
在青海,中國電信(國家)數字青海綠色大數據中心是中國首個100%清潔能源可溯源的零碳大數據中心,綠色、零碳、可溯源是該數據中心的關鍵特征。中國電信深度耕耘綠色算力技術,目前已建成標準機架7550架,具備總出口帶寬6.2T,具備智算算力超500PFlops;在節能技術方面采用直接蒸發冷卻模式、間接+直接蒸發冷卻模式、制冷模式等新型技術,全年314天不開啟空調壓縮機,PUE為1.13,重點指標和核心技術應用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無獨有偶,在寧夏,中國電信國家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寧夏·中衛)節點則借鑒了國內外建設大型數據中心先進設計、建設和運營理念,依據國際數據中心Tier3標準建設,采用全自然風冷卻技術,年平均PUE值不高于1.2,在保證綠色低碳的同時,亦具備強大訓推能力,能夠承載中國電信天翼云、信創云、醫療云、超算中心等業務。
升級節能技術,提升算力效能
要讓每次運算的功耗更低,就需要通過各種巧妙的技術,降低系統產生的熱能。為降低通信網絡及相關設備的能耗,中國電信于各地大力推動節能技術創新,取得了許多豐碩成果。
在中國電信京津冀智算中心,這里的冷站被填滿了許多色彩分明的供水管路。通過這些黃色、綠色、紅色、藍色的管道,空調用水能夠實現高效循環,服務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熱量通過精心設計的水冷系統得到釋放,從而保障服務器平穩運轉。根據相關數據表明,采用冷板式液冷技術,年節約用電量可達億千瓦時,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相當可觀。
而在中國電信中部智算中心,先進的自主液冷智算集群能夠在空調、電源和智能化方面進行多方位節能優化。例如,其采用48kW功耗的液冷機柜,結合冷板式液冷技術,省去傳統冷水機組;使用閉式冷卻塔提供冷卻水,減少污水排放;采用了兩套2500kVA一體化電源,內含多套UPS系統以滿足液冷、風冷機房及空調設備的供電需求。此外,智算中心打造了智能化監控系統,確保機房運行的高效與可靠。
打造低碳應用,注入綠色動力
實際上,除了智算中心的“綠色變身”外,積極探索清潔能源、低碳技術在通信領域的規模化應用,也是中國電信的重要實踐。
在清潔能源開發領域,中國電信通過分布式太陽能電站、風力發電場等,將清潔能源接入部分數據中心的供電網絡,還配備了儲能設施,在能源供應過剩時儲存電能,在用電高峰或清潔能源供應不足時釋放電能,有效保障了數據中心電力供應的穩定性與持續性。
在低碳技術應用領域,中國電信為地下停車庫推出了綠色照明一體化節能解決方案,能夠智能亮燈,精準節約用電,使得停車場的能耗降低80%。此外,中國電信還為碼頭打造集裝箱自動化能力,依托5G SA組網,打造綠色港口,以信息化手段賦能行業生產。 在綠色產品生態領域,中國電信以零碳云為算力載體,打造綠色云電腦,具備低能耗、綠色桌面環境等特點,使算效提升30%。此外,還聚焦低碳辦公場景,推出天翼云盤綠色空間產品等特色應用,助力節能減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