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中國的漢字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有時候一字之差所表達出來的意思就有千差萬別。
這也是中華千年文化的精髓所在,但是如果稍有不慎,用錯了漢字,有時候也會讓人笑話。
就像“享年”和“終年”這兩個詞,在漢語的表達體系里,他們所表達的意思都是生命的終結,但是具體使用的時候卻還有很大區別的。
往小了說,用錯可能會讓人恥笑你沒文化,而往大了說,在正式場合里,很可能因為這一字之差,就會顯得對逝者不敬,甚至暴露自己對文化傳統的無知。
不得不說,很多人看到“享年”這兩個字的時候,就能感覺到它自帶著溫度。
就像我們提起袁隆平院士逝世時,新聞里寫的“享年91歲”,這兩個字里裹著的,是億萬人對他的感激,那個讓中國人端穩飯碗的老人走了,“享”字里既有對他高壽的認可,更有對他一生貢獻的敬意。
同樣,錢學森先生逝世時,媒體用的也是“享年”二字,也是因為這位兩彈一星元勛,用他一生的才華和骨氣為國家托舉起尊嚴,人們舍不得他走,這兩個字里藏著沉甸甸的惋惜。
而這種溫度不是憑空來的,因為在古漢語里,“享”字本就和莊重的祭祀、虔誠的祈福綁在一起。
明清皇帝祭祖的享殿,四季首月的時享,都透著對逝者的敬畏與追思,所以當我們用享年時,無形中就把這份敬畏和情感加了進去。
它更像親人在靈前低語,您老這輩子值了,帶著疼惜,也帶著驕傲。
反觀“終年”,它就像一把沒有刻度的尺子,只負責客觀記錄。
比如某地新聞報道一名青年因意外逝世,終年28歲,這里的終年只是平靜地說出一個事實,沒有多余的情感附著。
終年這個詞最早在周朝時本是“全年”的意思,比如“終年勞作”,后來才慢慢延伸到生命終結的表述上。
這種演變讓它自帶一種疏離感,這就像記賬本上的最后一筆,清晰,卻不帶喜怒。
也正是因為這兩個詞語在情感上的差異,最終直接決定了它們的使用場景。
家里的老人走了,兒女在訃告上寫“享年八十有五”,是想告訴親友,老人這輩子活得安穩,子孫孝順,是帶著體面離開的。
可如果換成終年八十有五,就像硬生生剝掉了那份親情里的溫度,顯得生分又冷淡。
反過來,新聞里報道一位普通逝者,用“終年”是職業操守,客觀中立,可若隨便給一個沒有特殊貢獻的人安上“享年”,反倒顯得刻意,甚至有點滑稽。
有人可能會問,這兩個詞是不是對年齡有講究?其實這規矩也在跟著時代變。
在過去“享年”多用于五十歲以上,是因為那會兒人均壽命短,能活到半百就算高壽,值得用享來肯定。
就像《郭有道林宗碑》里,43歲也用了“享年”,可見年齡從來不是硬杠杠,關鍵還是看背后的情感和價值。
現在醫療條件好了,八九十歲的老人離世用“享年”很常見,就算是年齡小一些,但對社會有特殊貢獻的人,也配得上用這兩個字。
而“終年”這兩個字就沒這么多講究了,剛出生的嬰兒夭折,能說終年一歲,百歲老人壽終正寢,也能說終年百歲。
它像個萬能容器,不管年齡大小,都能裝,當魯迅的作品里第一次把“終年”用在喪葬語境時,大概就是看中了它這個不挑不揀的包容性。
而且這兩個詞的背后,藏著漢語對“生死”的細膩態度。
中國人向來不喜歡把“死”字掛在嘴邊,于是創造出一堆詞語來婉拒這份直白。
天子死叫“崩”,像山塌了一樣震動,諸侯死叫“薨”,如群蟲振翅,聲勢次之,到了百姓這里,才用最樸素的“死”。
享年和終年也是這樣,前者帶著“好好活過”的肯定,后者只是“生命結束”的陳述,一熱一冷,剛好填補了不同語境下的表達空白。
記得有次參加一個遠房親戚的葬禮,訃告上寫著“先父終年七十”,旁邊一位老人嘆了口氣:“還是該用享年啊,老爺子一輩子拉扯大五個孩子,不容易。”
這話里的意思,就是覺得終年少了點對逝者一生的尊重,可見普通人心里都有桿秤,知道哪個詞更貼合那份情感。
曾經有篇報道寫一位犯案人員離世,用了“享年”,就引來不少爭議。倒不是說壞人不配用什么詞,而是享年里的褒義色彩,和逝者的行為形成了反差,顯得不合時宜。
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我們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在不同的場合所要使用的詞語也是不一樣的。
說到底,“享年”和“終年”的區別,不過是漢語在描述生死時的一點小心思。
它不要你死記硬背什么條條框框,只需要你在提筆或者開口前,多想想那份情感是否匹配,是想表達惋惜與敬意,還是只想平靜地陳述一個事實。
不用把它想得太復雜,就像走親戚要帶伴手禮,見長輩要問安好,這些詞語的使用,不過是人情世故在語言里的投影。
搞懂了它們的脾氣,既能避免鬧出對著普通人喊駕崩式的笑話,也能讓那些關于生死的表達,多一分妥帖,少一分唐突,這就夠了。
對于“享年”和“終年”這兩個詞語的用法,你還知道哪些講究和需要注意的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