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凌草的植物與歷史]
冬凌草為唇形科香茶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冰凌草、凍清草,主產于河南、河北、山西等地。
其莖直立,表面紅紫色或灰褐色,葉片對生,邊緣具鋸齒,揉搓后有特殊清香。
冬凌草之名源自《本草綱目拾遺》,因 “霜降后莖梢結冰凌,葉不凋” 而得名,民間稱其為 “咽喉衛士”。歷代醫家視其為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的要藥,現代研究發現其在咽喉疾病及腫瘤防治中具有重要價值。
冬凌草冬天結的冰凌花
[藥用功效與臨床應用]
冬凌草性寒,味苦、甘,歸肺、胃、肝經,具有以下功效:
清熱解毒,利咽消腫
用于熱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扁桃體炎,如急慢性咽炎、喉炎。臨床常配伍板藍根、桔梗、玄參,增強清熱解毒之力。
活血止痛,消腫散結
主治瘀血阻滯所致的胃脘疼痛、跌打損傷,以及瘰疬、癌腫等。《中華本草》記載其 “活血止痛,用于癥瘕積聚”,常與丹參、川芎配伍治療瘀血病癥。
抗菌消炎,抗腫瘤
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等有抑制作用,且在動物實驗中顯示對肝癌、食管癌、乳腺癌細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可能與其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的機制相關。
[經典方劑]
冬凌草含片(《中國藥典》)
組成
冬凌草提取物、蔗糖、薄荷腦;
功效
清熱解毒,消腫利咽,用于咽喉腫痛、聲音嘶啞。
冬凌草糖漿(《部頒標準》)
組成
冬凌草、蔗糖;
功效
清熱消腫,用于慢性咽炎、扁桃體炎。
[現代藥理研究]
抗炎鎮痛
冬凌草甲素可抑制炎癥因子釋放,對大鼠咽炎模型有明顯消腫作用,其鎮痛效果與非甾體抗炎藥相當。
抗菌抗病毒
體外實驗顯示,冬凌草水煎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對引起皰疹性咽峽炎的柯薩奇病毒也有一定滅活效果。
抗腫瘤與免疫調節
研究表明,冬凌草甲素能誘導腫瘤細胞周期阻滯,促進凋亡,同時增強巨噬細胞吞噬功能,輔助腫瘤放化療后的免疫力恢復。
[使用方法]
內服
煎湯
常用劑量 10-30 克,文火煎煮 20-30 分鐘,適合咽喉腫痛、肺熱咳嗽者。
含服
冬凌草含片或糖漿,按說明書服用,緩解咽干聲嘶。
入丸散
研末制成丸劑,每次 3-6 克,可配伍其他清熱解毒藥。
外用
煎水含漱
15-30 克煎湯,待溫后含漱咽喉,每日 3-4 次,治咽炎、口腔潰瘍。
鮮品搗爛外敷
取適量鮮冬凌草搗爛,敷于癤腫、跌打損傷處,每日換藥 1 次。
[禁忌與副作用]
脾胃虛寒者慎用
冬凌草苦寒易傷脾胃,癥見腹痛腹瀉、食欲不振者服用可能加重癥狀。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
其活血作用可能影響胎兒發育,需避免使用。
不宜過量或久服
過量可引起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長期服用需監測肝功能。
[鑒別]
優質冬凌草
莖粗壯、表面紅紫色、葉片完整、香氣濃郁、無雜質及霉變,味微苦。
常見偽品
香茶菜屬其他植物:如狹葉香茶菜,葉片較窄,香氣較弱,需通過顯微特征區分。
[冬凌草的現代應用拓展]
咽喉類中成藥
冬凌草廣泛用于制作含片、糖漿、膠囊等,如 “冬凌草片”“清咽利喉顆粒”,用于緩解急慢性咽炎、扁桃體炎癥狀。
抗腫瘤輔助治療
冬凌草甲素已被制成注射劑,用于中晚期食管癌、肝癌的輔助治療,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保健茶飲
冬凌草 5 克 + 麥冬 10 克 + 甘草 3 克,煮水代茶,適合煙酒過度、用嗓頻繁者。
[小結]
冬凌草作為傳統清熱解毒藥,在咽喉疾病防治及腫瘤輔助治療中應用廣泛,現代藥理研究為其抗炎、抗菌、抗腫瘤活性提供了科學依據。使用時需辨證施治,脾胃虛寒者及孕婦慎用,避免過量久服。未來可進一步研究其有效成分的作用機制,推動冬凌草在精準醫療領域的應用。
作者:中山市西區醫院藥劑科 藥師 郭志豪
審稿專家:中山市西區醫院藥劑科 副主任藥師 梁均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