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這周就是暑假啦!有娃的家長,暑期有什么安排嗎?
基于不同的家庭情況,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考量,不能一概而論。只是在把孩子的暑假安排得滿滿當當的同時,要避免這個思維誤區:
需要我們規劃的,不是【時間】,不是【我們要在某個時間段要做什么】;需要我們規劃的是【價值】:哪些是我們看重的價值?它們的排序是怎樣的?
規劃價值而不是規劃時間
你肯定遇到過以下情況:
你計劃 今晚 要 早睡 , 結果 拿起 手機 就 看到 凌晨 2 點 , 早睡 計劃 泡湯 ;
你想搞副業,報了線上培訓班。但因為工作太忙擱置了半年,培訓班過期了;
你想多跟孩子親子聊天,但早上出門孩子在睡,晚上回來孩子睡著了;
你給 孩子 做 假期 安排 時 非常 糾結 , 既想 要 “ 快樂 童年 ” , 帶 孩子 旅游 , 又 希望 他“彎道超車 ” , 多 補習 。
面對以上情形,我們總忍不住感慨“時間不夠用”、“精力不夠用”,或者暗暗自責“不夠自律”。我們可能會去專門學習一些培養專注力、時間管理的方法,但下一次又會陷入同樣的情形當中。為什么會這樣呢?
這里其實存在一個“思維誤區”:我們做時間規劃的目的,不是為了把時間安排明白,而是借助合理的規劃,幫助自己或孩子實現我們所追求的價值。所以首先要做的是【價值權衡】,而不是【時間分配】。
在C計劃思辨閱讀課上,我們會帶孩子讀一本書與時間有關的書,叫《毛毛》。通過這本書,我們跟孩子介紹【價值】的概念。價值,就是人們覺得珍視的、有意義的東西。例如:健康、學業、財富、親情……等。如果看重和希望實現不同的價值,就需要考慮將時間花費在最能體現這些價值的活動和事情上。
你規劃要早睡,但忍不住熬夜,是因為理性層面,你知道早睡對身體更好。但在情感層面,比起身體健康,你更在意【掌控自己時間的自主感】。雖然只是在看手機,但你能自己決定“放松一下”;
你想上培訓班,但因為工作太忙不斷拖延。是因為比起從零開始的副業,現有的工作或許能給你帶來安全感,勝任感;
你想 多 跟 孩子 親子 聊天 , 但 時間 總 安排 不上 。 是 因為 潛意識 中 , 認為 比起 “ 跟 孩子 日常 交流”, 努力 工作 為 孩子 提供 良好 的 物質 保障 更重要 ;
如果你在給孩子做假期安排時陷入糾結,或者看到別人的選擇后感到焦慮,不妨先想想:我給孩子的暑期規劃,是按什么價值排序的?除了提升學習外,孩子的心理健康、親子關系改善、興趣愛好探索、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等,這些更底層重要的價值,我是否有考慮到?
當然,價值排序無好壞。每個人看重的價值各有不同,我們也不是想讓大家卷起來,給不同價值分配平均權重,面面俱到。我們只是想讓大家看到【時間規劃】后的第一性原理:
時間規劃的背后是價值規劃在引導。“愛”在哪里,時間就在哪里。
(怎樣覺察自己和孩子時間分配背后體現的價值?公眾號回復「時間」獲取《重塑時間花三步法》)
/《游戲房間》劇照/
校準自己的預期
當你明確了價值優先級后,還需警惕“目標設定”的陷阱:不切實際的預期往往比“沒有規劃”更易讓人放棄。
來看看你是否有以下情況:
出來 工作 后 讀書 的 時間 就少了 。 這個 3 天 假期 , 要把 這本書 ( 近 3 0 0 頁 ) 讀完 !
孩子作文寫不出來,主要是素材積累少了。今天開始,每晚跟孩子聊社會新聞!
自媒體的方法已經基本掌握了,個人公眾號也開了,每兩天要發一篇稿!
俗話說“flag立得好,臉打得快”。我們都有“制定計劃但沒執行下去”的時候,要相信你不是唯一一個“臉腫”的人。但如果為此感到深深的挫敗,覺得自己或孩子很無能,懶,笨,就大可不必了。因為你可能忽略了另一個問題:你的內驅力不足以支撐你完成目標。
如果說【價值規劃】是終點,告訴我們到哪里去;那【時間規劃】就是路線,我們需要合理安排路線以抵達終點。除此外,你還需要考慮的是:我是否有足夠的動力,就像汽車有充足的汽油,抵達終點?
在C計劃課堂,我們曾經與孩子們討論過一個提高內驅力的理論:ABC+M。當一件事同時是你自愿去做的(A)、有人支持和回應的(B),并且是在你的能力范圍之內(C)、可以帶來意義感(M)的,就可以提高內在動機。
/C計劃L5思辨課課程內容/
還是以前面的案例為例。
目標:這個3天假期,要把這本書(近300頁)讀完
①我是自愿去做這件事嗎?是的(自主感)。
②我能感到他人的支持,回應嗎?如果只是一個人默默讀完,是沒有歸屬感的。如果能參加共讀小組、與朋友約定共讀、給家人朋友分享收獲、把讀后感發在社交平臺上等,是可以獲得他人的支持和即時回應的(歸屬感)。
③我有能力看完這本書嗎?--不確定。要看我假期的時間,閱讀速度、這本書的閱讀難度、我的知識儲備等(勝任感)。
④看這本書對我有什么用嗎?--短期不確定。是因為最近這本書很火我才想拿來看的(意義感)。
再以孩子暑期安排為例。
孩子對于時間的感知和分配能力還較弱,可能不太適合對時長兩個月的暑假進行整體性的規劃。但我們依然可以尋找一些有意義的、孩子能力范圍內的單項任務,讓孩子能自愿地參與其中,并給他們支持和回應,從而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要注意,家長的“支持和回應”仍是在孩子自主認可的前提下發生的,不是打斷和否定孩子的想法。
①安排家庭旅游:
為什么要安排這次家庭旅游?(價值)
如果孩子愿意,根據制定好的計劃,請孩子規劃:趕火車當天需要幾點出門?去某景點,是否需要買門票?是否要早起排隊?外出旅游需要準備哪些公共物資?
②完成學習任務:
為什么要完成這項學習任務?(價值)
如果孩子愿意。請制定計劃:現階段該學科存在哪些短板?需要多少時間,提升至什么水平?刷題、錯題收集、視頻講解、借閱同學筆記等哪種方式更有助于改善?
③理財規劃:
暑期開支難免變大。為什么我們要做理財規劃?(價值)
低年級的孩子,可以嘗試記錄家庭的支出;
高年級的孩子,可以基于某一項計劃,制定預算。例如出游計劃、某一天的晚餐等等。
(有80%的孩子在上了C計劃思辨課后,會要求父母續課。在課堂上感受到的自主感,勝任感,歸屬感,以及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思辨力的意義感,是孩子們喜愛C計劃的最重要原因。目前暑期課程已基本售罄,個別級別還有個位數庫存,感興趣可以添加顧問老師planc505了解)
當你拆解完你的內驅力后,你就可以重新校準你的預期:當內驅力四項指數拉滿,那原有的目標可以不變,甚至調高一點。比如孩子平時就很主動參與家庭活動,那到了假期,不妨設定一些更高的挑戰。比如由孩子自行策劃一次家庭出游。如果你的內驅力有1-2項不足,你可以看看是否有補足方案(主要是歸屬感這一項),或者將目標調整得更貼合實際。
/圖源網絡/
執行規劃之余,記得留點時間復盤反饋
明確了價值(方向),根據內驅力調整了目標,也分配好了時間。就可以按計劃執行了吧?
原則上 是 這樣 沒錯 , 但 世界并非一成不變 —— 你對價值的認知、外部環境的變化,都可能讓計劃偏離軌道。 此時 , 我們 要做 的 不是 “ 停滯不 前”, 而是 “ 動態 進化 ” : 及時 復盤 調整 , 應對 突發 狀況 。 例如 :
本來3天完全屬于自己的假期,因為有異地的好友過來需要陪同,變成只有1天時間;
到了旅游城市,發現計劃參觀的景點沒有提前預約,進不去;
孩子低估了學習任務的難度,感到挫敗和沮喪。
這里有三點小提示:
①復盤的目標始終是“解決問題”。
復盤不是為了“找人背鍋”,也不是為了“自我檢討”。個體的成長并非一蹴而就的,看到自己,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和進步之處,多多進行鼓勵。
②如果目標涉及到多個人,復盤時要挑選合適的時機。
最好是問題解決后,大家情緒比較舒適的時候來復盤。這樣能有效避免互相指責,大家的心理壓力也會小些。
③復盤的頻率不一定要高,避免成為負擔。
可以在問題解決后及時復盤,也可以在假期結束后做整體復盤,不用日日、周周復盤。
復盤和調整非常重要,它能給我們支持,幫孩子成長。對于孩子,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坐下來,就計劃中沒有實現的部分一起思考、分析原因,也是提升親子關系的良好契機。
以上就是在做時間規劃時,可能存在的思維誤區及應對方式。當我們感到做事是有意義,有自主權,能得到支持時,我們是更有機會,走在成為更好自己的路上。
文稿:南木
編輯:魚丸
排版:番茄
C計劃9年潛心打磨一門課
C計劃思辨直播課, 以批判性思維和經典書深度閱讀為核心,幫助孩子懂閱讀、愛思考、善溝通、會選擇、負責任,適合小學一年級到高中學生。
部分級別真的售罄啦!點擊這里了解課程信息,越早購買,優惠越大。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