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日對外公布山西呂梁豐義遺址龍山早期窯洞式房址發掘資料,出土遺物豐富,為了解東川河流域龍山早期居址形態、聚落選址布局等提供資料。
豐義遺址位于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信義鎮豐義村東北、陽坡村西北,發現的6座房址位于被當地民眾稱為“謝神巖”的山脊西南側,房址平面多呈圓角方形。遺址出土遺物有陶鬲、陶罐、石器等。
據了解,豐義遺址發現的龍山早期文化遺存,是近年來考古工作者在呂梁山腹地三川河流域配合基本建設考古過程中,探索三川河流域文明化進程的又一重要發現。豐義遺址的發掘填補了東川河、北川河流域龍山早期文化序列。
本次發掘是20世紀80年代晉中考古隊在呂梁山東麓杏花村遺址開展相關工作后,呂梁地區再次發現同一時期的文化遺存。
- 2019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聯合呂梁市相關單位在東川河支流小東川河南岸的信義鎮德崗村發現仰韶中期五邊形大房址。
- 2020年,又在小東川河與陽坡溝交匯處發掘了廟二早期、龍山晚期成排分布的窯洞式房址。
- 2021年發掘了東川河北岸的后馬家村遺址,2022年發掘了距此不遠的吉家村遺址,這兩處遺址的文化面貌和德崗遺址如出一轍。
- 2023年先后發掘了北川河東岸的喬家溝遺址,發現仰韶中期偏晚的大型房址、龍山晚期房址、灰坑和墓葬等。

考古人員介紹,綜觀近年來三川河流域開展的一系列田野考古工作,結合動植物考古、環境及地貌、碳十四測年、人骨研究等獲取的信息,描繪出一幅呂梁山腹地山川河流域的文明圖景。為考察新石器時代末期,以石峁和陶寺為代表的兩大集團,如何通過呂梁山腹地南北交流,提供了實證。
(總臺記者 岳旭輝 董琪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