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筆記俠(ID:Notesman)
分享:呂峰
筆記:天朗明月
當AI公務員開始審批文件,人形機器人參與團隊協作,領導者面臨的挑戰早已超越“管人”的范疇。
數智化浪潮下,“領導力”的定義正被重新書寫——究竟是“帶領人類”,還是“駕馭人機混合體”?
呂峰教授指出,真正的危機并非技術顛覆,而是領導者對“易變性”(Volatility)的誤判:環境不再只是不確定,而是連變化規則本身都在加速迭代。
今天這篇文章,讓我們聚焦有效領導,聊聊數智化時代下領導力的構建路徑。
2025年,伴隨DeepSeek的快速發展,其對整個系統產生巨大影響。
比如,人們是否需要學習,以及學習的知識從何而來等問題需要從底層思考。這對有效領導而言是巨大的挑戰。
1
領導力的本質重構:從管理規則到擁抱例外
1.領導者VS管理者:硬幣的兩面
我們常常會混淆領導者和管理者的概念。所以,我用了“經營者”這個概念,因為 “經營者”能更全面地描述一個人在組織中的狀態。
這個經營者大概包含兩層含義:一層說的是扮演管理角色,另一層就是要進行管理。
那么,管理是做什么的?管理就是要執行規則。
總有一些規則需要遵守,比如進北京大學成澤園得報備,這是有規則的,不按規則就進不去。
反觀很多企業,管理做得非常不到位,關鍵就在于是否建立了規則并按規則運轉。
當然,經營者就像硬幣的兩面,一面是按規則辦事,另一面則是應對變化,這就是領導者。
所以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結合就是經營者,其中原則性對應管理者,靈活性對應領導者。
所以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管理的一面,即要按章辦事,但同時又有領導的一面,即靈活應對。
既然有規則,就會有例外。面對例外我們該怎么辦?我們要擁抱這種例外。
2.VUCA時代的致命陷阱:易變性>不確定性
如上所示,這兩張圖是我給MBA上課時常用到的,從圖中能清晰看出,自進入蒸汽機時代,特別是1775年之后,再到萬維網誕生,發展變化的速度極為迅猛。
大家也都知道VUCA(烏卡)這個字母組合的含義,Uncertainty,即描述環境狀況時的不確定性。
但我要提醒的是,不確定性并不新奇,本來就是環境的特性。
就像很多企業家,他們其實喜歡不確定性,越是不確定,越能展現企業家的特質。
然而當下環境最大的難題并非不確定性,而是第一個字母所代表的Volatility,也就是易變性。易變性才是讓企業家最為恐懼的。
所以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在中國傳統文化里,講變化有《易經》這本書,它主要講的是變化的規則。
但要是把周文王請到現在這個時代,他會發現連變化的規則都在變。這就使得情況愈發復雜棘手,仿佛進入了一種無常的狀態。
在這種變化態勢下,規則已然如此,那么應對變化就顯得越發重要。
因此,我認為有效領導是組織走向未來的根本。
對于經營者而言,現在不能沒有既定的規則,就像一首歌“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弊呦氯ィ叱龅穆肪褪亲约旱穆?。
2
構建領導力系統:從明確定義到思維模型
1.領導力的定義
要想把領導力這件事搞清楚,其實不容易。
有時候人們也會說領導就是藝術,什么領導該怎么領、該怎么導之類的。但要是想把這事搞清楚,那就得回到領導力原本的含義上去。
那什么是領導力?領導力就是領導者和被領導者在特定環境里相互影響,從而實現目標。
這個定義主要包含四個要素:
首先,得有領導者和被領導者;
其次,兩者之間得在一個環境下互相影響;
最后,去實現目標。
事實上,領導者有三件事:
第一,領導者的職責,即領導者該干什么。 第二,領導者的勝任力,即領導者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素質。 第三,領導開發(Leadership Development)。
實際上對于任何一個組織而言,這都是最為關鍵的問題。然而,現實中卻有很多人將其忽視。
2.領導力系統四維模型
領導者職責,即領導者是干什么的?其實主要講了以下4點:
①確立方向:目標凝聚眾人
領導力最重要的事就是確立一個方向,也就是確定目標。無論怎樣,帶領大家前行,都得提出一個方向來。領導者就是要敢于指出方向的人。
實際上這是個巨大的挑戰。特別是在當今這個時代,大家都清楚,現在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變革進入深水區,很多人都迷茫,不知道該往哪兒走。
這時候,就得有人敢問“路在何方”,因為沒有現成的規則可循,你得勇敢地指出一個方向。
在這方面,我們來講個劉邦的例子:
劉邦帶著一伙人去服徭役修始皇帝陵,途中耽誤了時間。
在一個大雨傾盆的夜晚,劉邦說:“咱們散了吧,去了也是死,不如各自逃命。”散了之后,大伙就犯難了,說:“那咱去哪兒?”
你想想,在那漆黑的夜晚,大家散了,沒了約束,都不知道該往哪兒去。
這時候,就有人問劉邦:“你去哪兒?”劉邦說:“我也沒地去,回去也是死。
我打算去芒碭山,落草為寇算了?!庇腥司驼f:“你要落草為寇?那我們也跟你一起落草為寇?!?/p>
你看,就這么著,領導就誕生了。
劉邦并沒有要求大家跟他走,只是表明了自己的去向,可大伙卻愿意追隨他。追隨者就是這么產生的。
你得敢于指出方向,當時那些人沒有一個敢像劉邦這樣指明方向的,這可不是件簡單的事兒。
對于領導者來說,指出方向的作用就在于:通過明確的目標,把一群烏合之眾變成一支有凝聚力的團隊。
我們常說,團隊和團伙的區別就在于有一個大家都普遍認可的方向。所以,這是一個過程,得先指出一個方向,凝聚力就是靠這個目標產生的。
前段時間,哈佛商業評論采訪了明茨伯格,明茨伯格很早以前就提出一個概念——Emerge the Strategy,即涌現戰略,也就是說我們先定出一個方向。
這個方向不一定完全正確,但這沒關系,先有個戰略就行,在執行過程中,會出現很多新情況,把這些新情況加入進來,就變成了真正的戰略。
孔子講“無可無不可”,就是沒有一定要怎樣,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只要能干成就行,這就是涌現戰略的意思。
在今天這個時代,作為領導者,定目標的時候要配合這種動態的狀態。
② 構建追隨力:從“下屬”到“死黨”的心理契約
說完領導者,咱們再來說被領導者。在我看到的很多關于領導的書里,常常會忽略被領導者的作用。
一講到領導改進,總是聚焦在領導者身上,但有時候你會發現,領導者已經很優秀了,但被領導者卻不能很好地響應,這樣領導效能就會大打折扣。
中國有句俗語,我覺得用來形容這種情況特別合適,就是“響鼓不用重錘”。鼓要是好的,輕輕一打就很響;要是破鼓,你再用力敲,它也不響。
所以,作為領導者,如果想提升領導效能,當自己在領導方面做得已經比較到位,從系統改進的角度來說,不妨在被領導者這方面下下功夫,把被領導者研究明白,你會發現領導效能會有大幅度的改善。
第一,追隨者
在被領導者這方面,我們重點說追隨者。當前的學術研究中,大家已經形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有領導力(Leader Ship),相應地就有追隨力(Follower Ship)。
什么是追隨力?這可不是學者們在房間里憑空想象出來的,它確實是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一種狀態。
問大家一個問題:你的下屬一定是你的追隨者嗎?事實上,下屬和追隨者不是一回事。
下屬是什么呢?下屬就是領工資的人,到時間就得領工資,你要是不給他發工資,他肯定會不開心。
追隨者是什么?追隨者就算到時間不領工資也沒關系,說不定還能給你投點資。
這是兩件事情。
第二,哈佛凱勒曼模型
哈佛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凱勒曼教授,對追隨率進行了探討,他采用的是參與度水平(Involvement)模型,即下屬參與領導事務的狀態。
凱勒曼教授根據參與度水平,將下屬分成了五種狀態:
隔離者,這類人根本不搭理領導的事; 袖手旁觀者,他們對領導安排的事根本不琢磨; 一般性參與者; 積極分子; 最后是死黨,不管領導對還是錯,都會跟著干,這就是所謂的追隨者。
我們也能看到,從一個拿工資的下屬(Subordinate)轉變為一個追隨者,是需要一個系統的、持續的心理建構過程。
這不僅僅是一份勞動合同就能決定的,還需要有心理契約,因為當一個人對領導有了很強的心理參與感時,才會成為追隨者。
所以,在了解了追隨者這個概念后,就能明白為什么華為公司倡導以奮斗者為本了。這里的奮斗者其實就是追隨者。
它特別符合儒家思想,即不是那種無差別的兼愛,而是有差別的仁愛,你要是對工作特別投入,那沒問題,我大大方方地獎賞你??赡阋菍ぷ鞑簧闲?,還不加班,我憑什么獎賞你?
所以,作為領導者,不能虧待了追隨者,這一點就很容易理解了。
③ 權力博弈:00后員工不吃“職位權威”怎么辦?
第三個要素叫權力影響,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存在著一種關系,即權力影響的關系。
實際上,所謂權力就是一種影響力,領導力就是領導者的權力,也就是領導者的影響力。在這里,我想給大家講講權力是從哪兒來的。
大家可別小看這張圖片,它是組織行為學里的經典模型。
按照組織行為學的理論,領導者的權力可以解構成五項子權力,分別是法定權、獎勵權、懲罰權、專長權和魅力權。
前三項權利屬于組織賦予的硬權力,有了相應職位就有了法定權,就能夠進行獎勵和懲罰。
而后兩項權利則是個人所擁有的權利,憑借自身的專業技能以及人格魅力,能夠產生吸引力。
這個模型能夠很好地解釋很多領導者相關的現象,我們會發現,有時候領導之所以沒有成效,是因為采用了錯誤的領導方式。
比如,如果你是空降兵,從一個單位到另一個單位,原來在某個單位是市場營銷總監,到了新單位擔任市場營銷副總裁,到了新崗位后,面對新下屬,你應該運用什么權力?
很多空降兵之所以不能順利開展工作,或者說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就是因為使用了錯誤的權力。
舉個例子,一個人從總監晉升為副總裁,職位權力變大了。很多人可能就會想,我現在權力大了,應該使用法定權,可以大刀闊斧地改變。
但這是非常錯誤的選擇。對方之所以挖你過來,是因為你具備專業的技能,所以最穩妥的權力運用方式應該是專長權,而不是過度依賴法定權,這樣才有助于空降兵順利開展工作。
很多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權力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剛開始創業時,雖然名義上是董事長,但真有法定權嗎?底下可能就三五個人。
這時候,可能覺得魅力權和專長權更靠得住。隨著公司不斷發展,權力也在持續變化,所以面對不同的情形和下屬,要運用不同的影響方式。
大家都明白,有句俗語叫“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對待不同的人,那得采用不同的方式。
這兩年,大家經常說起一個事,叫“00后整頓職場”,估計不少人都聽過類似的說法,管他們叫“新生代員工”。
你會發現,00后們正逐漸變成職場的主力軍。就拿25歲左右的年輕人來說,比如說,你跟他們瞪眼,人家說不定會反問你“瞅啥”?你要是不給他們漲工資,他們可能直接就不干了。
以前的三個權力,比如法定權、獎勵權、懲罰權,現在對付他們可不太好使了。那什么權力好使呢?就是靠后面的兩個權力。
在人工智能這個時代,人們都在講“超級個體”。所謂的“超級個體”,就是因為有專長權、有魅力權。
作為領導者,還真得有點專長,業務能力得過硬,另外,也得有點人格魅力,簡單來說就兩個字——利他,即你得對別人好。
④環境賦能:工作重塑的私人定制邏輯
在領導系統建設過程中,領導環境往往容易被人們忽視。
舉個例子,如果領導環境良好,很多事情就不需要費力,如同在東北的黑土地上撒把種子一樣,自然生長、發展,莊稼就能茁壯成長。
有些地方的環境相對貧瘠,這種情況會更加麻煩。
例如在西藏拉薩,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將水燒到100度,這就是環境的影響。北方是針葉林,南方是闊葉林,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因此環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從宏觀角度來看,我們經常談論營商環境。如果你能把營商環境做好,就不必擔心。憑借中國人的勤奮和聰明,沒有哪件事能做到。
只要營商環境良好,我相信中國的企業都能做好。我對此充滿信心,因為我們從未見過像中國企業家一樣勤奮的人。
從宏觀層面來看,我們經常提到營商環境。要想提高營商環境,只要中國人的勤奮和聰明才智,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
只要營商環境優化到位,我對中國企業充滿信心,畢竟我們沒見過比中國企業家更勤奮的人。
環境至關重要,領導環境包括硬環境、軟環境以及組織變革。我想重點談論一個概念,即工作重塑,學術上稱為Job Crafting,這個概念常常被大家忽略。
工作重塑非常簡單,例如我們購買毛坯房,之后自己進行裝修,裝修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這樣我們才愿意住進去。有時候住久了可能會發現別人給裝修的房子自己并不喜歡,因此需要私人定制。
現在回顧我們的工作場景,當你加入一家公司時領導已經將JD(崗位說明)交給你,你如同機器零件一樣在公司里按部就班地履行自己的職責。
作為工作的承擔者,沒有任何權利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調整。你會喜歡這份工作嗎?你能駕馭得了這份工作嗎?這些問題往往沒有被考慮。
實際上,很多人不喜歡工作與這個有很大關系。
3
利他主義:未來領導力的終極答案
最近,大家在討論提前退休的話題,即退休。
在中國傳統語境中,沒有這個概念。中國人通常不提退休,農民會退休嗎?農民八九十歲還在地里干活,他們退什么休?中國古代從政的人叫致仕,如果不想干了,就致仕,但這事有時候確實不靠譜。
例如北宋有個蔡京,80歲才逝世。還有比他大不少的范仲淹,64歲就離世了。這可以稱為有譜嗎?因此中國人原本沒有退休的概念。
退休這兩個字完全是從英文翻譯過來的,英文是Retirement。
Retirement這個詞翻譯成退休,是從日文或者臺灣傳過來,進入大陸的,翻譯得非常錯誤。
按照英文來講,Retirement這個單詞,名詞后綴ment雖然有重復、退下的意思,但是并非離開的意思,而是離開某種狀態。
它的詞根是tired,tired是指一種讓人煩惱的狀態。所謂的退休,就是離開讓你煩惱的狀態。
如果這份工作讓你感到興奮,那么你永遠都不會有退休的念頭。
例如巴菲特95歲還在做報告。南開大學的葉嘉瑩先生100歲高齡還在講課。這就是真正喜歡一件事情,正如巴菲特在最后一次演講后所說,你需要找一份工作,這份工作能讓你蹦著跳著都愿意去做,那么你怎么可能會退休?
接下來我們討論如何讓員工主動且積極地去完成一份工作,實現工作重塑。
實際上,給員工機會,讓他們自己去雕琢這份工作。例如,把崗位職責交給他們,讓他們自己去審查崗位職責中,哪些是自己愿意做的,哪些是不太想做的。
這涉及以下幾個方面的重塑:
首先,是任務重塑,關注分配給自己的任務,自己是否真心愿意去完成。 其次,是關系重塑,思考自己是否喜歡結識同事或者與其他朋友交流合作。 最后,是認知重塑,思考自己是否真正了解這份工作。
當你完成這些方面的政策后,很大程度上會增加被領導者和員工對這份工作的投入度。
我們需要為員工營造一個環境,讓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定制適合自己的工作環境。
領導營造的環境并非固定不變、被強行賦予,而是員工可以根據自己的感受調整,讓自己處于舒適的狀態。這樣可以更好地為工作賦能。
說明:發布并不意味著我們贊同其觀點,只為多一個視角看待問題,部分信息和圖片無法核準,如涉權益,煩請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有融資需求請加微信(FA_rzj),為方便備注,申請好友時請發送(姓名·城市·公司·職務)
- The End -
我們已經與阿里巴巴創新投資、達晨創投、高瓴資本、高榕資本、高特佳投資、戈壁創投、國新風投、國中創投、紅杉資本、華映資本、火山石投資、IDG、經緯中國、今日資本、紀源資本、君聯資本、聯想之星、藍馳創投、梅花天使基金、平安創投、啟賦資本、軟銀中國、賽伯樂投資、賽富基金、深創投、天圖資本、騰訊投資、五源資本、毅達資本、英諾天使基金、優勢資本、真格基金、浙商創投、中國風投、中國文化產業投資等近千家知名投資機構2000余名專業投資人建立廣泛聯系和合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