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張寶蓮 每經編輯:張益銘
估值縮水至80億元,總負債逼近300億元,昔日光伏電池片龍頭潤陽股份試圖用化債換取喘氣時間。
7月1日,潤陽股份的化債策略“再下一城”。位于江蘇無錫的金屬壓力容器設備商——錫裝股份(SZ001332)擬以債轉股形式對潤陽股份增資2569萬元,換取潤陽股份約0.26%股權。
視覺中國圖
同錫裝股份一道對潤陽股份增資的還有其他投資人,多方共同組成新的有限合伙企業作為持股平臺,合計債轉股金額達到2.96億元,折合每股價值17.78元。
此前,潤陽股份已經通過債轉股方式,處理了多家公司的債務。債主變股東,并非免除了債務,而是押注潤陽股份能否“起死回生”。等待潤陽股份創始人陶龍忠的,將是不得不上市的背水一戰。
債主變股東 逾16億元被債轉股
今年2月,兩大光伏設備龍頭捷佳偉創(SZ300724)和奧特維(SH688516)同日發布公告,分別以7.2億元、1.8億元增資潤陽股份,金額之大,業內震動。
隨后,拓斯達(SZ300607)、羅博特科(SZ300757)、高測股份(SH688556)等相繼宣布以類似方式進行債轉股,變身潤陽股份股東。
截至7月1日,潤陽股份已累計“化解”了設備供應商16.06億元債權。
錫裝股份并非最后一個選擇債轉股的債權人。據錫裝股份披露,截至2024年年末,潤陽股份總負債達到289.96億元。在潤陽股份的股權結構中,尚未披露明細的“其他投資人”合計持有2301萬股,股權價值合計約4.09億元。注釋解釋,目標公司在同步處理其他債務,尚有其他投資人為目標公司計劃同步引進的投資人,因此債轉股增資后股權結構以目標公司工商變更登記為準。
不要債權要股權,設備供應商的集體選擇背后,無疑指向一個動機,押注潤陽股份能夠重啟IPO(首次公開募股),這既是為了保證回款,也是深度綁定產業鏈利益。
以錫裝股份披露的投資協議為例。在錫裝股份對潤陽股份增資的原因中寫明了“長期良好合作關系,為方便結算”,在其他債權人披露的債轉股投資協議中也有諸如長期良好合作、進一步深化合作的表述。
押注上市 創始人陶龍忠背水一戰
在上述投資協議中,潤陽股份、陶龍忠、江蘇悅達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悅達集團)及其控股公司(統稱為“承諾方”)立下承諾:潤陽股份于2028年12月31日前完成IPO(A股主板、科創板或創業板)或并入A股上市公司。
若按約定時間完成承諾,錫裝股份穿透有限合伙人持有上市公司股票數額所對應的市值低于(不含等于)其在合伙企業實繳出資額本金的,由承諾方按照相關約定對有限合伙人予以上市公司股票補償或現金補償。
若潤陽股份未能在約定時間前完成上述承諾,或合伙企業所持潤陽股份股權沒有被全額收購,承諾方要按約定回購股權。
對上述補償或回購義務,潤陽股份、陶龍忠作為主責任人承擔全額連帶責任;悅達集團及其控股公司作為補充責任人,在主責任人沒有能力履行債務或者無力償還債務的情況下按比例承擔補充責任。
也就是說,無論潤陽股份是否完成上市,欠設備供應商的款項最終仍要如數奉還。
不破產不清算,還要為公司的債務背上全額連帶責任,留給陶龍忠的,只有一條路——上市。
光伏行業大浪淘沙,上市是陶龍忠的執念,也是陶龍忠的“賭局”。
陶龍忠擁有博士學歷,他畢業于中山大學凝聚態物理專業,曾在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研究所(FraunhoferISE)的光伏專業深造,2008年7月~2009年10月,他擔任晶澳(揚州)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主管。2010年1月~2013年5月,入職奧特斯維能源(太倉)有限公司,擔任研發副總監,主管高效太陽電池、高功率組件和系統開發等業務。
2013年,陶龍忠在江蘇昆山創立潤陽股份,順勢吃到光伏行業產能擴張期紅利,在2017年6月獲得了悅達系企業入股,2017年9月,陶龍忠在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創辦江蘇潤陽悅達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僅用6個月的時間建成潤陽悅達一期2.5GW高效PERC太陽電池片項目。2020年至2022年,潤陽股份連續三年位居全球電池片出貨量前三,是當之無愧的龍頭。
在高光時期的2020年,陶龍忠籌備潤陽股份的上市事宜。2023年6月,潤陽股份獲得IPO注冊批文,計劃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擬募資40億元,對應整體估值一度達到400億元。
但隨后情況急轉直下,由于技術轉型滯后、被指控專利侵權、現金流承壓,潤陽股份的上市計劃“折戟”。2024年5月,潤陽股份在美子公司被天合光能(SH688599)指控侵權其TOPCon技術專利,InfoLink公布的2024年上半年電池片出貨量顯示,潤陽股份跌出了全球電池出貨量前五。公司最終未能在批文一年有效期內完成上市。
公司債務 還有多少需要處理?
2024 年 8 月,通威股份(SH600438)決定與潤陽股份、上海悅達新實業集團新能源有限公司、悅達集團簽署增資意向協議,擬以自有或自籌資金向潤陽股份現金增資,同時現金收購江蘇悅達集團有限公司前期增資10億元取得的潤陽股份股權,合計取得潤陽股份不低于51%的股權;此次交易額總計不超過50億元。此時,潤陽股份的整體估值已經縮水到百億元。
2024年9月,悅達集團向潤陽股份增資10億元,讓公司一步步恢復了元氣。
天眼查顯示,2024年9月,陶龍忠卸任董事長,悅達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乃文擔任潤陽股份董事長,陶龍忠擔任董事、總經理,原公司總經理唐駿離開了公司。
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有關離職事宜的提問,唐駿曾經表示:“我和陶(龍忠)有重疊了,那我還是主動離職好,厚道點。另外,對于公司的管理方式上……當然我和他是朋友,我在公司不能發揮作用了,工作難有價值?!?/p>
至今年2月14日,通威股份官宣終止意向性增資,原因系雙方在部分商務條款上未能達成一致。
隨后而來的,便是捷佳偉創、奧特維對潤陽股份債轉股的決定,以及協議中透露的潤陽股份的上市安排。
潤陽股份方面人士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強調,公司從未放棄謀求在資本市場上市。
眼下光伏企業IPO難度攀升,潤陽股份還有多少債務需要處理,上市思路又將如何設計?7月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郵件向潤陽股份董事會辦公室發去采訪函,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