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峰 北京報道暑假將至,很多家庭開始給孩子選擇輔導班。然而,傳統輔導班的弊端讓人為難。
如果選擇線下輔導班,酷暑之下需要舟車勞頓,甚至一天之內要頂著烈日多個來回,收費也相當昂貴;選擇線上輔導班雖然不用趕路,但如果多報幾門也不算便宜。
2024年暑期期間曾有公開報道稱,有的家長一個暑假給孩子報近10個輔導班,有的家長暑假給孩子報班花費近10萬元。
這個暑假,一種新型輔導班批量登場了。
新東方發布面向個人用戶的首款原創AI教育產品。洋蔥學園發布暑假學習產品AI定制班和AI私教動畫課。高途將在8月上線毛豆愛學AI課堂,豆神教育將發布“AI多對一直播課”。
這些新型輔導班其實都是AI課,不是真人老師實時授課,與傳統AI課不同,這些AI課應用大模型技術,加強了學生與課程內容的實時交互,朝著真實課堂體驗更進一步。
更重要的是,單節課程價格低至10元的AI課,大幅降低了暑假輔導班的費用。雖然這些AI課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可是一旦被用戶廣泛接受,教育培訓或將發生結構性變化。
一種新的學習形式
大模型在題目理解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后,一批大模型原生教育應用隨即誕生,用于題目答疑。
現在,大模型終于對課程下手了。
新東方近日發布的“新東方AI 1對1 S體系原版營”,是一套包括不同級別的英語學習內容,圍繞“一個學生”設計的一整套學習流程。課上,AI老師通過播放視頻、師生對話、布置練習等形式展開教學。課下,AI老師帶領學生做題和復習,引導學生主動回憶、加深記憶。階段鞏固環節,AI系統根據學生課上課下的學習情況綜合分析,針對薄弱環節進行強化訓練。
大模型支持下的AI課與傳統AI課有何不同?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助理副總裁王專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新的AI課變成了真互動,而傳統AI課中的互動本質上是客觀題,因為學生隨便說的話,機器是無法理解的,而只有說出課程內置的答案,機器才能夠理解。引入大模型后,機器能針對學生的隨意表達進行反饋和溝通,更像真實的教學場景。”
但與讓大模型講一道題相比,讓大模型講一節課的難度呈指數級增加。
王專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AI發展到現在,語言能力已經很強,但是AI懂外語,不代表它能教人學外語,所以AI課每一步教學都需要設計,要保證教學體系的完整,可以理解為是在教學過程中嵌入了AI,而不是讓AI隨機、任意去生成教學?!?/p>
除新東方之外,高途將在8月上線的毛豆愛學AI課堂是一款類似產品,并提供1對1和1對4兩種班型。
提高學習個性化程度
不管學生人數多少,班課的形式總是1名教師對多名學生,教師在一堂課上講同樣的內容,每名學生各取所需。
大模型技術提高了班課的個性化程度。
洋蔥學園近日上線了AI私教動畫課,當學生觀看動畫視頻課時,如果對其中某個知識點的講解或某個習題的解析沒聽懂,可以暫停課程,點擊屏幕旁邊的AI私教,實時提問。AI私教將結合暫停處的課程內容和上下文進行針對性解答。
豆神教育正在內測的“AI多對一直播課”也有類似的設置。設置“舉手發言”按鈕,向數字人老師即時提問。
這需要視頻課內容本身的結構化。
洋蔥學園創始人、CEO楊臨風近日在一場直播上表示,洋蔥學園堅持做動畫課而不是真人錄像課,確保每節課的內容都是結構化的,即內置了標簽。但這同時也產生了高額成本,據介紹,每節5—8分鐘的動畫課的平均研發周期長達2個月、成本超過10萬元,目前洋蔥學園開發的動畫課約8000節。
課程內置的標簽,如果是簡單的知識點,那么也無法生成針對性的解析和類似題,因為學生出問題不僅僅是知識點沒有掌握,更可能是知識點之間的轉化沒有掌握。
上述洋蔥學園教研人員介紹,這要求視頻課內置思維鏈(Chain of Thought,簡稱 CoT),模擬人類解決問題時的逐步思考過程,引導AI生成一系列結構化的中間推理步驟。
近千億市場規模
AI課最大的優勢在于普惠?!斑@是一款產品,而不是一門培訓?!蓖鯇8嬖V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因此,AI課的成本主要是研發成本,隨著購買人數的增加會迅速攤薄成本,有的AI課以10元/節的價格上市,是輔導班價格的幾十分之一。
暑期報輔導班花銷大,一直是眾多家長的痛點。
AI課給了家長一個新的選擇,以普惠的價格接受高質量的教學服務。同時,AI課也能夠填補寒暑假不允許開辦學科培訓的市場空白,催生一個巨大的市場。
多鯨教育研究院近日發布的《AI賦能教育行業發展趨勢報告》(下稱《報告》)指出,當下,根據校內教育信息化需求及適齡學生的校外教育市場需求,估算2025年中國AI+教育市場規模超700億元,隨著AI大模型商業化落地加速,預計2030年將達到近三千億元,復合增速達47%。
但AI課仍處于發展早期,使用體驗直接決定其在家長中的接受程度。當前,不同產品的體驗設計策略也差別較大,有的產品使用真實教師的數字分身開展教學,希望借助名師的親和力吸引學生,有的產品則主動選擇不使用數字人,理由是認為教育場景下的數字人形象并不具有親和力。兩種截然相反的策略各有合理性,究竟哪種更適合用戶,只能在實踐中摸索。
此外,AI語音技術也尚難達到真人水平。有的數字人刻意模仿真人發音的抑揚頓挫,但“AI味”仍揮之不去;在播放數學公式等互動內容時,有的識別和聲音播放效果也不佳。
最關鍵的還是AI實時生成內容的準確性。AI能力越強,生成的教育內容不一定越準確。比如在今年高考中,有的推理能力強的通用大模型卻沒能拿數學高分,原因是它的推理思維鏈很長,但高考題沒那么復雜,導致大模型在推理過程中出了差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