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海從大學畢業了,并且找到了一份很不錯的工作,就在阿海父親暗暗為兒子高興,感覺多年懸在心里的一塊石頭終于落地的時候,兒子卻歇斯底里一反常態,幾乎鬧出心驚肉跳的家庭悲劇來。
那天晚上,兒子跑到前妻家里和母親算賬,痛述母親過去給他造成的心理傷害。
前妻拒不承認,兒子怒火中燒:“你還不認賬,我被你害慘了,我整個人生都被你毀了,我完了!我恨你,恨所有的女人!”
阿海的父親和其他親友聞訊趕來,費盡口舌,總算勸住了兒子。
但事后阿海的父親心中卻愁云密布:兒子接下來還會鬧出什么事來?他的腦子亂糟糟的,理不出一點頭緒。
在朋友的指點下,阿海的父親帶著兒子前來找我尋求心理幫助。
阿海外表文靜,聰穎,我單獨和他進行了心理訪談。
阿海流著淚向我敘述過去母親對他的種種傷害。
“我小時候特別活潑、調皮,我母親不喜歡我這樣,她要我聽話,要服從她,稍有違反她就要懲罰我。而父親那時常年經商在外,對這些一無所知。她打我從不用手,而是把我綁起來,用掃床的笤帚劈頭蓋臉地打,家里有好幾把笤帚把子都被她打斷了。她愛干凈,不管春夏秋冬,每天晚上我都得脫得只剩背心和褲衩,把身上洗得干干凈凈才讓我睡覺。”
“有一次,我還不到10歲吧,可能因為說了一句這飯做得不好吃,結果母親就沖過來把我碗里的飯奪過去倒了,以后整整一個月,她不給我做飯,要我每天放學回來自己做,她吃剩的寧可倒了,也不讓我吃。我每天起床、上學、做作業,她從來不提醒,而總是一聲不吭地等著我出錯,挑毛病懲罰我。比如她覺得我哪個字寫得不好,她不說,非要等到我都寫完了,她就把我寫的作業全撕了,讓我從頭再做。小時候我看到別的同學得獎狀,很羨慕他們,有一次我終于得了兩個獎,心里特別高興,拿回去滿以為她會喜歡,沒想到她看了一眼就撕得粉碎,說肯定是因為爸爸的面子老師才給評的,說我不配。”說到這,阿海哽咽著說不下去了,我的心也在隱隱作痛。
“我想,你母親沒有理由來恨你,你是她的親生兒子,我猜想她本來是想把你教育好,但理念和方法不對。”我試著引導他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母親對待他的行為。
“我知道您想開導我,讓我不要太恨她,但她確實是對我不好。不過,我母親和姥姥關系很僵,聽說她小時候姥姥對她很不好。”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線索。
“上初一時,有一次寫作文,我不由自主地寫下了在漫漫的原野上長著一棵小樹,它很小,它想快快長成參天大樹,它向往著陽光、雨露。但是,太陽被遮住了,狂風在原野上肆虐,無情地吹呀,刮呀,折磨著這棵小樹,小樹精疲力盡了,被攔腰折斷。我就像這棵小樹,而我的親生母親,就是這肆虐的狂風,每天打我、折磨我,我對這樣的母親,沒有一點愛,只有恨。老師把作文讓爸爸看了,他和母親原來就很合不來,所以他回家就和媽媽提出了離異。”
“爸爸和她離異后,她沒有反思自己對我的傷害,反而更恨我了,把離婚的責任推到我頭上,對我不聞不問。我上大學要到很遠的地方,她不來送我。她畢竟是我母親,我想得到一點關愛。有一次,我給她打電話,想讓她安慰我、鼓勵我幾句,沒想到電話那邊傳來她冷冰冰的聲音:你活該!當時我的心就像掉進了冰窟窿一樣,我的同學在旁邊聽了,都覺得她太不可思議。”
“我這次畢業回來,已經有幾年沒有見過母親的面,而且很快又要到遙遠的地方工作,下次回來不知什么時候,但她就好像沒有我這么個兒子一樣,一次都沒有過來看過我,連鄰居都不如。前天我越想越氣,沒有人愛我,真不想活了,所以找到她家大鬧了一場。”
“如果母親對我的傷害僅僅是這些,我還可以寬恕她,但是,她把我毀了呀!”阿海控制不住,趴在沙發的扶手上嗚咽起來。
我默默地遞給他面巾紙,感受著他內心激烈的掙扎。
阿海抬起眼睛看著我:“我有心理問題,我沒有辦法和女生建立親密關系!”
“我能感覺到這件事帶給你的痛苦,但你能否讓我了解更多、更具體呢?”我知道,這個問題是阿海目前心理障礙的根源,也是他這次發生心理危機的觸發點。
“可能是我太恨母親,所以長這么大了,對身邊的女生沒有一點感覺。在大學我擅長文藝,又喜歡電腦,所以先后有好幾個女生喜歡我,我和她們一般的交往還可以,但一涉及感情,我就會變得粗暴、憤怒,非常討厭她們。別的同學都羨慕有那么多的女生追我,但我一點都喜歡不起她們來,一和她們接近我就想起我母親,想起她打我的情景,所以我就不由自主地傷害她們的感情。我想調整自己。但是沒有用,我已經絕望了。我父親就我一個兒子,他很傳統,我知道自己這樣會令他很失望。”
母親這個詞,本來是世間美好的稱呼,她向來與溫柔、包容等詞語聯系在一起,然而今天在阿海的這個案例中,母親竟然這么強烈地與恨聯系在一起,這不能不讓人感到痛心和悲哀!
人們往往把父愛和母愛看作一種發自本能的行為,但其實要成為一個合格的父母,僅僅靠本能的自覺,靠低級階段的父愛母愛是遠遠不夠的,甚至可能像阿海的母親那樣違背初衷,給自己的孩子造成難以愈合的傷害。
從掌握的情況來看,阿海的母親可能在她自己的童年,沒有得到父母特別是母親的愛,或許還受過傷害,有某種創傷記憶。
我們發現,心理問題似乎有接力棒的效應,很多心理問題或人格障礙者的家庭往往親子關系不好,而追溯起來,他們的父母特別是母親和自己的父母也有同樣的問題。
上一代對自己的心理問題缺乏意識和覺察,因此不自覺地沿襲了上一代的教養模式,也沿襲了上一代對自己的傷害,造成心理創傷乃至心理問題代代相傳的狀況。
我在潛意識狀態下找到了阿海的病理性記憶,他8歲的時候,有一天晚上因為天太冷,他的右膝蓋沒有洗干凈,被母親看到了,她端起洗腳水就從他的頭上倒下去,然后命令他就那樣光著身子,穿著濕濕的背心和褲衩,在衛生間的水泥地板上跪到午夜兩點。
我對阿海的病理性記憶進行重組,他意識到母親那樣對他不是因為他不好,也不是她恨他,而是她的童年沒有得到足夠的愛,她的潛意識中有一個她不知道的創傷,在驅使她、支配她在他身上重復她過去受過的傷害。
她其實是一個很可憐的人,因為心理不健全,不僅得不到丈夫和孩子的愛,還給自己的兒子造成那么深的傷害。
記憶重組干預兩個多月后,阿海的心情好多了,情緒也穩定了。
盡管未能取得他生母的配合,但他的父親和繼母正向支持對他的干預.
阿海已經能夠和除生母以外的女生正常相處,而且能看到自己身上的很多潛在的優異品質,開始有了自信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