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丁香護士 (轉載已獲授權)
有網友留言提出疑問:為什么大部分留置針打上的當時滴的很流暢,從第二天開始就需要用膠帶往后拉著才能滴?問題下面有一張留置針用膠布進行牽拉固定的圖片引起了同行的興趣:原來牽拉也是全國統一的。
此留言雖然簡短,卻反映了外周靜脈留置針的滴速不暢是一個長期困擾臨床護士和患者的常見問題。也因此,當出現滴速減慢甚至停止時,許多護士都會采用一種經驗性做法:使用膠布牽拉留置針周圍皮膚或調整肢體位置來恢復滴速。
筆者在臨床上經常能看到用膠布牽拉的做法:
如下圖中的留置針穿刺時間是 2025-06-03,實際使用已有 5 天,通過牽拉的方法滴速在正常范圍。不用重新打,患者樂意接受,護士也省事。
這個留置針的穿刺時間 2025-05-21,實際使用時間已有 7 天。穿刺點不紅也不腫,通過膠布牽拉后滴速正常。只是輸液接頭固定需要調整一下,穿刺點上方的這條膠布不要遮住穿刺點。
這一例穿刺時間被牽拉的膠布擋住了,看穿刺點不紅也不腫,患者也沒說疼痛,通過牽拉,滴速也正常。
膠布牽拉,這一操作看似簡單,背后卻隱藏著解剖學、流體力學和護理實踐的重要原理。本文將探討膠布牽拉改善滴速的機制及臨床規范,為護理同仁提供實踐指導。
滴速下降的根源:為何手背穿刺更易失效
要制定根本性解決方案,需先明確滴速下降的解剖與操作因素:
1. 穿刺部位選擇不當:靜脈治療規范明確推薦外周留置針穿刺優先選擇前臂靜脈。前臂的頭靜脈、貴要靜脈和正中靜脈具有粗直、血流豐富、遠離關節的特點,導管漂浮狀態更穩定。手背靜脈雖易穿刺,但血管短曲、靠近腕掌關節,導管外露段長,易受肢體活動影響。
2. 固定技術缺陷:U型固定不足或肝素帽位置過低可增加重力性回血風險,導致導管部分堵塞。2016版INS 指南指出,沖管遇阻或無回血屬于功能障礙性并發癥,需拔管處理。
3. 患者活動與血液高凝狀態:關節活動導致機械性刺激,高凝狀態患者更易形成導管尖血栓。
膠布牽拉:三大關鍵機制,改善輸液滴速
當外周靜脈留置針出現滴速減慢,護士使用膠布牽拉皮膚后常能立即恢復滴速。這一現象背后存在 3 個關鍵機制:
1. 導管尖端與血管壁的位置調整:手背/手臂靜脈雖清晰可見,但長度有限且彎曲度大。穿刺時若血管充盈不足或穿刺角度不當,軟管尖端易貼附血管壁。通過膠布牽拉可改變局部皮膚張力,使導管尖端與血管壁分離,恢復通暢。
2. 解除導管打折或受壓:手部頻繁活動易使貼膜松動,導管在皮下發生微移位。研究顯示,手背留置針在穿刺后12小時內即可能出現滴速下降。膠布牽拉可暫時解除導管折疊或成角。
3. 血管張力的間接改變:牽拉皮膚可對血管產生輕微「繃直」作用,增大管腔瞬時內徑,尤其對靜脈瓣附近的血流受阻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膠布牽拉僅是一種臨時對癥處理的方法。如過度依賴此方法,可能導致膠布多層覆蓋,進而致使敷貼粘性下降,增加留置針意外脫管風險。甚至有可能延誤對靜脈炎、導管異位或血栓的判斷。若穿刺部位出現紅斑、皮溫升高、疼痛或硬化,需立即拔管。
超越膠布:規范固定技術與穿刺策略
減少對膠布牽拉的依賴,需系統優化穿刺與固定技術:
1. 前臂優先原則:嚴格遵循靜脈治療規范,將前臂靜脈作為首選穿刺部位,僅在必要時選擇手背。
2.U型固定與導管尖端優先原則:延長管呈U型彎曲,降低導管牽拉風險;肝素帽/輸液接頭位置需高于導管尖端(非僅高于穿刺點),減少重力性回血;透明敷貼無張力塑形固定,完全覆蓋隔離塞。
3. 穿刺時握拳-松拳技術:穿刺時患者握拳使血管充盈,置管后松拳再固定,確保皮膚與血管處于自然狀態,從源頭減少活動性滴速下降。
4. 正壓封管與夾閉順序優化:采用脈沖式正壓封管(推-停-推),最后0.5 ml時邊推邊退針;先夾閉靠近導管的封管夾,再斷開注射器,可顯著減少回血。
綜合管理:構建「通暢優先」的預防體系
膠布牽拉不應成為滴速管理的核心手段。護士需建立系統性預防策略:
1. 穿刺前評估:評估血管條件、用藥性質(如高滲、化療藥)及患者活動需求。對預計輸液>3 天者,前臂穿刺可延長導管在位時間。
2. 滴速監測規范化:每次巡視時評估滴速,檢查輸液器有無折疊,排除導管回血或氣泡,評估穿刺點有無滲出,若調整體位無效,需進一步處理。膠布牽拉僅在滿足以下條件時使用:無 INS 指南警示的并發癥指征;牽拉后滴速穩定。
4. 患者教育賦能:教會患者避免穿刺側肢體提重物或長時間下垂,發現敷料卷邊、穿刺點滲液或疼痛時及時報告,沐浴時用防水套保護,減少敷料松脫。
綜上所述,膠布牽拉留置針看似解決了眼前滴速問題,卻可能掩蓋了更重要的系統改進需求——從穿刺部位選擇、固定技術到患者教育。正如 INS指南強調的:
「不宜僅以留置時間長短作為拔管依據,而應基于對血管通路裝置功能的充分評估」。當護士放下手中的膠布卷,不僅是完成了一次穿刺,更踐行了靜療規范的本質:以最小的干預獲得最持久的通暢。
參考文獻
1. 中華護理學會靜脈輸液治療專業委員會. 靜脈導管常見并發癥臨床護理實踐指南.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2,28(18).
?練透《考前預測密卷》5套卷=掌握命題組標尺!
? 基礎題:高頻考點精深掌握 → 閉眼拿分
? 拓展題:實案陷阱見招拆招 → 巧破困局
? 拔高題:能力邊界精準自測 → 果斷取舍
?該拿的分1分不丟!該放的題不耗時!
基礎盤守穩,沖刺不心慌
想一次通關?
用考試寶典
有件事麻煩您:
微信規則有變
按照以下步驟操作
將“護視”公眾號設為“星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