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浩俊
文章首發于“譚浩俊”,歡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轉發。公眾號及其他平臺轉載請在后臺留言。
7月1日,江蘇省淮安市清江浦區紀委監委通報一起容錯免責典型案例。該區區管干部謝某某在推進重大產業項目建設中,在項目缺少部分技術指標的情況下容缺辦理人防事項審查,違反了《江蘇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辦法》第十二條之規定,但鑒于該同志出于公心、為企業著想,敢于擔當作為,為項目建設進度搶先三個月的時間,節省企業成本200余萬元,被容錯免責、鼓勵激勵,并晉升為三級主任科員。
看了這則消息,有一種特別的興奮和感動,興奮的是,清江浦區紀委監委能夠實事求是看待問題,不死板教條,也死套規定,而是給予“違規”者免責處理,并予以提拔,對于激勵干部不躺平、有擔當是非常有效的。感動的是,謝某某面對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影響,甚至會被紀律處分的風險,急企業之所急、想企業之所想,“違規”處理審批事項,不僅讓項目能夠進度提前三個月,還為企業節省了200多萬元成本,是真正的有擔當、敢作為,值得其他干部好好學習。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有關機關干部躺平的話題,再次引發輿論廣泛關注,相關媒體也就躺平問題發表很多評論、提出很多建議,有關方面更是對年輕干部躺平問題提出了嚴厲批評、嚴格要求,一些躺平式干部受到了誡勉談話、調離崗位等形式的處理。
事實也是,干部的形象決定政府的威信,決定政府的影響力、號召力。如果機關干部懶洋洋、松垮垮,沒有為企業、為居民服務的熱情和動力,企業和居民就會失去對政府的信任,就很難激發其創新創業的動力,經濟就難以有活力,市場就難以有生機,就業、消費等都會出現問題。
那么,為什么會出現干部躺平現象呢?出現干部躺平現象的根源在哪里呢?除了某些干部個人的素質、信仰、信念、品格等出現問題之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一些地方的激勵怎么呈處罰機制出現了問題,一些領導干部出現了推責和懶政現象。譬如出現像謝某某這樣“違規”幫助企業辦事的問題時,都把責任推給“違規”者,而自己一點沒有擔當、沒有幫助部下承擔責任的意識,導致干部心灰意冷,寧可少做、不做,也不愿去承擔履職風險。
也就是說,一些地方在干部的管理和激勵方面出現了問題,讓一些敢做事、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的干部也選擇了躺平,懶政現象被無形擴大、無限傳遞。特別是年輕干部,從內心講,是愿意做事的,也是能夠做事的。但是,卻被處理、處罰這張無形的網給罩住了,不敢去放開手腳工作,不敢去認認真真為企業、為居民服務、做事,擔心出現“違規”現象等給自己帶來傷害。
相反,如果能夠像清江浦區這樣,對出現“違規”為企業辦事的行為,給予容錯免責,反向提拔,那么,敢于去為企業和居民服務的人就會越來越多,企業和居民對政府的信任度就會越來越高,創新創業的熱情就會越來越強,形成良性循環。
我們并不是說,機關干部在為企業辦事、為居民服務時,都應當選擇“違規”方式。有些方面的審批、審核、審查等還是不能有任何差錯的,也不是可以隨便變通的。反過來,既然有的方面非常嚴格、必須執行。那么,權力部門是否更應當提高效率、加強服務呢?是否應當主動縮短審批時間、簡化審批程序呢?殊不知,企業早一天建設、開工,就可以減少一天的費用、增加一天的效益,就能更好地增強市場競爭力,像謝某某這樣的“違規”問題也就不需要出現。
正是因為行政機關在運行過程中仍然處處還閃著權力的“光芒”,處處存在關卡,處處需要等待,那么,企業和居民還如何高效率地運轉與活動,社會效率還如何提高呢?自然,像謝某某這樣負責任的人,也就難免會“違規”辦事。一定程度上,謝某某的“違規”,是建立在相關職能部門效率低下的基礎上的。在鼓勵激勵提拔謝某某的同時,也要對某些單位和部門的低效率、低水平、低質量服務提出嚴厲警告。機關干部中,謝某某這樣的干部很多,沒有效率的部門和環節也很多,如何才能讓謝某某們不“違規”幫企業辦事、為居民服務,還是要讓低效率、低水平、低質量服務的部門覺醒,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讓謝某某們承擔“違規”風險。
今日頭條 | 搜狐 | 一點資訊 |
新浪頭條 | 大魚號 | 雪球 |
百家號 | 東方財富 | 智云平臺 |
京東金融 | 小紅書
作者|譚浩俊
微信|thj19881007
微博|譚浩俊微財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