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網 每年新盤如春筍破土密集入市,頂豪市場早已進入新的競爭階段。
如今,豪宅市場熱度多年不減,走出一波獨立行情。新老選手云集,后起之秀紛然,但談及廣州樓市中的頂豪產品,聲名最響的還是廣州鵬瑞1號、僑鑫匯悅臺與星河灣。
比起2007年才成立的鵬瑞地產,和2012年首次開盤的僑鑫匯悅臺,星河灣其實更早走入豪宅市場。
二十五年前,國內商品房市場剛剛起步,廣州頂豪市場還近乎是一片空白。
當時,鵬瑞集團創(chuàng)始人徐航的重心還在醫(yī)療領域,僑鑫集團的產品定位尚未觸及頂豪層級,星河灣便靠著廣州星河灣橫空出世,一時間風頭無兩。
二十五年后,領先了一個周期的星河灣依舊盤踞在廣州,豪宅標簽略有褪色,最新印象正從豪宅專家變?yōu)榕f改大戶。
不過,星河灣沒有放棄豪宅市場,開發(fā)時間將近二十年的星河灣半島五號來到了第五期,慢周轉還是這家老錢房企的關鍵詞。
續(xù)作
廣州番禺,是星河灣“頂豪大戶”的起點。
2001年,珠江新城還處于開發(fā)初期,當時已經具備住宅開發(fā)經驗的星河灣,在廣州新中心居住區(qū)番禺的江畔綠洲,推出了首個豪宅項目——廣州星河灣。
彼時的廣州番禺剛得到國務院撤市設區(qū)的批復不到一年,因為土地價格較低,發(fā)展需求卻旺盛,華南板塊涌現出一批超級大盤,廣州星河灣正是其中之一。
照著“房產里的勞斯萊斯”宏愿打造,廣州星河灣于2001年五一開盤,到假期結束時,約有18萬人來到現場看房。
一炮而紅的廣州星河灣就此成為星河灣在豪宅市場的標桿項目,星河灣也正式確立了高端路線。
八年后,北上轉過一圈的星河灣,又回到了廣州番禺,推出了在廣州的第二個豪宅盤星河灣半島(又名星河灣海怡半島)。
星河灣半島位于番禺區(qū)洛溪島東端,廣州星河灣的江對岸。坐落于城市中軸線上,北對萬畝果林、琶洲島,東鄰大學城,南接廣州新城,同時也是國內一線城市中心較為罕見的三面環(huán)江半島。
相對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再加上星河灣此前打響的豪宅品牌,星河灣半島還承接了廣州星河灣部分審美轉變、需求更高的客群。
據觀點新媒體了解,星河灣半島在2009年首次開盤,截至目前一期、二期及三期均已售罄,開發(fā)進度來到第五期。
星河灣半島五號便是第五期,也是最后一期組團。項目占地面積為12.18萬平方米,可售建筑面積31.9萬平方米、配套3.72萬平方米,容積率為2.83。
2022年12月,星河灣半島五號首次開盤,吹風價在12-14萬元/平方米上下,將在2025年8月交樓。
2023年5月,星河灣半島五號4棟樓規(guī)劃圖批后公示,分別是26棟、27棟、28棟、29棟,除了26棟37層之外,其他3棟都是35層。項目主打236-317平方米的五室大平層戶型,另有部分900-1200平方米的復式產品。
據安居客平臺信息,目前星河灣半島五號價格仍維持在13萬元/平方米,按此估算項目總貨值超過400億元。
2024年5月,星河灣半島五號一套160平方米復式豪宅以2.06億元成交,成為年內首宗網簽超2億的頂豪產品。
十一黃金周期間,千方復式再次成交兩套,星河灣半島五號在2024年廣州共7套超2億頂豪一手成交中,占去將近一半的份額。
豪宅市場向來不缺好產品,缺的是能夠負擔得起高端產品高售價、高溢價率的顧客。
星河灣半島五號的客群以本地高凈值人群及部分港澳買家為主,銷售去化節(jié)奏與“快周轉”的剛需及中高端改善型產品相比更慢。
截至發(fā)稿,開盤已經兩年半的星河灣半島五號共推出260套住宅,已售套數為50套,去化率約為19.23%。
從1992年拿地開始算起,星河灣半島開發(fā)年限已經來到33年,第五期卻不是星河灣半島的收官之戰(zhàn),按照規(guī)劃項目要分六期開發(fā)完畢。
據陽光家緣網數據,星河灣半島還有31棟、32棟、34棟尚未取得預售證,預計供應398套住宅。
這家老錢房企依舊堅持著以“慢”為特點的節(jié)奏,開發(fā)展周期還將繼續(xù)累積。
慢周轉
慢周轉是星河灣操盤的特色,在房地產行業(yè)爬坡上行階段,這一模式確實為其帶來不少甜頭。
早早囤地、慢慢開發(fā)不僅留足了精雕產品的時間,土地樓面價與實際售價之間的差價,也隨著行業(yè)日漸紅火不斷攀升。
2001年廣州星河灣立下標桿之后,星河灣創(chuàng)始人黃文仔次年便帶著壯志豪情北上,在北京東四環(huán)外的朝青板塊拿下一宗住宅用地。
帶著同樣的操盤思路與策劃進京趕考,黃文仔甚至在誓師大會上立下軍令狀:“星河灣進京考不了狀元,大家走路回廣州!”
2005年,“耗費巨資運作4年”的北京星河灣開盤,突破2萬元/平方米的單價刷新當時北京豪宅價格紀錄,卻在4個月中賣出11億元,連續(xù)5年占據北京豪宅銷售冠軍。
二十年后的今天,北京星河灣依然是星河灣發(fā)展歷程上的里程碑,在星河灣集團官網上的介紹詞是:進京趕考,折桂北京。
在北京取得的好成績堅定了星河灣繼續(xù)外拓的決心,也迎來了巔峰時期。
2007年國慶前后,星河灣拿下上海浦東花木地塊,項目命名為浦東星河灣;次年收購的閔行區(qū)金色紫都項目,便是三期開發(fā)周期拉長至2020年入市的上海星河灣。
2009年,醞釀兩年的浦東星河灣開盤,首日創(chuàng)下超40億元成交金額記錄。2010年,上海星河灣一期入市,此后兩年,星河灣憑借上海兩個豪宅項目登上上海房企銷售榜前十。
上海星河灣入市同年,星河灣達到業(yè)績高峰,以135億元銷售金額位列行業(yè)前20。
但在北上廣三地相繼創(chuàng)下高光后,星河灣“慢周期”模式結束了3.0時代,也陷入了瓶頸。
同樣在2010年,星河灣進軍三四線市場,在鄂爾多斯定下百億銷售目標。但市場并沒有繼續(xù)眷顧星河灣,鄂爾多斯星河灣首期推出1900套房源,一年內認購套數僅在一成左右。
2012年至2020年,鄂爾多斯星河灣的停盤期延續(xù)了8年,直到2022年已售套數不足300套。
星河灣“準”現房的開發(fā)銷售模式前期投入巨大,但銷售不理想卻進一步拖累了項目現金流。站在如今的節(jié)點回看,不少人將星河灣進軍鄂爾多斯看作轉折而下的關鍵。
此后,星河灣“慢周轉”的豪宅開發(fā)模式相繼于成都、常州、西安上市遇冷,全國化布局進度緩滯。
直到2018年前后,星河灣決定回撤深耕廣州,押寶舊改項目。
2019年,星河灣拿下廣州蘿峰村舊改,投資額約78.89億元。2022年7月,蘿峰村舊改項目確定星河灣為合作企業(yè),年底首次開盤,均價在4.5-4.9萬元/平方米。
只是星河灣在舊改領域的首個項目并沒有帶來驚喜,據當時報道,首批回遷房星河灣蘿峰首開僅售19套住宅,去化困境再次纏上星河灣。
截至目前,星河灣蘿峰分別于2022年、2024年推售656套住宅,已售套數為274套,去化率約為41.77%。
據不完全統計,星河灣轉型舊改至今將近5年,除去蘿峰村舊改,手上還有賢江村、南村村、塘步東村等共6個舊改項目,總投資額超600億元。
不論是過去長期持有低成本地塊的豪宅時代,還是如今投注的舊改賽道,星河灣的舒適圈一直是慢周轉開發(fā)。
好在星河灣只是節(jié)奏慢,并未過度提高杠桿。根據可查的最新一期財務數據,星河灣地產截至2023年末負債合計543億元,所有者權益174.38億元,總資產717.37億元,剔除合同負債后的資產負債率僅為43.79%。
同時貨幣資金約為58.06億元,同比增長44.35%;所有權或使用權受到限制的資產共有153.38億元,非受限的貨幣資金為43.66億元。
2024年5月,星河灣還提前贖回了最后一筆公開債券。比起陷入債務漩渦,星河灣更愿意穩(wěn)扎穩(wěn)打,哪怕犧牲規(guī)模與利潤。
最近幾年,豪宅市場價格相對堅挺,新入局者潮涌而至,拿地后3-5個月開盤的快周轉模式漸成主流,星河灣稍顯緩慢的步調并不那么吃香。
從曾經的頂豪大戶到如今的舊改專家,星河灣走過三十年風雨,成名于產品,未來能否走出周期與模式的困境,答案還要繼續(xù)找尋。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