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劇柏含 如鑫淼
公元前的232年7月3日,西楚霸王項羽出生,項羽當然很厲害。至少三點,第一點就是他20多歲稱霸,中國歷朝歷代名將。 歷史上名將如云,比如白起、岳飛,孫武等。這些人都也是而立之年以后,項羽比他們都早。
25歲項羽巨鹿之戰(zhàn)大獲全勝,而且九戰(zhàn)九勝,另外,項羽的敵人還包括王離,王離他爺爺是王翦,戰(zhàn)國4大名將之一,有的說這孩子,韓信是劉邦手下,韓信號稱“兵圣”。一度,韓信也得說是項羽的手下敗將。
第二,我們說項羽在最后自刎烏江之前,他沒有敗績,大概8年之間,70余戰(zhàn)都是大獲全勝,而且基本上都是以少勝多。當然,人哪有真正的常勝將軍。他的最后一戰(zhàn)在烏江戰(zhàn)敗。
以前那么多次勝仗,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白打了,那沒辦法讓人很感慨。但是,之前他的紀錄,8年時間,70余戰(zhàn),以少勝多,大獲全勝,這也是真的。有人說,能和他匹敵的只有白起,但白起打了30多年仗,30年基本上不打敗仗,那更牛對吧?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總之,項羽在這個領域確實也有一套,他以少勝多很著名,比如巨鹿之戰(zhàn),項羽率領約五萬楚軍同秦軍名將章邯、王離所率約四十萬秦軍主力在巨鹿進行了一場決戰(zhàn)性戰(zhàn)役。項羽通過“破釜沉舟”的戰(zhàn)術,成功擊敗了秦軍。但畢竟實力相差懸殊,項羽來了一手“破釜沉舟”,最后大獲全勝。
劉邦潰敗50萬人跑,3萬人后邊追,劉邦跑的快,跑掉了,但自己的家眷被俘虜就到這個地步。
另外,就是項羽打仗真是憑一個勇字,一股氣。一般說,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名將都講究個謀略,項羽基本上不是,不玩虛的,他本人單手可舉鼎勇冠三軍。所以你說他以少勝多,弱取勝也符合他的個人性格。
說到項羽呢,想多說幾句。項羽他是項燕的孫子,楚國最后一位大將,寄托著這個家族的希望。他的叔父是項梁,精心栽培,希望他能文能武,小孩子嘛,實話實說項羽本身做很多事情是半途而廢,這個人坐不住,性格上有很多弱點,讀書啊,習武啊,兵法一知半解而已。但這個人就是力量過人,不是中國古話講叫一力強實惠嘛,所以項羽是占這個便
項梁對項羽可能有點兒失望。但看他志向鴻鵠之志,這還可以啊,孺子可教。
公元前209年7月,陳勝吳廣起義,天下大亂。項羽叔侄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可以起事殺死郡守,普渡手下造反了。當時這個亂,大家做自己的選擇,很多人對他并不信任。這時候項羽怎么?殺人,殺了100多人。剩下的就趴地下就服了,慫了。
這個事兒,一方面也可以說到他當機立斷,另一方面也有殘暴的本性,由此可見一斑。
項梁和項羽叔侄2人在民間積極活動,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鼓動眾人一同反抗秦朝統(tǒng)治。最終成功拉起了一支隊伍。后來,陳勝吳廣起義引發(fā)了全國反秦浪潮,項梁項羽叔侄響應起義,開始四處征戰(zhàn)。
然而,他們在征戰(zhàn)過程中遭遇過敗績,與此同時,起義軍領袖陳勝不幸被殺。就在這個關鍵節(jié)點,著名謀士范增登場了。
范增年屆七十,素居家,好奇計。他前去勸說項梁道:“陳勝的失敗是必然的。秦滅六國,楚國最無辜,自從楚懷王被騙入秦沒有返回,楚國人至今還在同情他。所以楚南公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如今陳勝起義,不立楚國的后代卻自立為王,其勢運必定不會長久。您從江東起兵,楚地蜂擁而起的將領都爭相歸附您,是因為您家世世代代是楚國的將領,能夠重新立楚國后代為王。”
項梁認為范增說得有道理,就從民間找到楚懷王的孫子熊心,仍立他為楚懷王,以順應民眾的愿望。
項羽和劉邦兩個人有一度關系還不錯,相輔相成,相互呼應。章邯打敗了項梁,就覺得楚軍不堪一擊,那怎么辦?下面就是渡黃河去攻趙國。當時有一個著名的秦軍將領叫王離。所以大家相約公道。那楚懷王呢? 是要激勵項羽和劉邦給他們倆定了一個競爭的格局,目標是咸陽。就是秦的首都
公元前208年,項梁在定陶之戰(zhàn)中戰(zhàn)死,楚懷王任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率軍救援趙國。宋義帶領軍隊到達安陽后,停留了四十六天不前進。他想先讓秦趙相斗,待兩敗俱傷時再坐收漁利。
但項羽急于為叔父項梁報仇,對宋義的按兵不動十分不滿。項羽認為,秦軍攻打趙國,如果趙國被滅,秦軍會更加強大,根本不存在所謂坐收漁利的機會。
而且,楚軍剛剛打了敗仗,懷王坐不安席,把境內(nèi)全部兵力交給宋義,國家安危在此一舉。可宋義不體恤士卒,卻忙著派自己兒子去齊國為相,謀取私利,根本不是國家的忠臣。
項羽和劉邦按說就是楚河漢界,相安無事。簽了鴻溝之盟,項羽引兵東歸劉邦馬上撕毀協(xié)議追他,最終和彭越、韓信把項羽圍困在垓下,然后就是十面埋伏啊,四面楚歌呀,霸王別姬呀,帶著八百騎兵趁夜突圍,這兒有一個事兒的,說一下就是霸王別姬把虞姬殺了,也有人講說虞姬是自殺,這是千古凄美愛情故事。
然后,說項羽把他腦袋還割下來,帶著走,這太殘忍了吧。還有說法就是因為太愛啦,舍不得帶著走你這哎,這就沒法說了。
最終是自刎烏江。按李清照那首詩,“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有機會過江東”,但你說尊嚴也好,面子也好,貴族氣概也好,不好意思,回去就死在這兒吧。
死了以后,他的尸體被五個兵士給剁了。然后,這五個人居然又得到了劉邦的獎賞,都成了大漢帝國的王侯。
這五個人里有一個叫’楊喜”的,后世子孫有名的很多,比如三國的楊修,隋隋文帝楊堅,這都是他的后人。
至于項羽?雖然已經(jīng)兵敗身死,但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一個非常傳奇的故事。他的能力和缺陷,他的優(yōu)點,弱點都是非常的鮮明,時至今日依然讓人印象深刻。
(作者:劇柏含 系國家二級作家 高級書畫師 高級政工師職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