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
6月28日,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茶藝班第五課“潮州工夫茶”開講。中國國家高級茶修培訓師、新加坡梵茶文化創(chuàng)始人慧卓老師以一杯工夫茶為鑰,帶領茶藝愛好者們探尋這一非遺技藝背后的文化密碼與生活智慧。
課程伊始,慧卓老師以生動講述,帶領學員追溯潮州工夫茶的起源與發(fā)展。她介紹,潮州工夫茶起源于宋代,歷經(jīng)明清盛行至今,被譽為中國茶道的“活化石”。這一融合精神禮儀、沏泡技藝、巡茶藝術和品茗評鑒于一體的茶道形式,不僅影響了世界各地泡茶文化,更成為潮汕人日常生活、待客禮儀與家族傳承的重要載體,展現(xiàn)著中華茶文化“和而不同”的處世智慧。
此次講課重點圍繞“潮州工夫茶二十一式”展開。慧卓老師逐一講解和演示,從“茶具講示”“甘泉潤茶” “燙杯滾杯”到“關公巡城”“韓信點兵”“三嗅杯底”等21道工序,涵蓋備器、煮水、沏泡、巡茶、品飲全過程。其中,“燙杯滾杯” 尤為講究,既是手上功夫,又是待客之禮,潔凈杯具、醒茶暖香。老師還特別提到:“二十一式雖有程式,但不拘形式,應因人因場靈活調整,重在傳遞‘和’的精神。”
在沖泡體驗環(huán)節(jié),學員們親手練習滾杯、巡城點兵等動作,現(xiàn)場沖泡鳳凰單叢鴨屎香,掌握工夫茶的節(jié)奏與技法,體悟“慢工出細活,心靜方得香遠”之妙。大家紛紛表示,通過實踐,更直觀理解潮州工夫茶程式的嚴謹與靈動,感受傳統(tǒng)茶道的雅趣與韻致。
為貼近現(xiàn)代年輕人的茶飲生活,當天還特別準備了沏泡好的鴨屎香單叢、鮮檸檬與蜂蜜,學員們現(xiàn)場調制手打檸檬茶,茶香清揚、檸檬沁爽,深受歡迎,展現(xiàn)傳統(tǒng)茶飲的年輕表達。
本次課程通過知識講解、規(guī)范程式演練與創(chuàng)意茶飲體驗融合,讓學員們感受潮州工夫茶不僅是沏茶技藝,更是一種‘順其自然、和而不同’的人生哲學。
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茶藝班將持續(xù)推出系列課程,敬請關注官方平臺,期待與您共赴下一場茶文化之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