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 午夜停電
完美配合 排憂解難
“電力搶修+網格管理”這對組合
在漆黑的深夜送來光明
亮了,他們也太亮了!
深夜停電
完美配合暖人心
近日,深夜一場雷暴雨突襲??耧L驟雨之下,崇州市圣沅小區瞬間停電,陷入黑暗。空調、風扇停擺,室內逐漸變得悶熱。居民們焦慮地望向窗外,手機電量告急的提示音響起。不少人也開始擔心,樓下的集中充電裝置的車輛,還能不能在上班前充滿電。
電力搶修車在巷口停下,舉著手電筒的社區網格員便立即迎了上來,并引導搶修隊伍迅速抵達故障點。
與此同時,社區網格服務站迅速化身為“應急充電愛心角”。網格員們將站內儲備的移動充電寶送到獨居老人和急需通信的居民手中;在服務站門口搭起臨時應急電源點,為多輛“趴窩”的電動自行車提供免費緊急充電服務。“手機充上了電,心就安了一半,明天上班車也有電了,真是雪中送炭!” 居民張先生感激地說。
搶修隊伍爭分奪秒,僅用2小時就成功修復故障,恢復了該區域供電。
電力“進網入格”
專業力量融入社區治理
這場風雨中的高效協作,正是電力“進網入格”服務機制在末梢神經的一次生動實踐。該服務機制的核心在于打破服務壁壘,將電力專業力量深度融入社區治理網格。
網格員成為電力服務的“前沿哨兵”和“引路人”,實時傳遞設備異常、通道受阻等關鍵信息,極大縮短故障定位與修復時間。同時,在網格站點配置應急充電設備,使站點在突發斷電時能第一時間轉化為居民身邊的“微型充電站”,解決通訊與出行燃眉之急。此外,建立常態化的“電力+社區”溝通協調機制,確保特殊群體關懷、用電安全宣傳等精細化服務需求精準對接、快速響應。
今年以來,崇州通過電力搶修和網格管理的組合,平均故障修復時間縮短近40%,涉電訴求響應速度和解決滿意度大幅提升。同時,依托網格開展的用電安全宣傳覆蓋超數十萬人次,社區安全用電氛圍顯著增強。
記者|鄧濤
編輯|余霞 張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