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關于徐匯的新聞太多了,綠城潮鳴東方火爆、東安一二村舊改、上海南站舊改、徐家匯二次開發……
這些現象背后,是徐匯區抓住上海最后一次城運,要沖擊一線地位了。
看到這肯定有人抬杠:徐匯本來就是一線區域啊,很多地方是上只角,是zz中心。
這些都是老黃歷了,zz中心指的是天平路街道,跟普通人也沒關系。
你一個普通人天天去康平路干嘛?
其實那里的權貴很多都搬走了。
居民能感受到的地段水平,更多的是商業定位、產業定位、居住定位。
可惜的是,徐匯之前是二線水平。
商業頂級大佬是南京西路、陸家嘴,代表項目是恒隆廣場、國金中心。
徐家匯略低一頭。
CBD建設上徐家匯也差一些,無論是入駐業態還是租金水平,都低于南京西路、陸家嘴。
上海三棟稅收百億樓分別是恒隆廣場、國金中心還有開掛的金虹橋國際中心。
稅收億元樓最多的也是陸家嘴、南京西路。
頂級的居住區要么是東郊、西郊這種別墅,或者新天地、鎮寧路這種現代化豪宅。
徐家匯還是低了一檔。
有人講徐匯區有老洋房,其實這在豪宅市場不是主流,非常小眾。
主流豪宅還是現代化別墅、市區大平層。
2014年后徐匯濱江崛起,漸漸有了豪宅氣氛,其實2020年之前也稱不上頂級地段。
所以徐匯區盡管不錯,實際的城市功能上,之前還是不如黃浦、靜安。
最明顯的,上海的奢華酒店全部分布在浦東、黃浦、靜安三區,徐匯一家沒有。
頂級酒店需要頂級的商務人群。
能不能逆襲成功,就看最后這次機遇能不能抓住。
過去二十多年上海的開發一直是兩極化。
南京西路、淮海中路這種優質地段,90年代快速舊改,抓住了最頂級的CBD業態、商業類型,保持了優勢地位。
至今也是上海頂級地段代表。
郊區莘莊、七寶這樣的地方憑借土地廉價,也能快速發展。
反而是中間的區域不尷不尬,沒抓住機會,比如四川北路、武寧路、楊浦濱江等等。
搞CBD不如黃浦靜安,搞工廠不如閔行浦東。
徐匯區的尷尬是,湖南路、天平路不能像南京西路一樣全面舊改,全面開發商務區,全面建設現代化豪宅。
當然徐匯算運氣好的,退而求其次搞了副中心,但是畢竟是副中心,跟南西還是有差距。
徐匯還有漕河涇、一號線、世博會等等,已經是兩極化時代的幸運兒。
但是依舊是輸給了靜安、黃浦,這就是時代紅利的力量。
現在徐匯的機會來了。
第一次舊改,上海拆除了全部的一級舊里、部分二級舊里,奠定了過去二十年的地段秩序。
2010年后上海搞郊區去了,市區變化不大。
現在上海又回頭搞市區了。
年初時環二就分析過,今年動遷會全面提速(《1400億拆遷計劃出爐,上海市區要變天了》)。
很快熱度就起來了,今年樓市關鍵詞中一定有“動遷”。
全網都在討論哪里該動遷、去哪博動遷。
其實這個事情的影響還是被低估了。
所有人都會被動遷影響到。
而且我們只關心住宅小區動遷,其實舊改是全方位的,也包含了商業、辦公的格局重塑。
關于動遷的新聞實在太多,這里不一一介紹。
虹口、黃浦、徐匯一大堆,連長寧都開始大面積舊改。
看到這些眼花繚亂的新聞時,不知道大家想到一個問題沒有:
為什么突然就動遷提速了?
動遷是不是好事情?當然是。
改善當地居民居住條件,提升城市建設水平,優化城市空間布局……
好處實在是太多了。
這么好的事情,為什么之前不搞?
為什么現在開始搞了?
這里面有些能說有些不能說。
反正結果就是,原來開發新城的資源都拿來做舊改了。
城市開發需要zf、銀行、居民、開發商集體配合,這些資源都是固定的。
比如銀行授信都有額度限制。
現在砸向市區舊改,用來建設新城的額度是不是降低了?
遑論zf的資金。
像大虹橋這樣的從無到有拉高整個區域價值的故事,越來越少。
資金砸向舊改,市區整體宜居性、功能合理性都有提升。
在這個角度看,買市區的房子也更穩妥一些。
郊區畫的大餅,越來越難落地。
哪些區域還有潛力?哪些房子還能保值?
掃碼獲得免費咨詢
很明顯,這次回頭舊改就是要搞硬骨頭。
90年代那次舊改沒啃動的,現在必須嚼碎。
目前來看,還是徐匯、黃浦力度最大。
上輪舊改徐匯、黃浦確實搞得少。
老黃浦很多保住建筑拆不了,90年代老城廂整體沒動,這才給了老城廂這次唱主角的機會。
徐匯天平路、湖南路還是動不了,徐匯二級舊里也拆完了,但是徐匯就是有能力拆工人新村。
這里面原因很多,一方面是一江一河規劃,時代選擇。
一方面是徐匯有資金。
近幾年徐匯雖然沒有登頂一線地段,憑借徐匯濱江、漕河涇的活躍,徐匯經濟發展很快。
甚至反超了靜安。
你能拆得動的,我能拆;你拆不動的,我也能拆。
二次舊改,給徐匯提供了翻身機會。
另一個機會是我們經濟要轉型了。
之前附加值最高的是第三產業,其次是漕河涇、這樣這樣的2.5產業 ,制造業已經淪為老舊產能。
現在外企總部、金融行業紛紛遇到瓶頸,新質生產力成為風口,徐匯原來的沉淀迎來爆發。
模速空間就是優秀代表。
通過舊改,徐家匯整體轉型,徐家匯中心ITC的建成也抬高了徐家匯商務區的地位。
ITC中心既有默沙東這樣的新質生產力,也有優衣庫、匯豐銀行這樣的服務業。
有意思的是去年大寧的億騰醫藥入駐了恒隆廣場,恒隆也有一些金融企業離開。
業態上大家區別已經不大,房租上也漸漸拉齊。
徐匯濱江的動作更多。
西岸金融城建成后定位也是一線商辦,業態上跟南京西路、陸家嘴高度重疊。
據說某些奢侈品牌關了一些門店,等西岸金融城建成后在這開業。
居住水平變化最快,幾個豪宅的成功就能改變地段價值,比如董家渡那邊的綠城黃浦灣、融創外灘壹號院。
綠城潮鳴東方19.5萬開盤售罄,價格超過了靜安全境、黃浦大部分地段。
最近東安一二村一期項目方案出爐,要打造套均302平的頂級豪宅,有人開始分析徐匯濱江會不會超過新天地。
至少徐匯濱江一線豪宅地段坐實了。
現在豪宅市場是黃浦、徐匯天下,老靜安已經被甩開。
世博已經入駐了超過28家央企,前灘已經是成熟的中央活動區,不少企業在南京西路、新天地搬過來。
領頭羊當然還是徐匯濱江,無奈體量太大,目前建成度還不如前灘。
徐匯全面建成時,這個新的黃金三角,真的可以跟北邊的三角掰掰手腕了。
陸家嘴當然誰都比不過,北外灘還沒建成,外灘其實更多的是符號作用,實際的辦公樓、商業沒多少。
有個好鄰居,真是徐匯的又一次運氣。
如何避免買錯房?怎樣交易更有保障?
歡迎私信了解單邊代理
當然上面很多東西是規劃,能不能全部落地還有風險。
大家愿意押注誰,自行判斷。
環二想說的是,這是最后一次押注機會了,后面市區不會再有大的變動。
能在一線城市核心區域大范圍搞房地產的,只有中國。
倫敦好地段都是百年住宅,東京也是間或有一些“再開發項目”,不成規模。
我們這次力度有多大?
2014-2023年上海總價4000萬以上的新房累計供應2070套,成交金額高達1106.14億。
2024年到現在這一年半,上海4000萬以上的新房供應1862套,成交總額1068.65億。
這次上海真的拿出了魄力,拿出了壓箱底項目,靜安東斯文里,徐匯風貌區的宅地。
這次開發完之后,估計幾十年內市區不會有大動作了。
或者說錯過這次機會,以后市區不會有新房賣給你了。
城市的開發從來都不是線性的,而是某個時間段全部建好。
城市化高潮浩浩蕩蕩,這次你會如何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