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
盛夏蟬鳴漸起,又是無數莘莘學子的畢業季。他們懷揣著夢想駕駛青春的列車駛向新的站臺——實習、找工作,開啟職場賽道。檢察官提醒:職場賽道前方陷阱重重,請帶上求職“避坑指南”。
01
試用期陷阱
小北大學畢業后入職了一家創業公司。面試時,HR承諾試用期薪資可觀,轉正后還會有豐厚獎金。小北每天認真工作,完成了一個又一個任務。臨近轉正,小北找到了經理。
檢察官提醒
和小北一樣,不少畢業生都曾掉進試用期的陷阱,認為自己在試用期“沒有話語權”,不敢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避坑指南
要求在合同寫明試用期時長、工資標準、社保繳納時間等內容 ,拒絕“口頭承諾”。
保留合同、工資條、工作記錄,遭遇侵權立即拿起法律武器維權。
相關法律
《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于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的80%或者不得低于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并且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
《社會保險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都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這是具有法律強制規定的。
02
黑中介陷阱
剛畢業的小李一心想找份專業對口工作,在招聘網上瀏覽到一則招工信息,宣稱該工作高時薪。小李按照約到指定地點面試,在面試期間,小林要求小李先交納入職培訓費,并承諾入職后工作滿一定時限可以退還這筆費用。收取費用后,小林并沒有按照承諾的“高時薪”為小李介紹工作。原來,當初那則招工信息是不法分子小林在招聘網站上發布虛假的信息。小李意識到被騙后,想向小林拿回已支付的培訓費,發現早已聯系不上小林。
檢察官提醒
黑中介的詐騙手段主要分為兩類:其一,以服務費、押金等名義向求職者收取費用,通常虛假承諾"入職后可全額退款",但實際上“黑中介”并無退款打算;其二,虛構高薪崗位誘導求職者面試后,安排求職者從事與招聘信息嚴重不符的實際工作崗位,從中收取實際用人單位支付的中介費。
避坑指南
1. 查資質:上當地人社官網,搜索中介名稱,確認是否“備案在冊”(無備案=黑中介)。
2. 拒繳費:但凡要求“先交錢”,要慎之又慎,正規招聘不收取任何費用。
3. 留證據:保存聊天記錄、轉賬憑證、合同,發現騙局立即報警+撥打12345投訴,或向市場監管部門舉報。
相關法律
《勞動合同法》第九條:用人單位不得以任何名義收取勞動者財物(中介代招同理,屬共同違法)。
《人力資源市場暫行條例》:中介需在人社部門備案 ,超范圍經營、欺詐可處1-5萬元罰款,甚至吊銷資質。
03
刷單陷阱
小鄭求職時看到“輕松刷單,日賺千元”的廣告,想著能賺外快還不耽誤找工作,便加入了刷單群。起初按要求刷小額訂單,確實收到了本金和傭金。可當刷大額訂單后,對方卻以系統故障、操作失誤等理由,讓他繼續轉賬激活賬戶,否則無法提現。小鄭這才意識到被騙,不僅沒賺到錢,還搭進去不少積蓄。
檢察官提醒
以 “兼職刷單賺傭金” 為幌子,先小額返利釣信任,再通過“連刷提現、系統凍結、誘導借貸”等套路,騙光積蓄甚至讓受害者背上網貸債務,屬于典型電信網絡詐騙 。
避坑指南
別信“先墊付、后返利”,別下載陌生APP,別填銀行卡密碼、驗證碼;
遇到這類廣告,直接向平臺舉報(微信“投訴”、抖音“舉報”通道),或撥打 96110 反詐熱線報警。
記住“天上不會掉餡餅,輕松躺賺是陷阱”,貪心是被騙的第一步!
相關法律
1. 刷單本身違法: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網絡交易管理辦法》,屬于“虛假交易”,平臺可封店追責。
2. 詐騙觸及刑法: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來源:詔安縣檢察院
轉發:福建檢察新媒體
責編:賀華鋒 李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