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生蠔的豐收季,在福州市連江縣筱埕鎮定海村,漁民們開啟忙碌的采收模式,蔚藍的海面上,一幅生動的“海上牧歌”圖景正徐徐展開。
漁民們采收生蠔
在定海灣海域,漁民們嫻熟地駕駛漁船,在五彩斑斕的養殖浮球間靈活穿行。他們利落地拉起一串串沉甸甸的養殖繩,伴隨著“嘩啦”的水聲,沾滿海水的生蠔養殖籠便破水而出,不到一會兒,漁船上便堆滿了新鮮的生蠔。
“我們從下午1點多就出海了,今天計劃捕撈約7.5萬公斤生蠔。”漁民陳其平邊整理漁具邊介紹道。
生蠔豐收堆滿船
夕陽西下,滿載生蠔的漁船緩緩歸港。船剛靠岸,早已守候在碼頭的工人們立即投入分揀作業。在明亮的燈光下,200余名工人熟練地分揀、裝框、過秤、裝車,整套流程一氣呵成。工人們每天從傍晚6點一直忙碌到次日凌晨4點,確保這些“海中牛奶”以最鮮活的姿態奔赴全國各地的餐桌。
工人將生蠔分揀裝筐
生蠔的口感與生長環境息息相關。據了解,這批生蠔于去年12月分籠運往定海灣海域進行深海掛養,該海域潮流暢通、水溫適宜、微生物豐富、餌料充足,非常適宜生蠔生長,因此產出的生蠔不僅個頭大,而且肉質好、味鮮美。
定海村的生蠔憑借優良的品質吸引了大量客商前來采購。“這里的生蠔個頭飽滿、品相上乘,在市場上特別搶手。”來自寧德市霞浦縣的收購商潭星火說,他每天都要在定海村收購5萬公斤左右的生蠔,然后銷往全國各地的海鮮市場。
生蠔養殖海域
“過去我們采用泡沫浮球在近海養殖生蠔,不僅抗風浪能力弱,還存在環保隱患。近年來,在政府生態養殖政策的推動下,我們將養殖設施全面升級為環保塑料浮球,并將養殖區向深海拓展。這種新模式有效減少了海洋污染,進一步優化生蠔生長環境,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共贏。”據定海村黨總支副書記趙世長介紹,今年定海村養殖了2000畝生蠔,預計產量可達750萬公斤。(文/林巧倩 圖/林巧倩 吳其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