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楊浦區健身氣功運動處方推廣活動在楊浦體育場舉行,通過展覽、教學、指導、咨詢等形式,展示健身氣功文化,推廣健身氣功運動處方,助力居民增強體質、預防疾病,提升健康科學素養。
夏日的楊浦體育場,楊子鳳迎著晨光緩緩吐納。伴隨綿長的呼氣,她逐漸平復了燥熱的心情。“以前高壓190,人像座火山,老要發脾氣,現在130了,心也靜了。”她輕撫胸口,笑容舒展。這神奇的變化,源于楊浦區正在推廣的健身氣功“降壓方”——一套量身定制的運動處方。
為期一周的活動里,體育場化身為傳統智慧的實踐場:市民們在專業教練指導下,體驗著為不同健康問題“量身定制”的氣功方案。
“脊柱平衡方,是整條脊椎的‘復位術’。”教練曹浚邊示范邊強調細節,指尖劃過空中弧線,“視線要隨動作轉動,否則效果就要大打折扣。”曾飽受腰痛困擾的朱鳴如今腰桿挺直:“久坐造成的老毛病,練著練著就溜走了!”
場邊,上海體育大學王震教授帶來的“帕友方”展位前圍滿好奇的市民。這位與帕金森患者相伴十余年的學者道出真諦:“氣功不治病,但能改變人。”在他看來,這種系統、科學的體育鍛煉,改變了人的生活方式、行為習慣和認知,在這種情況,那些原先因為久坐、躺著玩手機等不良生活習慣造成的疾病就自然而然地就減輕了。
從帕金森患者的康復支持,到白領的脊柱養護、老年人的血壓調節,楊浦區將健身氣功拆解為精準的“健康零件”。全區建立定制化推廣體系:專家坐鎮咨詢臺開“運動處方”,教練分組教學確保動作到位,互動區配備健康檢測即時反饋效果。一套覆蓋晨晚練、個性化輔導與長效跟進的科學機制,讓古老功法煥發現代生命力。
當健身氣功從模糊的文化符號變為清晰的健康方案,楊浦居民在招式中收獲的,不僅是強健的體魄,更是傳統智慧對現代生活的溫柔滋養。“練的是氣功,悟的是生活。”楊子鳳感嘆。
文字 | 毛信慧
圖片 | 毛信慧
視頻 | 郭心華
編輯 | 李玲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