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伊始,新江灣城街道圖書館內書香濃郁。由楊浦區圖書館、新江灣城街道圖書館、新江灣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聯合主辦的“橙長沒煩惱”兒童友好閱讀系列活動之“啟思·經典共賞”主題活動首場在此拉開帷幕。
首場活動特邀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簡平,為小讀者們帶來“細讀少年小天團,追憶抗戰大歷史”新書導賞專題講座,分享其長篇新作《地底下的魔術小天團》背后的故事,為孩子們的假期生活增添一抹書香。
“新書一到手,我就讀起來了,情節緊張刺激,故事設定也很有深意,我很喜歡!”家住新江灣城街道的10歲少年俞果興奮地說,“這個暑假,我要多讀一些簡平老師的書。”
十年磨一劍,魔術背后的家國情懷
“你們知道嗎?為了寫這本書,我專門去學了魔術。”簡平的這句話,一開場就抓住了孩子們的注意力。這位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戲劇學院客座教授,以親切生動的語言,將新書的創作歷程娓娓道來。
《地底下的魔術小天團》作為2025上海作家協會重點扶持作品,是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的傾情力作,以獨特的兒童視角展開敘事,講述了抗戰時期上海北火車站的一群流浪兒童與一位魔術社小姐姐共同組成“魔術小天團”并共同抗日,情誼日漸深厚的動人故事。
簡平透露,為還原真實歷史,他花費十年心血,實地走訪了四十多處小說涉及的舊址,包括已成遺址的上海北火車站。“那里現在成為了鐵路博物館,但在1930年代,卻是一些流浪兒童的棲身之所……”話語間,孩子們安靜下來,仿佛穿越時空看到了戰火中的同齡人。
不僅如此,為了寫好書中極為關鍵的魔術元素,簡平還拜訪了魔術大師,甚至親自學習了基礎技法。現場還播放了由魔術師的孩子們表演的魔術視頻,其中展示的鐵圈套環魔術,讓臺下的孩子們瞪大了雙眼。“這種魔術,是中國傳統的特色魔術!你們一定要仔細看哦!”簡平為孩子們介紹道。
“原來兒童文學背后有如此嚴謹的考據。”有帶著孩子前來參加的家長感慨,作者對歷史的尊重和對兒童的真誠,讓孩子在閱讀與快樂中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
“兒童本位”創作,構建跨越時空的精神橋梁
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書中故事,《地底下的魔術小天團》生動踐行“兒童本位”創作理念,將海派都市文明、抗戰歷史的家國命運與兒童天性巧妙融合,在展現歷史的厚重之余,又彰顯出作者對兒童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對人性真善美的執著追求。
此外,書中還融入了諸多上海本地地名、建筑物、傳統民俗。從上海北火車站、界路、寶山路,到商務印書館、老靶子路、上海大戲院,書中最后幾頁還將地名梳理成“地名錄”,供孩子們學習了解,還繪制了一張老上海人文舊址地圖,借此鼓勵孩子們去現場親身走一走、看一看,重溫過去,親近歷史。
“其實寫這本書,我的初衷很簡單——我不想讓孩子們以一種很沉重枯燥的方式了解歷史,而是希望用這本書拉近孩子們與歷史的距離,讓他們沉浸式地感受,過去的‘同齡人’竟是那樣生活。”簡平說。
“原來歷史不止是課本上的事件和數字,”有小讀者告訴記者,“過去的那些小朋友和我們沒什么差別,只是他們生活在一個艱難的年代,也許比我們成長得更快。”
本次活動旨在引導孩子們開闊視野,在暑假之初學會如何閱讀一本好書。在收獲快樂之余,讓好的兒童文學成為一把鑰匙,打開孩子們的想象之門,更開啟他們的歷史之窗。
據了解,楊浦區圖書館“橙長沒煩惱”兒童友好閱讀系列啟思經典共賞主題活動,以“小讀者與大作家”面對面為場景,以分享佳作,指導經典閱讀,啟發孩子的思考,激發孩子的閱讀熱情為導向,營造楊浦社區書香氛圍。后續,“啟思·經典共賞”主題活動還將邀請多位兒童文學作家走進社區,與大小讀者分享創作故事,用書香為少年兒童打造一方既能放飛想象又能扎根傳統的成長天地。
文字 |湯順佳
圖片 |湯順佳
編輯 | 周夢真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