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7月3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焦子宇 通訊員 張荔璇)記者7月3日從南方科技大學了解到,2025屆該校畢業生滿載收獲。
今年,南方科技大學畢業生規模再創新高,突破2300人,各培養層次的畢業生人數均有所攀升,其中有的學子選擇繼續深造、勇攀學術高峰,有的選擇步入職場、投身創新創業,有的入選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選調生、畢業生征兵入伍等國家基層項目,在祖國需要的各個崗位上發光發熱,展現出“雙一流”高校的育人成效與使命擔當。
(深圳特區報)
堅守科研報國初心 頂尖學府“組團”錄取
2025屆本科畢業生超八成選擇繼續升學深造,創歷史新高。其中,選擇境外升學畢業生中,50%被QS世界排名前50的高校錄取,包括麻省理工學院、帝國理工學院、牛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等世界頂尖學府;選擇境內升學的畢業生中,超95%進入“雙一流”高校繼續深造,其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24人,中國科學院系統錄取17人。
“穿好一身白衣一塵不染;當好一盞明燈照亮他人。”畢業后,致仁書院、醫學院本科生李尚儒準備啟程前往北京,赴北京協和醫學院繼續追逐醫學之光。樹仁書院、電子與電氣工程系本科生徐思琦曾帶領團隊斬獲全球本科生工程實踐賽鉑金獎,手握多項創新專利。即將奔赴大洋彼岸求學的她說:“有一天學成歸國,回到南科大當老師是我的心愿。”在畢業之際,多名畢業生表示,他們將時刻牢記科研為國、科研報國的初心,在進一步深造后,到黨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在科技強國的建設中做出南科人的貢獻。
投身灣區發展 新興領域占比過半
樹德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畢業生樊斯特的本科四年很精彩:“我本科期間四年志愿服務了500小時,穿過凌晨四點的紅馬甲,也為鄉村小孩埋下科學的種子。”未來,他希望去工業界歷練,“能夠構建起真正服務社會、更加穩定的計算機系統。”化學系博士生王新峰已經在國際頂刊發表過論文15篇,并獲中國化學會菁青化學星火獎、國家獎學金等多項榮譽。他將繼續在南科大從事博士后研究。
截至目前,南科大已連續4年在Emerging全球大學就業力排行榜中位列內地高校第8位。
今年南科大就業的畢業生群體中,研究生超八成;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地區就業人數占比近七成;近四成就業畢業生進入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所屬行業主要為IT制造與服務業、制造業、研究和試驗發展、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金融業等;用人單位包括華為、比亞迪、百度、小米、航天科工、榮耀等。此外,今年還有22名畢業生即將登上中小學講臺、12人前往本專科院系任職。
南科大精準對接、大力拓展,深挖市場化就業崗位,并深入研究就業市場、了解用人單位需求和招聘資訊,積極尋求解決方案,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通過“校企聯合實驗室”“訂單式培養”等舉措,精準對接國家重點產業需求。截至目前,學校近八成畢業生已落實去向。
自2024年9月以來,南科大已舉辦線下宣講會145場,來校宣講企業覆蓋所有專業。學校與深圳市國資委、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局、深圳各區人力資源局聯合舉辦行業雙選會共計4場。承辦廣東省教育廳主辦的“廣東省2025屆普通高校畢業生系列供需見面活動——粵港澳大灣區專場”,6000名海內外高校畢業生參與。
學校深挖需求、搭建平臺,增強學生創新創業動能性,建立了較完善的工作系統機制,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創新創業基地等孵化場所建設卓有成效。在今年4月結束的第二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中,本科生張雅飛、博士研究生盧仕航憑借出色的職業規劃能力和綜合素質,在激烈的角逐中脫穎而出,斬獲成長賽道高教組金獎與就業賽道高教研究生組銀獎。此外,學校各級就業工作小組不斷強化指導、優化服務,大幅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
從實驗室到田野 青春力量扎根一線
近年來,南科大持續推進“北斗生涯”和“職業發展指南針”等就業育人活動,引導畢業生服務基層治理、助力鄉村振興、投身國防建設。
今年,共有9名畢業生奔赴基層:4人入選“西部計劃”,支援邊疆教育與科技扶貧;5人考取選調生,服務祖國基層治理,充分體現南科學子身懷“家國情懷、全球視野、綜合素養、創新能力”的南科大基因,扎根基層苦練本領,心懷祖國建功立業。
(圖片由南科大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