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杜園春
拍國風畢業照、寫同學錄、赴一場畢業旅行……這個畢業季,大學生們正用各自的方式紀念這段青春歲月。畢業季消費為他們定格了珍貴的校園時光,帶來了豐盈的情緒價值,但也需避免沖動消費。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342名應屆畢業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5.1%的受訪畢業生在畢業季有過“明知非必要卻消費”,產生后悔情緒的經歷。73.3%的受訪畢業生認為大學生畢業季消費要注意“過度儀式感”的問題。
畢業季消費,73.3%受訪畢業生提醒注意“過度儀式感”問題
袁婷婷是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的一名畢業生。最近在畢業季,一想到很多事情不做、很多紀念品不買可能再也沒機會了,就出現了“管不住手”的情況。“比如最近買的學校周邊,帆布包、水杯各買了兩三個。買的時候心里嘀咕‘用不了這么多’,可另一個聲音說‘買吧,都是消耗品,還有紀念意義’,結果越買越多。”
劉茗萱是廣東一所高校的本科應屆畢業生,今年5月剛經歷了一次讓自己后悔的消費經歷。“看到校門口有個商家發的傳單上寫著‘299元拍兩套畢業寫真’,原本沒有專門花錢拍畢業照的打算,但考慮價格優惠,就預訂了。結果做上妝造后發現不好看,要求重改,但得花1000元才能‘升級’妝造。”
調查顯示,畢業季,55.1%的受訪畢業生有過“明知非必要卻消費”,產生后悔情緒的消費經歷。交叉分析顯示,受訪男生這一比例為56.0%,稍高于受訪女性(54.4%)。
劉茗萱跟記者說,花完那1000元她就后悔了,自責態度不夠堅定,而且照片效果一般,尤其想到是專門的畢業留念,就更難過了。她感慨,為了紀念畢業,自己有點“用力過猛了”。
畢業季消費,73.3%的受訪畢業生提醒注意“過度儀式感”的問題。對此,受訪男生認同度(76.0%)高于受訪女生(71.1%),本科應屆畢業生(75.3%)的認同度更高。
67.0%受訪畢業生提醒畢業季消費警惕商家套路
像劉茗萱這種被低價吸引,最終花千元“升級”拍攝畢業寫真的情況并非個案。浙江省一所高校的畢業生余檸,看到“168元拍兩套”的宣傳語,覺得很實惠,但最終花了1288元,“底片只給10張,這兩天就該選照片了。簽的合同寫著‘不退款’,只能這樣了”。
余檸提醒大學生,畢業季消費不要因為便宜就沖動付費,要先問好相關權益,比如不滿意能否退款。“而且不要耳根子發軟,對方一忽悠就掏錢。”
胡亮就讀于江西省一所一本院校,也是今年畢業。他感慨,如今社交媒體發達,畢業季里,總能瀏覽到有關“如何紀念畢業”的內容,看到不錯的創意和想法,自己也會想著試試,但他表示要理性選擇,“先想想適不適合自己、是否超出預算”。
畢業季消費,要注意哪些問題?67.0%的受訪畢業生提醒警惕商家套路(如捆綁消費、虛假宣傳);61.4%的受訪畢業生提示拒絕盲目跟風;59.5%的受訪畢業生建議提前規劃預算,避免過度透支;40.2%的受訪畢業生建議平衡消費支出與未來規劃。
參與調查的大學畢業生中,專科應屆畢業生占13.0%,本科應屆畢業生占69.9%,碩士應屆畢業生占15.8%,博士應屆畢業生占1.3%。男生占45.1%,女生占54.9%。#讀數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