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法》,為碩士研究生培養改革注入全新活力 —— 專業學位授予可按專業實踐成果答辯 。
這一政策驅動下,近期多所高校對本校踐行學位評價改革領域的新突破進行了報道。
天津大學:錨定實踐創新,重塑工程教育生態
天津大學 2025 年率先打破工程類碩士培養邊界,以 “實踐成果申請學位” 為核心推進改革。首批 10 項示范精品項目,標志工程教育從 “論文導向” 轉向 “能力本質” 。改革緊扣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與產業瓶頸,將學位授予標準與實踐創新能力深度綁定。
如精儀學院鐘行建的《飛機蒙皮智能巡檢系統》,融合智能數據獲取與缺陷檢測算法,為飛機運維安全數智賦能。天大構建起貫通產、學、研、用的培養生態,打造可復制推廣的標準化實踐成果評價體系,讓 “論文寫在大地上,成果用在實踐中” 的育人理念落地生根。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52qDhD7ImHycNNfjQV7D3g
華東理工大學:多元成果并行,打通產業應用通道
華東理工大學從 2025 年起,為工程類碩士開辟 “實踐成果申請學位” 新路徑。除傳統論文外,碩士生可憑調研報告、產品設計、方案設計等實踐成果申碩,鼓勵聚焦工程實際問題,凝練前沿技術、重大設計等工作內容。
2022 級碩士閆善伊佳,以助力企業年減排氮氧化物超 4200 噸的實踐成果申請畢業,經答辯委員會認定,其成果解決復雜工程問題,達到環境工程專業碩士培養要求。這一改革,讓學位 “通行證” 向產業檢驗的 “生產力” 傾斜,助力培養適配行業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E7FhtMo8R8pIX6mELgrY7w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專項細則護航,首推實踐成果答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舉辦《學位法》施行后首場實踐成果申碩答辯。依托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改革專項,選育實踐成果示范項目,2022 級工程碩士張百川、趙越東憑產品設計類成果,成為首批申請者,答辯獲 “優秀” 評價 。
學校制定專業學位碩博申碩實施細則,明確實踐成果選題、流程、質量等要求,完善配套機制。通過分類評價改革,突出專業學位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為行業輸送扎根產業、解決實際問題的專業人才。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XAJfouKGLKqcqPdjwvOTGw
改革價值:教育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賦能高質量發展
碩士畢業 “論文要求” 向 “實踐成果” 拓展,本質是教育評價體系 “糾偏”。從宏觀看,改革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讓人才培養更貼合產業需求,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輸送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不過,“減負” 不代表 “放水”,建立科學多元質量監控機制,才能讓改革真正服務人才培養,讓實踐成果成為撬動教育與產業協同發展的有力支點。 未來,期待更多高校加入改革行列,為培養 “用得上、干得好” 的專業人才探索更優路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