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國的軍事英雄,原明絕對是一個值得大書特書的名字。他在中越戰爭中以副連長的身份,帶著部隊在16分鐘內全殲越軍一個營,這份戰績不僅讓人震撼,更讓人佩服他的膽識和能力。后來,他一步步晉升,退役時已經是副參謀長。他的故事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傳奇,而是實打實的奮斗史,充滿了血汗和擔當。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位英雄,看看他是怎么從戰場上的小角色,走到軍隊高層的。
原明1958年出生在山西陽城的一個小村莊。那時候,農村生活苦得不行,他家更慘,父親是個老兵,打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38歲那年在戰場上犧牲了。留下29歲的母親,帶著三個孩子:9歲的姐姐、7歲的原明和1歲的小弟弟。家里全靠母親一個人撐著,政府給烈士家屬的補助加上她沒日沒夜干活掙的那點錢,才勉強沒餓死人。
原明從小就聽著母親講父親的故事長大。父親是怎么在戰場上沖鋒陷陣,怎么為了保護戰友擋子彈,這些事在他心里埋下了種子。母親常說:“你爸是為國死的,咱們得活得值。”這話簡單,卻讓原明早早就明白了一個道理:國家的事,就是自家的事。
1978年,19歲的原明參軍了。那年頭,參軍是個大事兒,尤其是對農村孩子來說,既是出路,也是榮譽。他帶著父親沒完成的愿望,踏進了軍營。入伍沒多久,1979年中越戰爭就爆發了。原明被派到前線,第一次上戰場的他一點沒慫,反而沖在前面,表現得特別勇猛。那次戰斗,他立了個三等功,雖然不算啥大功,但對他來說,這是個起點,也讓他更堅定了要在軍隊干出一番名堂的信念。
后來,他被選送到軍校學習,畢業后分到了67軍199師偵察連當副連長。這支連隊可不簡單,1945年就成立了,解放戰爭里立過不少功,1949年還上過開國大典的閱兵場,接受過毛主席和朱德的檢閱。能進這么有歷史的部隊,原明特別驕傲,也特別有干勁。
要聊原明的英雄事跡,得先說說中越戰爭的背景。這場仗打得短但狠,從1979年2月17號到3月16號,一個多月時間,中國和越南在邊境上拼得你死我活。中國這邊叫它“對越自衛反擊戰”,起因是越南入侵柬埔寨,還老在邊境挑釁。中國軍隊出動,教訓了越南一把,最后達到了目標就撤兵了。
不過,戰爭沒那么簡單結束。到了1980年代中期,邊境還是不太平,越南不服輸,老想著反撲。1984年4月28號,老山和者陰山戰役打響,中國軍隊拿下了這兩個戰略要地。可越南不甘心,隔三差五就來騷擾。1985年5月31號,越軍趁著67軍剛接防,搞了個突襲,搶走了211高地的兩個哨位,還造成了200多名中國士兵犧牲。這事兒讓67軍上下憋了一肚子火,收復高地成了頭等大事。
原明那時候是199師偵察連的副連長。他主動請纓,要帶隊奪回哨位。為啥是他?他有底氣。1979年他就參加過211高地的偵察任務,對那片地形熟得不能再熟,跟戰友的配合也默契得很。上級琢磨了一下,覺得他靠譜,就點了頭,讓他當突擊隊隊長。
這任務可不是鬧著玩的。211高地地勢險,越南軍隊又挖了工事,布了地雷,想拿回來得拼老命。原明挑了16個精銳戰士,組了個突擊隊。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他們提前偵察了四次。有一次,大雨瓢潑,他們趴在泥里,離越軍哨位就四米遠,子彈就在頭頂飛,炮聲震得耳朵疼,還得忍著蚊子咬,整整7個小時沒動地方。那次偵察,他們摸清了越軍的布防規律,排除了300多顆地雷和400多個鐵蒺藜,硬是給突襲掃清了路。
突襲定在1985年9月8號。那天早上大霧彌漫,雨下個不停,能見度低得要命。原明覺得這是個機會,白天動手反而能打越軍個措手不及。10點30分,行動開始了。他帶著第二、三組,第四組負責火力掩護,另外還有595團在其他陣地佯攻,分散越軍注意力。戰斗一打響,越軍火力就壓了過來。戰士王雷為了炸掉一個敵洞,抱著爆破筒沖上去,自己犧牲了。原明和戰友徐化庭冒著炮火沖進主洞,干掉了三個敵人,拿下了1號哨位。副隊長賀光明帶隊拿下了2號哨位。從開打到結束,就用了16分鐘,越軍一個營全被收拾了。
這16分鐘可不是隨便來的。那是原明和隊員們用命換的。戰斗結束后,越軍不服,還想反撲,炮彈跟不要錢似的砸過來。原明在給傷員包扎時,一顆炮彈炸了,碎片打中他的右眼和右手,他右眼瞎了,手指也斷了。可他硬是忍著疼,繼續指揮,直到陣地穩下來。這仗打完,211高地拿回來了,越軍士氣也垮了,這事兒后來還被寫進了對越作戰的經典案例。
這場仗讓原明出了名,但也付出了大代價。右眼失明,右手殘疾,鑒定下來是九級傷殘。換成一般人,可能就退了,可他沒那么想。他覺得自己還能干,就留在了部隊,改做指揮工作。憑著那股不服輸的勁兒,他在軍隊里一步步往上走。
原明的職業生涯挺不容易。戰場上的傷病是個硬傷,眼睛看不見一只,手指還少了幾根,平時工作都費勁,更別說指揮作戰了。可他就是靠著毅力撐下來了。部隊里的人都說,他那股韌勁兒跟戰場上一樣,認準的事兒就非干成不可。后來,他調到云南蒙自的軍分區,負責后勤和訓練。2004年,46歲那年,他因為身體原因提前退役,退之前已經是副參謀長了。
副參謀長是個啥位置呢?說白了,就是軍隊里的“大腦”之一,負責作戰計劃、部隊調配這些大事兒。能干到這個位置,說明原明的能力不是蓋的。從副連長到副參謀長,這一路走得扎實,全靠他自己的本事和付出。
退役后,原明沒回老家山西,而是留在了云南蒙自。可能是因為他在云南打過仗,對那兒有感情了吧。他過得挺低調,跟家人一起生活,女兒繼承了家里的傳統,去了青島當兵。他的事跡沒怎么大張旗鼓地宣傳,但老兵們聊起來,都知道這么個人。后來,通過一些媒體報道和老戰友的回憶,他的故事才慢慢傳開,成了愛國教育里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2024年12月5號,原明因病去世,享年66歲。他走的時候,不少人自發悼念,有人寫文章,有人發,都在說這位英雄的事兒。他的離世讓人覺得惋惜,但更多的是敬佩。他這一輩子,沒啥花里胡哨的東西,就是實實在在為國為民干了一堆事兒。
原明這輩子,算得上是個傳奇。從山西農村走出來,19歲參軍,戰場上拼了命,后來帶著傷干到副參那份兒上,退役后安安靜靜過日子。他的16分鐘全殲越軍,是他軍人生涯的高光時刻,但更牛的,是他這一路的堅持和擔當。
現在想想,和平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無數像原明這樣的人,用血汗換來的。咱們今天能在這兒安穩生活,得謝謝他們。你咋看原明的故事?覺得哪兒最打動你?隨便聊聊唄!
參考資料
新華社解放軍總分社編. 《熱血頌 解放軍英模事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