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的最后一天,名為“尚界汽車”的藍V賬號悄然現(xiàn)身微博,沒有任何預熱宣傳,卻迅速登上當日熱搜,因為按照慣例,這標志著尚界即將為首款車型的亮相開啟預熱。在此之前,網傳尚界首款車型諜照曝光的帖子,也同樣引發(fā)熱議。
一個新品牌的新車型未秀先火,足以見得外界對上汽集團和華為聯(lián)手打造的尚界寄予厚望。作為兩家頭部企業(yè)強強聯(lián)合的產物,尚界錨定的,正是當前增長迅猛且自主品牌擁有最高話語權的20萬級智能新能源市場。在這片競爭紅海中,尚界以破局者姿態(tài)強勢登場,它不僅是上汽與鴻蒙智行沖擊主流新能源市場的關鍵落子,更是上汽大刀闊斧改革成效的集中展現(xiàn)。
今年4月尚界品牌首秀時,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以一句“尚界必須要成功,今年一定要出車。”袒露出上汽背水一戰(zhàn)的轉型決心。而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則在上海車展的展臺上喊話上汽要準備好足夠的產能,因為“尚界首款車上市后預計銷量會‘大爆’”。
這并非是上汽和華為的盲目自信,實際上,從品牌的精準定位到合作雙方的深厚積淀,尚界成功的必然性已然清晰可見,而其背后,一個更富活力與競爭力的“新上汽”正加速駛來。
01
精準卡位:尚界的獨辟蹊徑
五年前,特斯拉CEO馬斯克曾許諾將打造一款2.5萬美元的低成本智能電動車,并將其視作加速全球電動化普及的關鍵一環(huán),因為在全球范圍內,這一價格區(qū)間的燃油車占據(jù)了絕對主流,而他深知,電動車要完成加速對燃油車的替代速度,必須攻下這一細分市場。
不僅特斯拉,通用、福特等跨國車企也有過同樣的計劃,將2.5萬美元電動車視作電動化破局的關鍵。對應到中國市場,20萬元以下同樣是用戶基數(shù)最大、競爭也最激烈的細分市場。2024年,國內70%的乘用車銷量集中在20萬元以下。
20萬以下細分市場覆蓋了家庭用戶和年輕人首購等核心消費群體,目前這一價格區(qū)間呈現(xiàn)出如下特點,傳統(tǒng)燃油車依然占據(jù)主流,新能源滲透率在不斷提升,同時智能化配置的普及率遠不及20萬以上市場,尚界瞄準的正是這個紅海市場的藍海需求。
4月的“上汽之夜”,上汽集團董事長王曉秋提出了“平權驅動進階,共創(chuàng)美好出行”的發(fā)展理念,強調要以“技術平權”打破行業(yè)壁壘,將智能駕駛、安全標準與生態(tài)資源從“少數(shù)人的特權”轉化為全民共享的普惠價值。而尚界的落地,正是上汽這一發(fā)展理念的最佳注腳。
賈健旭如此詮釋尚界的定位,“尚界聚焦的是‘體驗至尚、用戶至尚’,鴻蒙智行簡約、純粹、極致的家族化語言將落地尚界第一款汽車和以后的所有新車當中,鴻蒙智行的智能解決方案讓用戶體驗到鴻蒙座艙、高階智駕輔助和智能網聯(lián)帶來的汽車出行生活。上汽的精密制造、鴻蒙智行嚴苛品控,帶來超耐用、超安全、超可靠的產品。上汽垂直一體化產業(yè)整合能力將帶鴻蒙智行更快地進入主流市場。”
作為鴻蒙智行家族的第五個品牌,尚界精準切入20萬級主流市場,既能夠填補鴻蒙智行在該價格區(qū)間的空白,又能夠避開與問界、智界兩個同門兄弟的直接競爭。目前在20萬級新能源市場,比亞迪宋(參數(shù)丨圖片)PLUS家族、零跑C11、深藍S07、小鵬G6等車型占據(jù)主導地位,在華為智能化標簽和上汽體系力的雙重賦能下,尚界能夠以技術普惠的革新理念,通過降維打擊的方式,與比亞迪、零跑等品牌車型形成錯位競爭。
精準的定位,讓尚界的新車上市后,不僅能夠快速滲透主流市場,還能為后續(xù)車型積累用戶口碑,形成規(guī)模化效應。
02
成功必然性
技術共生+生態(tài)協(xié)同
有了準確的定位,是尚界邁向成功的第一步。上汽集團70年造車底蘊、近1個億的用戶積累、完備的供應鏈、成熟的制造體系、海外及新能源汽車市場唯一雙百萬輛級的銷量規(guī)模,以及華為在ICT領域三十多年積累的技術實力、2C領域十幾年的消費者理解力,則是尚界成功的底氣,也是競品們短期難以復制的優(yōu)勢。
面對尚界品牌,上汽集團拿出了ALL IN的姿態(tài),投入60億元專項資金,從去年年底開始陸續(xù)抽調5000名工程師與青年骨干組建專屬團隊,圍繞產品定義、造型設計、智艙智駕等方面,與華為工程師緊密合作,共同研發(fā),還為尚界在臨港建設了專屬超級工廠。
“我相信,當上汽的工廠里流著華為的代碼,華為的算法中刻著上汽的匠心,尚界必定會成為鴻蒙智行的又一款力作。”給予賈健旭信心的,不僅是上汽與華為在打造尚界的過程中的技術共生,還有兩個頭部企業(yè)的生態(tài)融合所釋放出的無窮潛力。
如今汽車行業(yè)的紅利模式已經從銷量紅利進化為生態(tài)紅利,生態(tài)不是競合,也不是博弈,而是美美與共的彼此交融、彼此助力。“誰能聚合最廣泛的伙伴,誰能為用戶創(chuàng)造立體的價值,而不是單一的價值,誰就能主導整個產業(yè)的話語權。”
尚界正是這一生態(tài)聚合的最佳體現(xiàn),它融合了傳統(tǒng)車企的制造之美、科技公司的智能之美、供應鏈的創(chuàng)新之美,將上汽的制造基因與華為的數(shù)字基因深度融合,讓旗下產品既能夠擁有過硬的機械素質,也能擁有領先同級的智能化表現(xiàn),在“全民智駕”的紅海中開辟“技術+品質”雙驅動的新賽道。
03
改革樣本
尚界背后的上汽轉型密碼
與華為合作打造尚界,對于上汽來說,不僅意味著開辟一條新賽道、打造一個新爆款、提升銷量規(guī)模這些表層意義。它能夠以如此快的速度成功落地,是上汽堅定推進全方位、深層次戰(zhàn)略改革的成果,而通過與華為的深度合作,上汽又從中收獲了新的發(fā)展思路。
自去年7月進行領導層調整以來,上汽集團的改革步入深水區(qū),通過將乘用車公司、上汽國際、研發(fā)總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五家公司組建為“大乘用車板塊”,上汽在乘用車業(yè)務的資源配置得以進一步優(yōu)化,資源利用率顯著提高,產品落地不斷提速,這些正是尚界誕生的土壤。
同時,上汽積極擁抱變化的企業(yè)基因和開放包容的企業(yè)文化,也是與華為團隊合作加速的助推器。打造尚界,對上汽來說既是與華為的合作,也是向華為學習的絕佳機會。傳統(tǒng)汽車開發(fā)模式下,產品規(guī)劃、工程研發(fā)和營銷各自對自己的流程階段負責,雖然每個流程的團隊都盡心盡責,但最終打造出的產品對用戶的吸引力卻打了折扣。
而華為通過30余年實踐形成了以客戶為中心、流程驅動、持續(xù)進化為核心的管理體系和哲學。基于市場和客戶需求驅動的規(guī)劃和開發(fā)管理體系IPD,和集成產品營銷和銷售流程IPMS,正是華為的兩大核心體系,兩個體系形成互鎖機制,要求產品從立項之初便明確目標人群、核心賣點與傳播策略,打通全流程閉環(huán),這正是上汽這樣的傳統(tǒng)車企需要引入的全新機制。
通過引入“雙鎖流程”機制,尚界從產品立項階段,銷售與營銷團隊便提前介入,和研發(fā)、平臺、成本同步共創(chuàng)。更為重要的是,這種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變革機制,不僅發(fā)生在尚界品牌內部,也開始作用于上汽其他業(yè)務板塊。
以MG品牌為例,去年年底,MG重新樹立了營銷組織架構,原本產品、市場、銷售3個大部門被調整為GTM、品牌與市場、公關與傳播、銷售中臺、7大區(qū)域、運營中臺6個大部門,通過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以達到提升管理效率的作用,避免產品與市場、營銷之間各自為政的情況出現(xiàn)。
華為在產品定義、消費需求研究方面的能力,為上汽的改革之路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范本,未來上汽的車“不再是從流程里長出來,而是要從用戶腦子里長出來。”
04
向上趨勢
一個更具韌性與想象力的上汽
在“上汽之夜”的舞臺上,王曉秋曾說過,“傳奇永不落幕,我們永遠在路上。”尚界,正是上汽集團面向未來書寫的新傳奇。它不僅是一個新品牌,更是上汽集團以壯士斷腕決心推進改革、布局未來所孕育的高端碩果。透過尚界這扇窗,我們看到上汽轉型之路已碩果累累。
最新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6月份,上汽集團整車銷售36.53萬輛,同比增長21.56%,2025年以來單月銷量已經實現(xiàn)同比“六連漲”;上半年上汽集團整車銷售達205.26萬輛,同比增長12.35%,其中自主品牌銷量達130.4萬輛,同比增長21.1%,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64.6萬輛,同比增長40.2%。
可以說,尚界的鋒芒初露,是上汽改革成效的縮影,更預示著其持續(xù)向好的強勁勢頭。伴隨著尚界首款車型年內登場,一個機制更靈活、技術更強、布局更廣的“新上汽”,正以不可阻擋之勢,駛向更加遼闊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