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7 月 3 日這個交易日,金融市場迎來了一場令人矚目的行情變動,A 股市場宛如被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全線上揚,而港股市場則呈現出另一番景象,弱勢下探。這一漲一跌之間,蘊含著諸多值得深入剖析的市場動態。
當日,滬指在盤中穩步上揚,盡管過程較為窄幅,但依然展現出向上的態勢,最終收盤時上漲了 0.18%,收報 3461.15 點;深證成指則表現更為強勁,漲幅超過 1%,收于 10534.58 點;創業板指更是一馬當先,大漲近 2%,以 2164.09 點收盤。滬深北三市的合計成交額達到了 13336 億元,雖然較之前一日減少了逾 700 億元,但場內卻有近 3300 股飄紅,市場的賺錢效應顯著。反觀港股市場,恒生指數和恒生科技指數盤中均跌超 1%,與 A 股的強勢形成了鮮明對比。
創新藥概念在當日成為了市場的焦點,再度爆發。廣生堂和神州細胞兩只股票強勢漲停,漲幅達到 20%,熱景生物等股票的漲幅也超過了 10%,塞力醫療更是斬獲了 3 連板,而市值高達 4000 億的長春高新也加入了漲停的陣營。這一板塊的火爆,背后有著強有力的政策支持。7 月 1 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了《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該政策從研發、審批、生產到市場準入等全鏈條為創新藥的發展提供了保障,為行業注入了一劑 “強心針”。根據中信建投的分析,這一政策釋放出了強烈的信號,國家正在全力支持創新藥的研發與支付,未來創新藥醫保談判成功率有望進一步提高,國產創新藥的市場占比也將持續擴大,再加上商業保險政策的助力,創新藥企正站在一個全新的發展起點上,迎來黃金時代。
算力產業鏈相關股票同樣不甘示弱,集體活躍。其中,PCB 概念表現尤為突出,逸豪新材和中一科技漲停,漲幅達 20%,銅冠銅箔的漲幅也接近 14%,博敏電子、鵬鼎控股等多只股票紛紛漲停。從行業發展來看,2025 年二季度通信公司的業績預期雖然存在分化,但總體情況相較于一季度有所改善。特別是北美 AI 需求的爆發,為光模塊龍頭企業帶來了業績快速增長的機遇,同時,光器件及二線光模塊企業的業績也有望加速提升。中信證券分析指出,國內算力需求持續改善,國內光模塊和交換機龍頭企業預計將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表現良好。AIDC 板塊由于其重資產的特性,業績預計在 2025 年下半年迎來改善。國內傳統通信設備行業雖總體承壓,但在深海建設的拉動下,光纜海纜產業有望進入向上通道。物聯網模組的景氣度延續,業績有望環比增長。因此,重點推薦關注光模塊、AIDC、運營商、物聯網等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
消費電子概念在盤中也發力走高,表現十分亮眼。藍思科技漲幅超 11%,而市值超 4600 億元的工業富聯更是強勢漲停。這一板塊的崛起,與一則國際消息密切相關。據悉,美國方面有對進口越南商品加征關稅的意向,這一消息使得市場預期部分消費電子訂單有望回流中國。中國在消費電子領域已經建立了完整的產業鏈,像立訊精密、歌爾股份等企業在越南的工廠已實現 60% 的本地化采購,具備較強的抗風險能力,極有可能成為訂單回流的最大受益者。這種市場預期的轉變,使得資金紛紛涌入消費電子板塊,推動相關股票價格上漲。
對于投資者而言,這樣的市場行情既充滿了機遇,也伴隨著挑戰。在多個板塊爆發的情況下,投資者需要敏銳地捕捉到政策、行業趨勢以及市場預期等因素的變化,從而把握投資機會。例如,對于長期看好創新藥行業發展的投資者來說,此次創新藥板塊的爆發或許是一個加倉的好時機,因為政策的長期利好將為行業內企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支撐。而對于關注全球供應鏈變化的投資者,消費電子板塊因訂單回流預期帶來的投資機會則不容錯過。然而,市場行情的快速變化也意味著風險的存在。在板塊輪動加速的情況下,投資者如果不能及時調整投資策略,可能會面臨踏空或者被套的風險。因此,投資者需要保持冷靜,密切關注市場動態,結合自身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做出合理的投資決策。
7 月 3 日 A 股市場多個板塊的突然拉升以及 4000 億巨頭的漲停,是政策利好、行業趨勢以及市場預期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一行情不僅反映了當前市場的活力和潛力,也為投資者提供了豐富的投資機會。然而,市場永遠是復雜多變的,投資者需要不斷學習和適應市場的變化,才能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市場中取得良好的投資回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