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常年跑測評的汽車博主,我對車企的“極限挑戰”來有點警惕——畢竟多數時候,這類活動更像精心設計的營銷劇本。但當長安啟源Q07在成都東郊記憶搞“24小時不下車”挑戰時,我還是決定去湊個熱鬧:一是想看看號稱“移動的家”的SUV到底能不能經住真人實測,二是聽說乒乓球奧運冠軍陳夢也會來“現場體驗”,想看看專業運動員對車內舒適性的要求,會不會比我們普通人更挑剔。
這24小時到底在車里干了啥?
挑戰從第一天上午10點開始,挑戰者(參數丨圖片)被“關”進Q07里,直到第二天上午10點才能下車。規則很簡單:衣食住行全在車內解決,生存物資不算少:床墊、被子、礦泉水、露營折疊椅、筆記本電腦,還有換洗衣物——說實話,我最擔心的是“憋得慌”,畢竟就算是家里的臥室,24小時不出門也夠難受的。中型SUV的“偷空間”魔法,真能裝下24小時生活?先上硬數據:長安啟源Q07車身尺寸4837×1920×1690mm,軸距2905mm,官方說“得房率86%”。作為參考,同級SUV得房率大多在75%-80%,這10%的差距,在24小時挑戰里體現得淋漓盡致。
實測下來,后排地板純平,178cm的身高坐進去,膝蓋離前排座椅還有兩拳多,中午想躺平歇會兒,把后排座椅調到41°(支持28-41°電動調節),蜷著腿居然能打個盹。最驚喜的是后備箱:基礎容積763L,挑戰者把折疊桌、行李箱、所有西瓜全塞進去,還空出小半空間做了個“西瓜補給站”,晚上想換個姿勢看電影,把后排座椅放倒,后備箱縱深直接超1.8米,鋪個床墊就能當“大床房”——這空間表現,確實比同級SUV“能裝”太多。
作為經常需要在訓練間隙休息的運動員,她對“空間舒展性”的敏感度比我們高,這一點上,Q07的表現確實超出預期。
舒適性:24小時久坐不廢腰?零重力座椅真有那么神?
挑戰到第8小時,我開始理解為什么車企敢搞這個活動——座椅舒適性太關鍵了。Q07的副駕是零重力座椅,帶腿托、加熱、通風和按摩功能,最絕的是“懶人沙發”模式:靠背調到150°,腿托升起,整個人像被裹在棉花里。后排體驗也沒拉垮,支撐性好,長途久坐不會陷進去。值得一提的是隔音,下午園區人多嘈雜,關上車門后,外面的說話聲基本被過濾掉(后來查資料是雙層隔音玻璃+無框車門的功勞),晚上11點想睡覺,把座椅調成“睡眠模式”,空調自動降到24℃。
智能與續航:24小時“不斷電不斷網”?
長時間在車里待著,最怕兩件事:車機卡頓無聊到發瘋,以及半路沒電沒油,長安啟源Q07的表現,算是把這兩個焦慮點給解決了。 先說智能座艙。天域OS系統基于AI大模型,語音交互反應挺快,說“打開空調23℃”“放首周杰倫的歌”,基本秒響應。五聯屏(15.4英寸中控屏+12.8英寸副駕娛樂屏+49英寸AR-HUD)確實實用,互不打擾。
續航方面,長安啟源Q07全程未補能,24小時里空調開了18小時,外放電接冰柜冰鎮西瓜,車機和屏幕基本沒關過,最后油表顯示還剩60%——按這個能耗,跑個兩三天估計問題不大。作為家用車,這續航夠應付周末露營、長途自駕了,不用總想著找加油站。
這臺車適合誰?24小時挑戰的真實意義
活動最后,挑戰者成功在車內待滿24小時,印證了長安啟源Q07的“移動的家”不是噱頭,而是真的解決了“長時間用車”的痛點。如果你是經常需要在車里辦公的上班族,零重力座椅+小桌板能讓午休質量翻倍;如果是帶娃家庭,大空間+外放電能讓露營少帶一半裝備;就算是普通用戶,隔音和智能配置也能提升日常通勤的幸福感。它更像“城市的臨時休憩區”——在高房價的當下,能有這么一個“能躺能坐、能玩能工作”的空間,確實挺香的。
值不值得買?12.98萬元-17.18萬元,補貼11.98萬元的價格,結合空間、舒適和混動性能,性價比算高的。但建議最好去4S店試坐半天,尤其是副駕零重力座椅,說不定你也可以來一場“24小時不下車”新的出行體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