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贛要扛高溫,甘肅遼寧得防暴雨,未來幾天天氣不省心。先看江蘇,熱勁才剛起頭。后天開始,全省大部最高溫穩在35℃以上。
無錫最猛,預報說要沖36℃。
白天出門像進蒸籠,晚上最低溫也有26℃。老人小孩躺床上翻來覆去,汗把枕頭都洇濕了。江西也不輕松,中北部過幾天要熱到37-39℃。
太陽毒得能曬裂地,莊稼葉子都卷邊了。
再看甘肅,8市州要鬧暴雨。未來10天累積降水60-160毫米,夏收夏播要遭難。遼寧更急,未來48小時兩場大暴雨。
東南部部分鄉鎮降水量能沖150毫米,土坡都怕塌。熱有熱的麻煩,雨有雨的愁。高溫天,地里的玉米蔫頭耷腦,澆水都跟不上蒸發。
暴雨一來,剛收的小麥堆在院,濕了就發芽。專家說,這次高溫不是一兩天,得連熱好幾天。白天曬得慌,晚上涼不下,莊稼緩不過勁。
甘肅啟動農業防汛四級響應,可有些村路窄,沙袋都運不進去。
遼寧的大暴雨,河邊的菜地準被淹,去年就沖走過半黃瓜苗。
有人問,雨能給高溫降溫不?江蘇的雨是“分散性”,這兒下點那兒下點,解不了大渴。
江西基本沒雨,太陽從早曬到晚,井里的水都少了半尺。農諺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今年倒真應了景。防高溫,得趕早澆水,日頭毒時別往地里跑。
防暴雨,趕緊把麥垛墊高,田邊挖溝排水。可有些老把式犯難,家里沒年輕人,搬沙袋都費勁。
熱歸熱,雨歸雨,最愁的是天氣預報說的“局部”。
“局部”到底是哪?自家地里算“局部”不?去年甘肅暴雨,老張的地在“局部”外,結果溝沒挖,全泡了。
今年他天天蹲村口看云,就怕漏了雨。
高溫天,村里的衛生室忙得腳不沾地。昨天王奶奶中暑,要不是鄰居發現早,差點出大事。暴雨天,河邊的李大爺守著魚塘,一夜沒合眼。
魚要是跑了,一年的收入就打水漂。熱要防,雨要擋,莊稼人的日子全靠看天吃飯。
點個關注,第一時間收天氣變化提醒。
具體應對還得看自家情況,有問題多問村支書。
天氣無常,咱們只能多操心,盡量把損失降到最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