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一份聲明,截至 7 月 31 日,美國海軍艦隊數值氣象和海洋學中心將停止向該局共享衛星氣象數據。
NOAA 的聲明稱:“這項服務的變更和終止將是永久性的。” 來自國防氣象衛星計劃(DMSP)、所有近地空間氣象儀器以及其他國防部所屬系統收集的數據,都將不再提供給 NOAA。
DMSP 衛星每天從太空拍攝兩次全球圖像,監測云層的形成、速度、組成和漂移情況,并為 NOAA 提供數據和圖像。
美國太空部隊表示:“(使用 DMSP 的)軍事氣象預報員能夠探測到正在形成的天氣模式,并追蹤偏遠地區現有的天氣現象,包括霧、強雷暴、沙塵暴和熱帶氣旋的存在?!?br/>
隨著國防部越來越依賴新部署的 “微波后續氣象系統”(WSF-M),使用已有數十年歷史的 DMSP 進行氣象監測的做法正迅速被淘汰。
WSF-M 是一個更現代化的系統,能夠更精確地確定實時氣象數據,今年 4 月已宣布達到初始作戰能力。該系統于 2024 年首次發射,可分析海冰、土壤濕度和積雪深度,還能測量風速并收集氣旋數據。
NOAA 在 7 月的聲明中表示,該局現在將依靠 WSF-M 以及 “電光氣象系統”(EWS)提供的數據和圖像來替代 DMSP 的數據。
聲明稱:“DMSP 衛星目前仍在運行,但已超出其預期使用壽命十多年。”
此舉發生之際,特朗普政府已表明反對旨在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今年早些時候,美國海岸警衛隊學院為遵循特朗普總統的政策,刪除了 “氣候變化” 及相關術語的表述。
雖然無法獲取 DMSP 數據,但 NOAA 并未完全失去全球氣象成像的途徑,它仍然可以獲取來自其聯合極地衛星系統、浮標、其他觀測衛星以及美國和全球的地面氣象雷達站收集的數據。
NOAA 表示:“盡管 DMSP 某些數據流的中斷可能看似令人擔憂,但向 WSF-M 和 EWS 的過渡是一項現代化舉措,旨在提供更具韌性和更強的環境監測能力,以提高我們理解和預測包括熱帶氣旋在內的天氣現象的能力?!?br/>
盡管海軍面臨著現代化現有系統和基礎設施的壓力,但太空領域也面臨著類似的挑戰,只是規模不同。去年秋天,美國政府問責局報告稱,太空部隊在現代化其全球定位系統(GPS)能力方面一直舉步維艱,并指出設備缺陷是一個促成因素。
美國陸軍目前正在全面改進其網絡能力,為了更早替換過時的衛星基礎設施,今年 3 月在沖繩的一個新 teleport 設施安裝了衛星通信系統,預計該設施將于 11 月全面投入運營。
此外,據報道,美國國防部本月與 L3Harris 技術公司簽訂了一份價值 2840 萬美元的合同,以增強海軍的衛星通信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