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31日,陸軍第54軍接到總部的命令:全軍部隊立即進入“一級戰備”。在此之前,我國共啟動了4次全軍“一級戰備”。第一次是1950年10月,軍委下令進入“一級戰備”,隨后志愿軍跨過鴨綠江,參加抗美援朝戰爭。
第二次是1958年“金門炮戰”前,我國進入了“一級戰備”。第三次是1969年,蘇軍入侵珍寶島,同年3月全軍“一級戰備”,以應對蘇軍進一步行動。第四次是1976年9月,毛主席病逝。為了穩定局面,全軍“一級戰備”。第五次54軍是在什么情況下,接到的“一級戰備”?
54軍有“錘子部隊”的稱號?!板N子”一詞,讓我聯想到了香港回歸前,鄧公強調,不僅要準備和平接收,還要準備武力接收。要是到時候,英國方面耍什么花招,膽敢阻攔解放軍正常接收。這種情況下,鄧公拍板:“一錘子砸死!”
而這里的“錘子部隊”,意思是“王牌部隊”。在珍寶島戰役的時候,根據毛主席“準備和蘇聯大打”的戰略思想,軍委將好幾支野戰軍調到北線駐防。當時,陸軍54軍緊急從云南調到了河南駐防。那時候,河南省軍區歸武漢軍區管轄。
當時,不少官兵不理解軍委的調兵意圖,為何要把重兵囤于中原腹地——河南?其實,這里囤積著我軍好幾支能征善戰的野戰軍,也就是“戰略預備隊”。戰略預備隊,就是在戰爭最需要的時機,投入使用。只要戰略預備隊出擊,就有“錘子”把敵人砸的粉碎的效果。
最為明朗的一場戰役,斯大林格勒會戰。蘇軍正是瞅準時機,投入戰略預備隊,徹底扭轉了戰局。
而54軍的“戰備值班師”是陸軍162師。這支部隊在被調往河南之前,還叫“第135師”。這支部隊在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時期,打了太多的漂亮仗。
“衡寶戰役”中,135師創造了著名的“腰斬七軍”的奇跡?!翱姑涝瘧鹨邸敝?,135師在金城反擊戰擔任中集團軍預備隊,其中,第405團連續作戰超百次,殲滅敵軍2200多人?!霸娇姑馈敝?,135師高炮營和各團的高機排,都被調到了越南戰場,主要負責保衛北越的太原鋼鐵廠。
由于這支部隊太能打,從1963年的時候,就被確定為“戰備值班師”。師部的電臺,直接與總參聯絡。別的部隊是星期日休息,而這支部隊的休息時間改為了“星期三”。直到80年代初,總參首長來162師視察,才把休息時間同步回去了。所以,凡是國內外發生了什么大事,162師都要進入一二級的戰備。
就在54軍全軍進入“一級戰備”后,正在解放軍軍事學院高級系深造的162師師長李九龍,中斷學業后回到了師長的崗位上。
李九龍于1929年出生在河北豐潤縣(今唐山市豐南區)。他16歲的時候就加入了八路軍。解放戰爭時期,李九龍參加了“四平戰役”、“遼沈戰役”、“平津戰役”、“衡寶戰役”等著名戰役,并多次立功。1968年,李九龍被任命為135師副師長兼參謀長。1970年,李九龍從老師長王明德的手中,接任162師師長。
在戰備動員大會上,李九龍表情嚴肅,端坐在主席臺正中央位置。當時,李九龍作報告的頭一句話就是:“我李九龍又回來了!”從1970年到1979年,快10年的時間,李九龍一直在162師。按照之前的不成文慣例,162師師長就是54軍軍長的繼任者。
有人說李九龍師長是個“標準、合格、難得”的軍中良將。他體格健碩,自身要求嚴格,他性格沉著冷靜,語言精煉。他管理部隊突出一個字“嚴”,當年在162師當過兵的人,無人不敬懼他幾分。有人曾說,李九龍在從嚴治軍方面,可以和美國的巴頓將軍一比。
李九龍在1970年接管的162師,那是個特殊時期,軍隊曾被毛主席批評為“不能只當老爺兵”。李九龍抓部隊時,就是一個練。在他的領導下,部隊在長途奔襲,耐寒、耐饑餓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這也為162師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出色表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據悉,李九龍在師長崗位上待了10年。除了54軍軍長韓懷智沒有動升,給他留出位置外,還有受林總四大金剛之一的牽連。據悉,在1970年底,李九龍指揮部隊搞冬季大拉練時,因住在民房不慎煤氣中毒,他被邱派飛機直接送到了北京搶救過來。當然,其中的緣由,可能還有別的。
李九龍在訓練部隊時,經常是一副嚴肅的面孔。他對別人要求嚴格,對自己也不放松。他經常和參加集訓的學員,同吃同住同訓練。不少同志“怕”他,同時也很敬佩他!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李九龍領導的162師,作為廣州軍區的機動作戰部隊,直接受軍區“前指”的直接領導。在“殲滅復和之敵”、“圍殲高平之敵”、“清剿越軍346殘部”等戰斗中,他的軍事才華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此戰,全師五戰五捷,全師被軍委榮記集體三等功一次。
戰后,李九龍先后任濟南、成都軍區司令員,并升任三星上將軍銜。2003年11月19日,李九龍去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