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定市唐縣,有一座規模不大,也不太起眼的石窟。可別小瞧這座石窟,它開鑿于南北朝時期的東魏,是河北省目前發現有明確紀年最早的石窟,它的大名叫厙狄干(shè dí gàn)石窟。
在當地,如果你問厙狄干石窟,幾乎無人所知。可是如果你問兩山夾(峽)或三座(尊)佛,那就不用問了,都知道。其實,這幾個地名是相互關聯的,石窟就位于兩山夾西側的唐巖山半山腰上。
這座石窟南距唐縣北環路口僅5公里,距離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也僅4公里。在唐縣縣城順向陽北大街一直北行過小王京村,再過峪山和唐巖山夾道,從西側上唐巖山約200余米即到,交通便利,登山難度系數為最簡單級。
2019年的3月底和10月初,兩次專程造訪這座石窟,每次來都獨有一番韻致。
光緒4年(1878年)《唐縣志》記載,石佛寺,在縣東北唐巖山東腰,順治九年建,一名三尊佛。寺后有風池、雨池。
《唐縣志》對石佛寺、三尊佛的記載也僅寥寥幾筆。這里還記載了王恪《游三尊佛寺》詩:山骨誰雕琢/慈悲態儼然/蒼崖留破澗/陰竇貯甘泉/金耀三層殿/風清七椀仙/霎時塵想絕/此地即初禪。王恪,人不可查,不知何時何許人也。
《唐縣志》記載的石佛寺是清順治九年(1652年)建,因佛寺大殿中有三尊石雕大佛,所以又名“三尊佛”,這倒通俗易懂好理解。石佛寺也好,三尊佛也好,按照記載的年代來說,都要比厙狄干石窟的開鑿時間—北朝東魏時期晚得多,按照其文物價值來說,石窟的價值明顯高于建于清代的佛寺。
1984年9月,“兩山峽石佛寺遺址”被唐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不過這個名稱有點避重就輕,值得好好商榷。作為一處縣保,與石窟本身的價值相比,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重視和保護程度還遠遠不夠。
這里文物價值最高的當屬石窟東側的石刻摩崖銘記—《厙狄太傅公石窟》銘。千年歲月變遷,該銘石刻字跡已漫漶不清,且有2/3被埋地下,部分還被現代的水泥板覆蓋,現已不能看到全貌。
不過,網絡上公布的拓片,為我們解開這座石窟的秘密提供了重要依據。銘記內容如下:
1 夫大覺凝寂,非因不窮,沖旨虛玄,靡造不剋,是以佛弟子
2 使持節、都督定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太保、
3 太傅、恒定二州剌史、六州大都督、第一領民酋長、廣平郡開國公
4 厙狄干,蒞任清化,民齊七子。以年春夏,亢陽不雨,民人嗟,盈于道
5 路。公慈矜百姓,不忍聞之,知望都縣界□山之上有泉,名為酋水,神而可
6 感。躬自發心,并七練僧至水求愿,立齋行道,冥感祇靈,降雨滋流,合
7 境,千里蒙潤。時無仰報,見北山南面祇石有相,即敬造石窟一口,中置
8 容象,建名賽恩,愿與天地同體,恒照人果。然公先祖出于北漠,居□
9 弱水,子孫紹位部落國主,十有余世,大單于人也。后移河西夏州
10 是也,統酋百姓,共赫連并酋。逕由六世公太祖越豆眷,見赫連起啚志,
11 □率領家宗諸族,萬有余家,□彼移渡河北,居五原是也。□
12 附大魏,股肱萬代。道武皇帝知太祖忠誠,賜部落主如故。封王
13 懷朔鎮,子孫世襲第一領民酋長,統領六世。今刊此石窟銘,□
14 武定三年歲次乙丑十二月廿三日記
碑銘正文十四行,每行字數不等。保定市文物局學者孫鋼對此碑銘曾做過研究,因將第8行前半部分釋文作“建名賽思顛,與天地同體”,并據此將該窟定名為“賽思顛窟”,并一度沿用。日本學者倉本尚德認為應讀為“建名賽恩,愿與天地同體”。業界內也普遍認為,根據碑首,正確的定名應為“厙狄太傅公石窟”。
碑銘洋洋灑灑說了這么多,到底記載了一個什么事件呢?
石窟開鑿緣起非常清楚,大致可推斷為:武定三年(545年)春夏大旱,厙狄干親率僧人到兩山峽之地 (原屬望都縣),向泉水之神祈雨,“冥感祇靈”,降下大雨。為回報降雨,決定在此地開鑿石窟。石窟開始建造的時間是六月廿五日,負責人是定州白直隊主,歷時六個月后完工,十二月二十三日在石窟門東側刻摩崖碑銘,作為紀念。
1400多年如白駒過隙,穿越了時光隧道的厙狄干石窟,仍在唐巖山的山岰里靜靜守望著歲月更替,默默敘說著千年往事,人世滄桑。春去秋來,寒來暑往,歲月匆匆地流逝,可石窟還是那座石窟,古柏還是那株古柏……
讓我們把思緒拉回那個動蕩的年代—南北朝時期。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歷史上一段大分裂時期,同時也是一段民族大融合時期。不到200年的時間,南朝經歷宋、齊、梁、陳四朝;北朝則是經歷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朝。
中國古代史基本上有兩種狀態:分裂和統一。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南北朝時期朝代頻繁更替,南北東西長期對峙,用大白話說,亂得不能再亂,可是任何事情都要辯證地看待,否極泰來,特殊的時期也為隋唐盛世和民族大融合奠定了基礎。
北朝的歷史從北魏建朝的386年開始,534年分裂為東魏、西魏,后又相繼被北齊、北周所取代。公元581年,北周靜帝禪讓皇位于楊堅,改國號為隋,后進入大一統時期。
東魏(公元534年-公元550年)朝代僅有17個年頭,只歷任一位皇帝。
534年,權臣高歡所立的皇帝北魏孝武帝元修不愿做傀儡皇帝,被迫逃往關中投奔關隴軍閥宇文泰,建立西魏。高歡遂擁立年僅11歲的元善見為孝靜帝,東魏開始。至此形成東魏、西魏對立混戰的局面。
孝靜帝其實也是個傀儡小皇帝,時任丞相高歡,權傾朝野,一手遮天。550年,高歡次子高洋見篡位時機成熟,逼迫元善見禪位,建立北齊王朝。東魏覆滅,北齊開始。就是這么亂,就是這么快!
武定(543年正月—550年五月)是東魏孝靜帝元善見的第四個也是最后一個年號,厙狄干石窟記載的武定三年即545年。
禪位了,孝靜帝元善見也沒躲過禍事,兩年后的552年12月被高洋鳩殺,年僅29歲!次年3月,葬于鄴西陵,即"孝靜陵",又稱“天子冢”。
孝靜陵(攝于2018年1月)
孝靜帝的陵墓位于邯鄲市磁縣,是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朝墓群的組成部分,現存高約50余米,直徑120余米,是北朝墓群中最高、最大之墓。
蘭陵王墓(攝于2018年1月)
孝靜陵附近還有一座陵墓與之相關聯。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蘭陵王墓,也是國保——北朝墓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前段時間熱播的馮紹峰主演的影視劇《蘭陵王》也一度將此地帶火。蘭陵王,本名高肅,字長恭,系高歡之孫。史書中說他擁有柔美的容貌,中國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后因戰功顯赫而招到當時的皇帝(其堂弟高緯)的忌恨被賜死。其墓有高大的封土,南有《蘭陵王高肅碑》,碑文記載了蘭陵王高肅的生平經歷和立碑年份,字跡遒勁、古樸,因其史料及書法藝術價值,被稱為北碑第一品。
扯遠了,再回到厙狄干石窟。碑銘“厙狄太傅公”,即東魏開國勛戚厙狄干。《北齊書》《北史》有載。傳曰:“善無人,鮮卑族,為部落酋長。初為爾朱榮軍主,后從高歡,娶歡妹。常統大軍作戰,出兵日不還家,作戰勇猛,為諸將所服,為定州刺史。不識字,書“干”為倒筆。清廉不善政務,遷太師。北齊初,封章武郡王,轉太宰。卒,謚景烈。”文中提到厙狄干曾任定州刺史,石窟所在位置的唐縣、望都當時均屬其管轄范圍。
北族和佛教是北朝史研究的兩個關鍵問題。
南北朝時期的佛教空前發展,其中敦煌千佛洞、云崗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成為中國造像藝術寶庫之中的瑰寶。此后佛教又加入密宗、禪宗等新教派,逐漸中土化。
厙狄干本人是鮮卑族人,又是部落酋長,跟隨高歡后,除累積戰功外,還娶了高歡的妹妹樂陵公主,是高歡器重之人。在任定州刺史時在唐縣境內開鑿了這座石窟,可見當時官方對佛教之重視。
由于當時戰亂頻發,加之史料的缺乏,北朝的歷史不是完整的而是零碎的。厙狄干石窟的這座摩崖碑及碑銘由于直接記述并印證了當時的歷史,而顯得其價值極為珍貴。
武定二年厙狄干造像底座(攝于2019年9月)
現今的定州博物館內保存著一尊“武定二年厙狄干造像底座”殘件,雖然僅存底座,但雕工精美,且刻有銘文,文物價值頗高。這也直接印證了厙狄干時任定州刺史的相關過往。
銘文內容涉及厙狄干及其家族、定州最高僧官和部落僧官共同參與為東魏皇帝和勃海大王高歡造像之事。銘文“厙”字為“庫”。
厙狄干石窟僅一窟,建于垂直平整的崖壁之上,外觀保存較為完好。多年的雨水沖刷,信徒敬香,已使石面改變了原來的顏色,更給人以滄桑感。
石窟上方原有梁架,現遺存雕鑿的三角形屋頂及方形柱洞、溝槽痕跡,說明此石窟處原建有佛殿,千秋年華,木結構佛殿早已不存,僅留石窟任人憑吊。
石窟門為上圓角長方形,門楣處的雕刻十分精美,火焰形拱狀楣額和蓮花卷草等紋飾更顯石窟簡潔、莊重、大氣。
窟內依山體共雕鑿3座佛壇7尊佛像,佛頭、佛身等疑于近年來被盜鑿,很是令人可恨。正壁雕一佛二侍者,佛祖盤坐,為火焰形背光;二侍者站立,為圓形背光。
佛祖東側的一弟子的佛足保存完好,栩栩如生。袈裟部分保存,仍留有衣褶線條。旁側是近人供奉的香燭。
西壁雕刻一佛一弟子。佛背光火焰形,禇紅色,特別有宗教感。弟子無背光。
東壁雕刻一佛一弟子。
石窟向東約3米左右的巨石崖壁上雕有一幅一米見方的線形禮佛圖。刻筆簡單大方,寥寥幾筆就將畫面刻畫的十分生動。
摩崖造像在樹葉斑駁的陰影里顯得莊重、肅穆。畫面共刻畫了7個人物,一佛二弟子,一位供養人似仙女手持蓮花,一位供養人捧盤跪侍,旁側一位兒童。二弟子旁的題名分別是“楊長”、“楊端”,供養人像旁題分別是“陽舍姬侍佛”“馮祖安侍佛”“年十四”。
禮佛圖再東側崖壁上有摩崖題刻,自東向西依次為“慕容”“武定三年六月二十五日”“定州白直隊主敬造石窟”“佛弟子耿思禮侍佛”等字。“慕容” 字體較大。
據推測,“慕容”或許也是參與石窟建造的人之一。負責造窟的人,身份可能是“定州白直隊主”,耿思禮可能是出資之人。
厙狄干石窟僅是中國佛教石窟的一粒小粟,但亦為北朝歷史之絕唱。石窟在這里已默默守望了1400年,歷史遠去,千年一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