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華文化符號國際傳播指數(CSIC)報告》列舉了去年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地方文化國際傳播7個熱點,其中之一就是千年古城的建筑之美(山西大同)。
大同的古建聞名遐邇,然而,這座城市還有另一處“寶藏”——大同市博物館,它雖不如其他地標自帶光環,卻已將大同的厚重歷史和古建之美全都濃縮在一方天地。
巨型壁畫有沖擊力
身處大同這座古建之城,大同市博物館在建筑美學上的表達自然是淋漓盡致的。
整個場館從外形上看呈相互盤旋的雙“S”形,造型宛若行將騰飛的巨龍,它還吸收了大同火山群、龍壁文化和云岡石窟等文化元素,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
場館的設計者是國內著名建筑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崔愷。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會中國館“中華書簡”,是個巨大的竹簡形建筑,其設計者也是崔愷。他的設計理念是,建筑能夠順應自然環境,并且重視對地域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有人說,一座城市對文博的重視程度,是可以從其博物館所展現的審美水平中得知一二的。走進大同市博物館,第一眼看到的巨幅壁畫《北魏貴胄出行圖》非常具有視覺沖擊力。
巨幅壁畫共繪有人物235位,駿馬188匹,放大原畫30倍,是目前全國室內單體手繪壁畫當中最大的一幅。它是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以大同沙嶺村北魏壁畫墓中的貴族出行和宴樂畫面為參照創作的,讓大家對北魏時代的貴族出行規制、儀仗和場面一目了然。
古代出行的車乘,既是交通工具,也是社會地位的重要標志。從壁畫中可知,古代皇帝和各級官吏出行時除自己乘坐的車輛外,還有導從車輛及護衛人員,一般是按照前導、傳乘、副車、主車的順序依次排列,才組成一支完整的車輿出行隊伍。
“北魏藍”似天穹碎片
器皿,一直是各大博物館重要的陳列主題。各個地方都有自己地域專屬的特色器皿。正如到了陜西寶雞,會去博物館看一看青銅器,不少人奔赴大同,也是為了看一眼神秘的“北魏藍”。
公元4世紀,由拓跋鮮卑部落建立的北魏政權定都平城(今大同),從此大同開啟了魏都時代。太武帝拓跋燾重新暢通了絲綢之路,大同成為中西方文化交流與貿易往來的重要樞紐。
西方的玻璃器順著絲綢之路涌入大同,同時,大月氏等國的商人還帶來了玻璃制作技藝,在這里開設工坊,利用當地材料制作玻璃,從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北魏藍”。這種“北魏藍”,不是中原瓷器的青,也不是江南染布的靛,而是一種帶著異域風情的透亮。
大同市博物館所展出的北魏玻璃品以深邃的藍色為主,色調純凈而明亮,透明度極高,宛如“天穹的碎片”。館內一件“北魏藍”玻璃瓶,質地是深藍色的半透明玻璃,肩部裝飾著兩周凸弦紋,表面還帶有土沁,形成了類似蛤蜊殼的光澤。
漢代玻璃采用鑄造法,而北魏玻璃則采用吹制成型法,這是玻璃制造史中的重要發明,使罕見昂貴的玻璃器逐漸變得尋常。工匠們還運用磨琢工藝,在玻璃器皿冷卻固化后,用旋轉的輪盤和不同硬度的磨料,在器表磨琢出凹凸有致的紋飾。如大同南郊北魏墓出土的磨花玻璃碗,腹部就磨琢出三排錯位排列的圓形凹球面。
館內的兵馬俑,如千軍萬馬。 視覺中國 供圖
古建構件最具特色
大同市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17萬余件,最具大同特色的,還是其中的古建筑構件。
比如瓦當,它是古代建筑中覆蓋建筑檐頭的前端遮擋。館內收藏了各類別的瓦當,如云紋、蓮花紋、獸面紋、吉祥文字等瓦當。
云紋多呈“卷云”“如意云”形態,常以圓心為軸對稱分布,邊緣多有連珠紋或弦紋裝飾,多在皇家宮殿、官署建筑中廣泛使用。
北魏平城遺址中還出土過少量文字瓦當,如“大代萬歲”“富貴萬歲”等,文字以篆書為主,字體莊重,直接傳遞出政權鞏固、祈福長久的意愿,這些文字瓦當也是研究北魏政治與社會心態的實物佐證。
早期北魏瓦當中,偶見鹿、獸等動物紋樣,保留了鮮卑族游牧文化的痕跡。這類瓦當數量較少,隨著北魏漢化加深逐漸被蓮花紋、云紋取代,成為民族融合的微觀見證。
在不少文博愛好者眼中,館內重磅的建筑構件館藏必然是原本位于華嚴寺薄伽教藏殿的琉璃鴟吻(古建筑屋頂上的神獸“守護神”)。這對龍首魚尾的鴟吻高近3米,釉色鮮亮,保存得頗為完善,站在近處觀看讓人嘆為觀止。
展陳文物中還有大量的鋪首銜環(古建筑中的門飾構件)和石雕柱礎(木架結構建筑的關鍵構件)。鋪首銜環大多為雙目突出的獸面圖案,除裝飾和實用功能外,還被賦予驅邪的意義;而柱礎一般以蓮花紋居多,一些柱礎裝飾尤為繁復。
【長知識】 打卡大同城的“國寶級”文物
懸空寺。新華社 發
正所謂“地下文物看陜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的“文物天花板”一定有大同的名字。這座低調的北方古城藏著太多“硬核寶貝”,每一處都寫著半部中華史。
云岡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北魏時期開鑿的佛教石窟群,“中國四大石窟”之一。
打卡指南:第20窟露天大佛——云岡名片,北魏“帝王相”;第12窟音樂窟——穿越時空的“交響樂團”;第6窟塔廟窟——33幅連環浮雕,釋迦牟尼從出生到成佛的全記錄。最佳拍攝時段是上午9—11點,光影穿透窟龕絕美。
華嚴寺。中國現存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遼金寺廟建筑群。
打卡指南:C位拍攝薄伽教藏殿菩薩群像(側光時衣紋絕美);還可站在大雄寶殿月臺仰拍現存最大遼金鴟吻。最佳拍攝時段是下午3—5點。
善化寺。唐代始建,遼金重修,保存完整的遼金寺院布局,大雄寶殿為遼代原構。
打卡指南:最佳參觀動線是山門→三圣殿→大雄寶殿→普賢閣。最佳拍攝時段為清晨薄霧繚繞時,自帶“穿越濾鏡”。
懸空寺。北魏晚期建造的木質懸空佛寺。
打卡指南:最佳拍攝時段為下午4—6點,在晚霞的映襯下,它猶如鑲嵌在懸崖峭壁上的一長幅精美浮雕。
大同古城墻。明代在唐遼舊城基礎上重修,現存城墻為現代修復。
打卡指南:必看四大文物級構造為乾樓角樓、永泰門甕城、城墻馬面、洪武碑刻。
來源:黃河新聞網大同頻道
(題圖為大同市博物館外景,來源:視覺中國)
原標題:《這個地方暑假很涼爽,還藏著“寶藏館”和古建風(附打卡攻略)》
欄目主編:龔丹韻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彭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