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6月30日,由商務部國際商務官員研修學院主辦、浙江外國語學院協辦的“馬爾代夫-中國·浙江參觀考察活動”在杭州舉辦。來自馬爾代夫總統辦公室、地方治理部、高等教育與科技部等九部門的13名高級官員造訪浙江外國語學院,印度洋島國風情邂逅杭城人文底蘊,架設中馬兩國友誼橋梁。
浙江外國語學院校長、黨委副書記張環宙出席歡迎儀式。張環宙在致辭中回溯了中馬文明交流淵源,以及浙外與馬爾代夫的友好往來歷程。她表示,與馬爾代夫多個領域的“領航者”相聚于浙外校園,十分幸運。活動以“文明長船共水生”為主題,意在體現高校應成為不同文明的“學術港口”,為文明長船的行穩致遠提供不竭動力。浙外期待與馬爾代夫以“水”為魂、以“船”為橋、以學術為基,在生態文明保護、文明交流互鑒和青年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合作,共同為兩國的文明發展貢獻力量。
張環宙向代表團團長贈送紀念禮品(主辦方供圖)
活動期間,張環宙向代表團團長,馬爾代夫社會和家庭事務部國務部長穆罕默德·哈西姆贈送了外交特種紀念封和浙外學子的剪紙藝術作品。禮物融合外交禮儀與民間巧思,以青年匠心為兩國間的文化紐帶添彩。
現場,馬爾代夫高教部副部長祖萊卡·拉菲烏代表團組發言。她表示,馬爾代夫與中國共享海洋文明的基因,期待以研修團為起點,讓更多馬爾代夫學子通過浙外的平臺,成為文明互鑒的“擺渡人”。其后,哈西姆在發言中回顧了他從一名中資企業協調員到馬爾代夫高級官員的成長經歷,表示希望為兩國民心相通、民間友好搭建更多的橋梁。
外賓參觀“文明長船共水生”展覽(主辦方供圖)
歡迎儀式后,馬爾代夫官員們參觀了浙江外國語學院舉辦的“文明長船共水生”民俗器物志展覽。參觀講解進行到“中國青瓷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傳入馬爾代夫”部分時,外賓們紛紛拿出手機,展示家鄉當地博物館中的中國瓷片。跨越時空的文物呼應,讓“文明互鑒”從抽象概念變成了可感可觸的歷史對話。
外賓與浙外英語演講辯論隊學子進行交流討論(主辦方供圖)
在主題交流環節,馬爾代夫的外賓們與浙外EloCute英語演講辯論隊學子圍繞青年人才培養、文明互鑒與民間友好等主題,進行了深入的思想碰撞。
嘉賓合影(主辦方供圖)
此次活動也是浙江外國語學院推動外事外交進課堂、通過校院合作促進課程國際化與實踐化的一次積極探索。當馬爾代夫的珊瑚礁遇見京杭大運河的漣漪,當青年的聲音匯入文明的長河,這艘承載著千年友誼的長船,將駛向更遼闊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