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高階輔助駕駛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以特斯拉為代表的純視覺解決方案,這種解決方案主要依靠車輛攝像頭對路況、車輛進行識別,另外一種是以華為為代表的多傳感器融合方案,這種方案同時依靠攝像頭和激光雷達等配置;當然,華為也有純視覺的解決方案。
華為高管李文廣在近日的采訪中表示,特斯拉FSD在對道路的感知能力、車輛控制絲滑度方面是行業做得最好的,而華為也在走這樣的路;他認為特斯拉的FSD雖然是純視覺的標桿,但這條路線能不能繼續走下去,還需要打個問號,而華為在堅持多傳感器融合的路線。
目前鴻蒙智行旗下問界M9、問界M8、尊界S800、享界S9等鴻蒙智行的高端車型,幾乎都是多傳感器融合的方案,只有問界M7、智界R7等價格相對較低的車型,目前還有純視覺的版本;另外,深藍、阿維塔等品牌的部分車型還在采用華為的純視覺方案,但這些車型的價格也都相對較低。
華為今年四月份發布了全新的ADS 4,而全新的ADS 4也是分為四個版本——ADS SE、ADS Pro、ADS Max和ADS Ultra,其中ADS SE和ADS Pro最高只能支持城區LCC+,也就是車道巡航輔助,而ADS Max和ADS Ultra則是支持城區NCA,也就是城區智能輔助駕駛。
對于純視覺和多傳感器融合路線的爭論一直存在,當然像華為、小鵬等廠商在堅持兩種方案并行,并且還依靠純視覺和融合方案區分產品的高中低端。
上海交大的教授曾表示,純視覺方案和激光雷達方案不是路線之爭,而是傳感器數量上的區別,激光雷達是給感知系統提供安全冗余;這也是很多網友認為正確的說法,畢竟智能輔助駕駛技術涉及到乘客的人身安全,也需要廠商提供更加安全的解決方案,安全冗余上一定要做好。
另外也有人指出,特斯拉早期也曾考慮做激光雷達的解決方案,但由于特斯拉做智能輔助駕駛的時間較早,那個時候的激光雷達價格極高,但感知能力并不是很強,因此被放棄;而現在的激光雷達價格已經下來了,感知能力卻有了不小的提升,部分廠商甚至采用多顆激光雷達來提升感知能力。
這也是很多網友認為特斯拉采用純視覺方案是節省成本的做法,如果從傳感器的角度來看,純視覺方案的成本確實是低于激光雷達這種融合方案的,但如果想要通過純視覺方案來獲得比較好的智能輔助駕駛技術,不僅需要非常優秀的算法支持,同時也需要車輛具備很高的算力。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新款的特斯拉Model Y算力為720TOPS,比競品——小米YU7的算力還高一些,小米YU7采用的一顆英偉達Thor芯片,算力為700TOPS;有趣的是,小鵬昨天推出的小鵬G7 Ultra也是純視覺方案,但是采用了三顆自主研發的圖靈芯片,算力達到了2250TOPS,小鵬G7 Ultra也成為算力最高的汽車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