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特朗普在7月2日的時候,忽然在社交媒體上宣布:以后美國貨全都“免稅”,但越南要向美國支付20%的關稅,并且對任何轉運的貨物交40%的關稅。
這也讓眾多網友不理解,越南頭這么鐵的嗎?這不明顯就是不平等協議嘛,為什么要簽呢?
但你以為越南是頭鐵?其實人家并不是沖動就上,而是一種存亡之間的硬選擇。
越南為什么要這么快站隊美國?
最近幾年,越南外貿依賴度近乎100%,出口占 GDP 接近一半,其中對美出口占比竟然高達三成左右。
去年越南 GDP 增速7%以上,全部“賺”在外貿引擎上,但這個引擎的最大燃料,就是美國市場。
可惜好景不長,特朗普早就盯上越南,說是要打擊曲線轉口那批“所謂越南貨”。
本來越南出口至美的商品大多是服裝、玩具、電子小件,可一旦美國云石般克扣46%的關稅,就像把炸彈扔給了越南,讓人家出口斷裂,經濟馬上急轉直下。
為了自己的生存,美國把一紙談判的天平擺在越南面前:要么硬剛,等著滅頂,要么妥協,但還能活下去。
最終,越南放棄46%瘋狂高稅,換成20%,這就像是“茍且偷生”一樣。
美國的“樣板角色”
那美國怎么想呢?特朗普先拿出一張帶引線的牌,越南簽了后,美方就斷言:這是“全球進步的序章”,因為美國現在對歐盟、日本、印度等幾乎建構起類似關稅壓力,甚至把和平協定儼然變成試金石。
越南要是簽了,那他就成了首個主動付款的“樣板國家”,美國也能夠借此機會,試圖制造一些壓力效應,讓別的國家看到后,就覺得:既然人家都簽了,那我們也簽了吧。
但其實美國并不是想徹底切斷中越通道,而是要破局。
只要越南在轉口問題上被鉗制,那些企業就遲早要回到中國,而這就是目的。
可是對美國來說,越南簽約,只是給其他國家下的心理壓力:不簽就等著被關稅大棒敲斷出口路徑。
轉口限制太現實
這份協議還有一個難關:那就是他有40%的轉口關稅,其實說白了,就是把“不是越南原產”的商品出口到美國,一律征收40%,但這關稅明顯就是沖著中國來的。
很多中國制造商發現,以前在越南組裝幾步就能順利出口美國的“曲線救國”套路,被官方堵得死死的。
但光是堵好,越南還有能力自己核查嗎?中間件進口哪里來的?組裝在哪條工廠?這些溯源鏈條頗費工夫,更要錢更要技術。
越南從來沒準備過當“查水表”的國家,現在突然要做,這就像讓沒經驗的畢業生臨時頂替CEO。
接下來會怎樣?很多中國產品恐怕會回流中國,或轉往其它東盟國家,越南的工業、高附加值鏈條會被迫改變路線。
越南簽了后,美國就能以此推動對印度、印尼這樣的國家玩資源交換,也就是說,中美并不是兩國交戰,而是多個國家共同參與的一場經濟戰略戰,越南充當先鋒,印尼、印度在后面接棒,將緊箍咒越來越多地套向中國。
中國的反制速度太快
看到這些,中國當然不能坐視,中方肯定不能容忍越南輕率地與美國站隊,更不會讓越南用短期的經濟利益來交換其長期的合作關系。
于是在7月1日,中國商務部發布了一份引人注目的公告,從這一天起,中國將對歐盟、英國、韓國和印度尼西亞的特定鋼鐵產品繼續征收反傾銷稅,稅率高達43%至103.1%。
直白點說:就是告訴那些國家,你要是為了美國犧牲中國市場,那你好好掂量掂量吧。
這場博弈也并不是說說而已,你看美股,越南簽約的消息出來后一片歡騰,標普500漲了多少點?大批涉越南代工的服裝品牌,因為成本彈性放松而暫時松氣。
但那只是第一波,隨著溯源難度突顯,美國中產可能要付更高的稅,成本鏈轉嫁,最終會有回降溫。
越南政府也明白,自己走的這一步雖然掙脫了46%高稅壓,可長期看對產業中高端升級不利,可能還會走入低端陷阱。
談判還沒結束
美越協議就像按下“開始鍵”,但貿易戰根本沒結束,美國對日本談判兩次沖突失敗,對歐盟也只簽下有限協議。
談判桌上氣氛依然緊繃,那些資源換關稅的國家好像也感到了壓力,動作趨于觀望。
中國從外套壓到內核,把戰略布局毫不掩飾地放在公開視野。
外交部、商務部各類聲明密集全覆蓋,也在提醒:你要跟美國一起,得付出進入這個圈子的代價。
越南這步棋,短期穩了生存,長遠賭上產業升級與供應鏈話語權。
不管外界如何評說,中國這邊看到的只有警戒,而美國等待的是效應傳播,其他東盟國家則想靈活游走,一邊保持與中美合作,一邊不讓自己成為下一個“替罪羊”。
越南需要時間,把溯源能力建設起來,務實發展本土技術與附加值鏈,減少經濟對出口的單一依賴。
而中國則可以繼續用反傾銷工具維持戰術優勢,同時保留談判的空間,與可靠伙伴保持合作節奏。
美國短期收割了政治成果,但它“資源換市場”的武器如果用久了,多國反噬也在眼前。
這種圍堵模式如果沒有出口,就像懸在空中的鐵網,經不起風雨洗禮。
結語
貿易戰不再是兩國之間的博弈,而是涉及多個國家、多個產業鏈、多個市場格局的連環較量。
越南這次“急于救命”的協議,打響了先聲;美國把它當作樣板、延伸成全球布局;中國反手就是鋼鐵反擊;東盟其他國家緊張觀望。
真正的議題,不是關稅漲不漲,而是誰在供應鏈格局里抓住主導權。
未來誰贏誰輸還沒定,但這場事關下一階段國際經濟話語權與戰略合作的大戲,已經熱烈展開。
在閱讀此文后,煩請您點贊評論+關注,方便您及時觀看最新內容,您的支持是我更新的最大動力,非常感謝!
文章信源: 南方新聞網2025年06月30日:關于“商務部:對原產于歐盟等地的進口不銹鋼鋼坯等繼續征收反傾銷稅”的報道 觀察者網2025-07-03:關于“特朗普宣布對越關稅降至20%,“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的報道 環球網2025-07-04:關于“美國宣布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的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