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黨歷史上,有這樣一位經歷傳奇的少數民族領導干部,他是幫工出身,沒有上過什么學,漢語也講得不是太好,但他卻憑借后天的努力,一路由村、鄉、區、縣干部躍升為省委書記、中央候補委員、全國人大民委副主任等職,其事跡和名字還被載入了1987~1988年的第51版《世界名人錄》中……
從一個普通人到世界名人,他的經歷生動詮釋了什么叫做天道酬勤、功不唐捐。
他正是原貴州省委書記——吳向必同志。
吳向必,1926年1月出生于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牛郎鎮(該鎮在1956年前隸屬于銅仁縣第五區)一戶貧苦農民家庭。
由于出身貧寒,他從小沒有上過什么學,而為了維持生計,他很小的時候就不得不去給地主家放牛、做工。
然而,盡管他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貧窮困苦的生活依舊沒有絲毫的改變,直到1948年開始接觸到共產主義理念后,他的世界觀才發生了新的變化。
他開始重新審視社會的不公,思考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并逐漸將理想付諸實踐——加入共青團和農民協會,從此踏上革命道路,并最終成為了一名堅定的共產主義實踐者。
1949年底,第二野戰軍連同第一、第四野戰軍各一部,開始向大西南進軍。
在此期間,我軍一路勢如破竹,連戰連捷,僅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就消滅了盤踞西南的國民黨軍90余萬人,相繼解放了川、滇、黔三省和西康省大部,一舉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妄圖割據西南、伺機反攻之企圖。
當吳向必得知解放軍即將開進自己家鄉時,感到非常地激動和興奮,因為他知道,解放軍一來,就意味著家鄉人民將從此擺脫封建壓迫,迎來全新的幸福生活。
很快,解放軍就開進了銅仁縣牛郎區,作為本地人的吳向必主動給解放軍當起了通訊員,之后又擔任牛郎區第二村村長、土改工作隊隊長等職。
1952年10月,由于工作出色,吳向必被批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
吳向必工作勤懇認真、一絲不茍,而且處處為人民群眾考慮,因此在當地百姓中有著很高的威望。1955年,年近而立的吳向必被提拔為了銅仁縣委副書記。
1957年后,吳向必又歷任松桃苗族自治縣縣委副書記、縣武裝部政治委員、縣委書記等職,主管全縣的農業水利工作。
在任期間,他主持修建了“四大引水工程”和“兩大水庫”,即:孟溪區的黃金壩、盤信區的蘇麻河、大坪區的泥河、世昌區的響水洞,以及長興的東方紅和躍進兩大水庫,為當地的農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1970年,工作出色的吳向必又一次受到了提拔,擔任桃苗族自治縣第一書記、革委會副主任、地委委員和地革委委員等職。在此期間,他又組織修建了松桃縣第一座大型水力發電站——虎渡口電站。該電站的裝機容量為6200千瓦,年發電量約3200萬千瓦時,很好地解決了全縣的用電問題。
1973年8月,吳向必應邀前往北京參加黨的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其間,他還被選為了中央候補委員。而也正是這一年,時年47歲的吳向必被正式提拔為了中共貴州省委書記(當時設有第一書記)。
從縣委書記到省委書記,這樣的升遷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難以想象的,但吳向必卻做到了,由此可以看出吳向必的優秀,以及組織上對他的信任。
然而,對于吳向必來說,這樣的提拔也讓他感到有些受寵若驚,畢竟自己的沒有擔任過高級領導職務,不知道如何去開展工作,況且管理一個縣就已經很不容易了,現在要管理一個省,其挑戰之大不言而喻。
于是,吳向必主動提出了辭職,并請求組織上另派一名有經驗、能力更強的同志擔任。但組織上沒有同意他的請求,并安慰他不要有壓力,只要肯學習,肯努力,就一定能夠勝任。
事實證明,吳向必沒有辜負組織上對他的信任。在任期間,他積極協助第一書記魯瑞林(開國少將)同志開展工作,為穩定全省的局勢、維持生產生活秩序等作出了重要貢獻。
吳向必在貴州省委書記的任上兢兢業業工作了5年時間,工作成績有目共睹,但令人疑惑的是,在1978年后,他竟被調到了中央民族學院任副院長。
從省委書記、中央候補委員調任“民院”副院長,這實在是令人費解,而對此,吳向必也沒有解釋過。當初接到任命時,他也只是說:我文化低,到大學不適應。
但吳向必最后還是毅然赴任了,而且干得相當出色,沒有辜負組織上的期望。當然了,從后來的情況來看,組織上這樣的安排的確是很策略的。
然而,就在吳向必舉家遷往民院后,其家便遭逢巨變,妻子、幼子在一年中相繼病逝,給年過半百、原本應享受天倫之樂的吳向必帶來了巨大地打擊。
但他沒有因此而被擊倒,他強忍著內心的悲痛,埋頭努力工作。短短2年時間,他就組織修建了學生宿舍、職工宿舍、教授大樓等等,給全校師生創造了一個良好地工作和學習環境。
長期辛苦的工作,給吳向必的身體造成了一定的傷害,1981年時還突發腦病,后前往山東青島治病。
1982年春,吳向必從青島治病回京,正當他亟需靜養的時候,學院里竟成立了“清查小組”,要查吳向必的賬。這一查就是一個多月,但最后還是沒有查出什么來,說明吳向必在任期間沒有亂花過一分錢,每一分錢他都用到了學院的建設上。
1997年后,吳向必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同年4月3日,吳向必在北京離世,享年71歲。
吳向必去世后,骨灰被送回了貴州老家安葬。時隔近20年后,他又回到了曾經奮斗過的地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