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為侵略中國東北,蓄意制造了萬寶山事件。長春縣農稻公司經理郝永德受日本指使,違規轉租土地,朝鮮人在日人唆使下強挖壕溝、筑壩,損害中國農民利益。面對中國農民反抗,日本軍警開槍鎮壓,更捏造謠言,在朝鮮半島掀起排華暴行,致使華僑死傷慘重。這場充滿陰謀與血腥的事件,不僅是日本挑撥中朝關系的丑惡行徑,更成為九一八事變的罪惡前奏,揭開了日本進一步擴大侵華的序幕。
1931 年的東北大地,表面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涌動。日本關東軍早已覬覦這片肥沃的土地,蠢蠢欲動,只待一個合適的時機挑起事端。就在這敏感時刻,長春縣萬寶山鄉(今德惠市米沙子鎮境內)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落 —— 馬家哨口,因一場人為的紛爭,被推上了歷史的風口浪尖成為日本帝國主義陰謀的開端,這便是震驚中外的萬寶山事件。
事情的開端,要從一個叫郝永德的無賴說起。郝永德,這個從天津漂泊而來的人,滿心都是投機取巧、不勞而獲的心思。當時的東北,日本勢力滲透嚴重,不少心懷不軌之人妄圖借助日本人的力量謀私利,郝永德便是其中之一。在日本帝國主義的暗中指使下,他搖身一變,成立了所謂的 “長農稻田公司”,自任經理,做起了 “土地生意” 的美夢。
1931 年 4 月 16 日,郝永德全然不顧長春縣府的規定,私自與萬寶山鄉的地主簽訂租地契約,租得土地 500 坰。他心里打著如意算盤,想著轉手租出去就能大賺一筆。很快,他便將土地轉租給了日籍韓人李升熏等人,租期長達十年。這一系列操作,完全是在踐踏中國的土地法規,而他卻絲毫不以為意,滿心只想著如何從日本人那里換取更多的好處,充當日本帝國主義侵略馬前卒的可恥角色,成為了此事件中投敵賣國的典型漢奸。
韓人租得土地后,在伊通河沿岸的馬家哨口及姜家窩堡屯一帶開始了大規模的工程。他們攔河筑壩,挖溝開渠,目的是引水灌田,發展稻田。然而,他們的所作所為,卻全然不顧當地百姓的死活。伊通河右岸的馬家哨口,本是一個寧靜的小屯,只有幾十口人,平日里靠著河邊的小船擺渡,與周邊村落互通往來。村旁的伊通河道狹窄,水流平緩,村民們世代在此耕種生活,雖不富裕,卻也安寧。可韓人的工程一起,情況急轉直下。
隨著溝渠越挖越深,堤壩越筑越高,萬寶山鄉居民百余坰耕地被毀,兩千余坰耕地面臨被淹的危險。原本肥沃的熟地,被挖得千瘡百孔,河道被攔,水流不暢,大片洼地即將被淹成災。當地百姓看著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遭受破壞,心急如焚。起初,他們還抱著希望,等著政府出面解決,趕走這些肆意妄為的外國人。然而,一次次的等待換來的卻是一次次的失望,政府的交涉毫無效果。
眼看著土地一天天被破壞,百姓們再也坐不住了。
“不能再忍耐等待了,咱們團結起來和日本人、朝鮮人干!” 憤怒的聲音在村落間響起。長春縣府得知此事后,將情況呈報給長春市政籌備處。
6 月 2 日,長春市政籌備處備函,要求將韓人主要肇事者申永均、李福樹等十人引渡到駐長日本領事館,希望日領田代重德能予以處置。可田代重德根本不把中國方面的要求放在眼里,不僅置之不理,還在次日公然派日警到萬寶山鄉,武裝督護韓人繼續挖渠放水。
面對日警的囂張氣焰,當地農民毫不畏懼,自發組織起來平壩填溝。朝鮮人白天挖,中國農民就黑天平。日警見此情形,竟對中國農民進行拘捕、毒打,甚至架起機槍,強行督護韓人挖渠放水。他們還通過信鴿密報日關東廳,請求增派援軍,妄圖以武力鎮壓中國百姓的反抗。
萬寶山事件中的日本警察
7 月 2 日,事態進一步升級。由孫永清等組織起 1000 多人前往平溝。此時,日警竟公然鳴槍示威,我方警察也嚴陣以待,與之對峙。劍拔弩張之際,田代重德在領事館內露出獰笑。他親自炮制謠言,向朝鮮《東亞日報》《朝鮮日報》駐長春特派記者金利三提供虛假新聞稿,誣稱“萬寶山中國農民屠殺朝鮮農民”。金利三未經核實便將這惡毒的謊言電發回朝鮮。
7月3日起,這則被刻意扭曲的消息在日殖當局的推波助瀾下,于漢城、平壤、仁川等地迅速發酵,點燃了不明真相的朝鮮民眾的怒火。一場針對無辜華僑的、駭人聽聞的暴力狂潮,在日警和浪人的暗中煽動與指揮下爆發了!暴徒沖入華僑聚居區,棍棒磚石橫飛,毆打、驅逐、搶劫、縱火……數日之內,竟有數百名旅朝華僑慘遭毆打、殺害(具體死亡人數各方統計不一,但確認超過百人),傷者不計其數,財產損失巨大,鮮血染紅了異國的街道。與此同時,萬寶山當地,日警和朝鮮人更是有恃無恐,強占民房、砍伐樹木,氣焰囂張到了極點。
在平壤發動的排斥中國人的暴動
7月14日,真相終于刺破謊言。記者金利三驚覺自己成了日本人的棋子,在巨大的愧疚與憤怒中,他勇敢地在報紙上公開謝罪,坦承自己“受日領愚弄”,并親赴吉林省府道歉。他試圖以良心挽回被謊言撕裂的一切。
然而,田代重德豈容真相傳播?他喪心病狂地唆使日警在吉林東亞旅館內將金利三殘忍槍殺!中國警察雖奮力捕獲兇手,卻在日方的蠻橫施壓下被迫交人。金利三的血,徹底擦亮了東北乃至全國人民的眼睛。萬寶山附近的長春、德惠、農安等地,反日怒潮如火山般噴發,并迅速席卷全國。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萬寶山事件”。
事件背后,關東軍的陰謀逐漸浮出水面。以板垣征四郎、石原莞爾為首的少壯派軍官,視萬寶山事件為絕佳契機,意圖借此將事態擴大,為其蓄謀已久的侵占整個滿洲(東北)的計劃制造借口。他們一邊用談判拖延時間,一邊秘密向沈陽集結兵力。可憐金利三這個記者,在看清真相后登報道歉,卻在吉林東亞旅館被日警槍殺。兇手被華警抓獲,轉眼又被日方強行帶走。
日本一面假惺惺地提出“談判解決”,一面卻暗中厲兵秣馬。僅僅兩個月后,1931年9月18日夜,沈陽北大營的炮火便撕碎了東北的寧靜——蓄謀已久的“九一八”事變爆發了。
回頭再看,萬寶山那強行掘開的溝渠,正是日本軍國主義為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而預先挖下的戰壕;那射向中國農民和記者金利三的子彈,早已為柳條湖的爆炸標定了方向。這場精心策劃的鬧劇,用無數同胞的血淚,敲響了中華民族最悲壯的警鐘。
1933年,一部以“萬寶山事件”為背景的長篇小說《萬寶山》由上海湖風社出版。它的作者是李輝英(原名李連萃,吉林永吉人,滿族),從白山黑水間走出去的赤子,抗戰勝利后曾在長春大學短暫任教,1946年移居香港。他用文字為那段浸透血淚的歲月立下了永恒的碑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