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電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江毅日前到華電集團廣西公司調研時要求,進一步發揮好華電東盟總部作用,要加快建設華電北海海洋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園。
江毅強調,要深化電力市場策略研究,完善市場營銷體系,增強全面融入電力市場交易體系的綜合能力,著力爭政策、穩電價、搶電量、降煤價、抓對標、控成本。加快推動“人工智能+”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充分激發科技創新內生動力活力,確保改革深化提升三年行動圓滿收官。全力推動已納規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投產,進一步發揮好華電東盟總部作用,加快建設華電北海海洋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園。
在此前召開的華電廣西公司2025年戰略發展研討會上,華電廣西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曹險峰特別指出,要牽頭推動北海藍水海洋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園建設,全力推進陸上風光電、海上風電示范、抽蓄等項目開發,大力推動“新能源+鄉村振興”示范建設,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綠色發展。
華電廣西公司深耕八桂大地20余年,建成了廣西首個超臨界60萬千瓦級火力發電廠、首個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首個高壓并網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業務涵蓋了煤電、氣電、風電、光伏發電等多種發電類型。2024年9月,華電東盟總部于在廣西南寧成立,從而開啟了華電廣西公司的全新發展階段。
目前,華電集團作為國內各發電集團中在東盟裝機最大的發電運營商,在東盟擁有在運在建項目9個,裝機容量466.26萬千瓦。而華電廣西公司作為華電東盟總部,積極加快推進中國—東盟清潔能源國際合作示范項目,全力打造面向東盟的海上風電示范樣板。充分發揮產業專業和“鏈主”企業優勢,積極參與廣西沿邊臨港產業園區建設,引導帶動新能源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入駐廣西園區和協同“走出去”。
同時,基于中國華電作為“鏈長”單位牽頭建設北海藍水海洋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園等良好基礎,華電廣西公司正全力推動海上風電資源的獲取,將國際合作示范項目作為東盟總部實際運作的“壓艙石”,完善東盟總部內部組織架構,持續拓展“走出去”“引進來”的功能定位。
華電藍水海洋能源裝備制造項目于2023年3月啟動建設,目前已取得顯著進展。該項目規劃為兩期,一期工程已聚焦于海上風電及海工裝備的建設,并取得了顯著進展;二期工程于2025年啟動,聚焦海上風電裝備的建設。
近年來,廣西將海上風電作為自治區“十四五”能源和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北海市鐵山港(臨海)工業區作為廣西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的重要基地,科學規劃了5000多畝的北海市海上風電零碳產業園區,全面布局海上風電全產業鏈。
而作為鐵山港區華電海洋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園的首個入駐和投產項目,華電藍水海洋能源裝備制造項目致力于成為海洋工程高端裝備的研發與制造中心。該項目預計總投資將達到35億元,年產值和稅收分別有望達到30億元和1.3億元。一旦建成,這里將匯聚國內最全面的海洋油氣平臺和海洋風電裝備門類,成為年產量最大的生產基地,同時躋身國內最大單體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基地之列。
據悉,隨著華電藍水項目的快速進展,海洋裝備制造產業已顯現出明顯的“引龍建鏈”效應,吸引了包括金風、中車在內的眾多海上風電上下游企業紛紛進駐。預計項目全面建成達產后,鐵山港區海洋裝備制造產業的年產值將達到驚人的400億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