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旅計劃#在海口市南渡江西岸,坐落著一座鐫刻著“玉壺冰清”精神印記的古村落。作為瓊崖革命搖籃之一,它孕育出瓊崖革命的火種,涌現出13位鐵骨錚錚的革命烈士,見證了瓊崖早期共產黨人的熱血與赤誠。然而歲月流轉,那些波瀾壯闊的革命往事,卻因歲月的侵蝕被歷史塵埃輕掩,承載著英雄記憶的故居,如今也在風雨侵蝕下荒草萋萋。
玉壺冰清,英雄出少年
玉胡村,位于龍塘鎮東北處,始建于明洪武年間,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玉胡村全村姓胡,世代傳承著先祖“玉壺冰清”的訓誡——將高潔清正的精神品格深植于日常生活,使之成為滋養整座村落生生不息的人文血脈。
民國初年,新文化、新思潮吹進了古老的羊山大地,人們傳統的思想觀念悄然發生了改變。當時,眾多有識青年懷揣著振興國家、家鄉的宏愿奮發向學,在求知路上砥礪前行。
出生在玉胡村的胡伯虎,家境貧寒,困窘的生活讓他直到十多歲才進入村中私塾。盡管如此,他對知識的渴望卻從未熄滅。入學后,他勤學不輟、努力奮進。短短數載,他以卓越的才學脫穎而出,成為遠近聞名的才子。
1920年,胡伯虎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瓊山縣縣立中學(今瓊山中學)。“五四運動”浪潮席卷全國,府海各中學的青年學子紛紛響應,掀起此起彼伏的愛國運動熱潮。作為府海學生愛國運動的先鋒骨干,胡伯虎廣泛閱讀革命書刊,不僅接納孫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更深入接觸了馬列主義理論,由此堅定了投身革命洪流的信念。
當時,瓊崖社會主義青年團發動大批進步青年學生,奔赴祖國各地學習先進知識,培養革命骨干。1923年3月,胡伯虎考入孫中山在廣州創辦的建國宣傳學校第五屆領袖班。在學習過程中,胡伯虎仿若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在與各地革命精英的交流碰撞中,深受啟迪。
他既領略了前輩們高山仰止的精神品格,又在理論與實踐的交融中淬煉革命思想。他如饑似渴地汲取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的知識,在一次次思想交鋒與實踐歷練中,磨礪出過人的膽略與才干。這不僅重塑了他的世界觀,更讓他堅定地選擇了共產主義信仰,最終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將個人命運與黨的偉大事業緊緊相連。
革命搖籃,烽火遍瓊山
1924年,胡伯虎結束學業回到瓊州,在府城某小學任教的同時,肩負黨組織使命,暗中秘密開展革命工作。他回到家鄉玉胡村,組織進步青年和開明士紳胡修廣、胡正寶、胡學圣、胡廷珍、胡修業、胡德心等人,研究本村經濟發展與學習新文化,此舉獲得全村上下一致擁護。
1925年初,伯虎牽頭組織村民,在村中建起巍峨壯麗的胡氏宗祠。新落成的宗祠氣勢恢宏,前后三進堂屋,左右各設九間橫房。這座兼具宗族祠堂功能的恢弘建筑,同時也是一座頗具規模的新式小學。時任瓊山縣縣長親自為其頒發辦學憑證,正式命名為 “瓊山縣第六區第二十六小學校”。
白天,胡伯虎與進步青年在宗祠里,教授村中子弟讀書識字。夜幕降臨時,宗祠又成為傳播革命思想的重要場所。胡伯虎帶領全村男女老幼,學唱革命歌曲,激昂的旋律在宗祠內外回蕩,將革命火種深深埋入每個人心中。他還組織村民們閱讀革命書籍,提高階級覺悟。
與此同時,胡伯虎在玉胡村率先成立組建農民協會與農民自衛隊。此后,他步履不停,輾轉玉璜、多賢、大力、博撫、玉仙、博讓、永昌等周邊村落,奔走呼吁、積極動員。每到一處,他便組織農民開辦夜校,傳播文化知識,發展中共黨員;帶領群眾建立農會與農民自衛武裝;還通過宣講、演劇等形式,推廣新文化,破除封建迷信思想,號召民眾抵制苛捐雜稅。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南渡江沿岸廣大農村紛紛響應,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熱潮迅速蔓延開來。
1926年,他攜手胡修廣、胡學圣等村中進步青年,共同在玉胡村成立黨組織。玉胡村是海南最早建立農會與黨組織的村莊之一,一躍成為瓊崖革命早期的重要據點,為后續斗爭的開展積累了寶貴力量與群眾基礎。7月,胡伯虎深入馮公坊(今龍塘鎮新民村委會)下轄的13個自然村,向民眾宣講革命真理。他用包含激情的言語,喚醒了當地群眾的斗爭意識,成功組建了馮公坊農民協會,并在此基礎上成立了馮公坊黨支部。
10月,瓊山縣第一次農民代表大會在府城召開。在玉胡胡氏宗祠內,胡伯虎與馮平、陳安國、麥文光等瓊崖革命先驅,協同博撫村周中益、富禮村吳忠浩、道本村鄭治杰等鄰村代表,以及胡修廣、胡正寶等玉胡村進步青年周密籌劃,一場聲勢浩大的慶祝活動應運而生。是日,南渡江沿岸各村的農民自衛隊、農民協會成員、青年學生與婦女等群體組成700余人的巡游隊伍,以激昂姿態走上了府城街頭。游行隊伍高舉五色三角彩旗,“打倒軍閥!”“廢除列強特權!”“男女平等,解放婦女!”等口號響徹云霄。
當隊伍行至府城街道中心,胡伯虎登臺發表演講,他以質樸生動的語言、熾熱真摯的情感,將革命理想娓娓道來。臺下群眾群情振奮,掌聲如潮。演講結束后,時任瓊山縣縣長何春帆快步上前,與胡伯虎緊握雙手、熱情相擁。
此次慶祝游行活動取得了空前成功,充分展現了農民群眾堅定的革命意志、強大的組織力量、覺醒的斗爭精神與熾熱的家國情懷,為瓊崖革命事業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點燃了瓊崖革命的熊熊烈火。
壯烈犧牲,青山埋忠魂
胡伯虎生性剛直,嫉惡如仇。當聽聞龍塘市有個官員為非作歹,仗勢欺人時,他怒不可遏,隨即率領農會會員直搗其巢穴。眾人列數惡行、據理力爭,一舉挫敗惡霸的囂張氣焰,引得百姓拍手稱快。在他的感召下,兩位弟弟也毅然投身自衛隊,追隨兄長腳步踏上革命征程。
那時,在譚文一代有股以張夢安為首的土匪,經常橫行鄉里,百姓苦不堪言。胡伯虎聽聞后,不顧眾人勸阻,孤身深入匪巢。面對張夢安的冷槍威懾、言語刁難,他神色自若,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從民生疾苦談到家國大義,字字鏗鏘。
在幾番激烈交鋒中,胡伯虎憑借過人的膽識與智慧從容應對,談吐間的雄才大略與心系蒼生的胸懷,令張夢安無比折服。這位匪首不僅承諾不再為禍鄉里,更對胡伯虎欽佩有加。在長期接觸中,張夢安深入了解了黨的理念與隊伍。最終,張夢安率部接受改編,成為我黨領導下的一支革命力量。胡伯虎單刀赴會勸降悍匪的傳奇事跡,在鄉里廣為流傳,成為一時佳話。
1928年2月,瓊崖討逆革命軍擴編為瓊崖工農紅軍,原第十一路軍改編為中路紅軍第二營,胡伯虎出任參謀長。4月中旬,國民黨蔡廷鍇部奉命進攻仁臺革命根據地。紅二營與裝備精良的敵軍展開殊死鏖戰,在槍膛簡陋、彈藥匱乏的困境中堅守陣地,慘烈的戰斗持續一晝夜,部隊傷亡慘重。
面對危局,紅二營緊急召開軍事會議,制定三路突圍方案。胡伯虎與李文興臨危受命,率 80 余名戰士向龍橋、卜南山方向強行突進,以血肉之軀為大部隊轉移爭取時間。當他們沖破敵軍封鎖抵達尚天山時,卻遭遇府城援軍堵截與追兵合圍,地方民團也趁勢夾擊,隊伍在槍林彈雨中折損過半。
彈盡糧絕之際,胡伯虎帶領殘部退守尚天山石堀。然而,敵軍很快形成鐵桶合圍,反動民團占據高地,以石塊為武器瘋狂砸擊。胡伯虎與戰友們憑借殘垣斷壁頑強抵抗,最終寡不敵眾,壯烈犧牲于石堀之中,年僅31歲。解放后,胡伯虎被當時的瓊山縣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他的忠魂永遠鐫刻在瓊州大地的紅色豐碑之上。
仁臺戰斗中,胡伯虎的愛人吳桂英為不分晝夜為革命戰士縫補衣褲、燒菜做飯。年僅十歲的兒子胡學洋,則冒著生命危險穿梭于各村之間傳遞情報。然而,兇殘的敵人并未放過他們,母子二人不幸慘遭毒手,用生命詮釋了革命家庭的信仰堅守。
銘記祖德,家風代代傳
瓊崖革命時期,玉胡村不僅走出了胡伯虎,更涌現出13位壯烈犧牲的革命烈士,以及無數投身革命的英雄兒女。他們手持簡陋武器,在槍林彈雨中無畏沖鋒;身披單薄衣衫,于饑寒交迫間堅守信仰,用滾燙的鮮血與不屈的脊梁,在瓊州大地上譜寫了一曲曲氣壯山河的革命壯歌。
硝煙散盡,這些從戰場上歸來的勇士們褪去戎裝,扛起鋤頭,將戰場上的堅韌化作建設家鄉的熱忱,用汗水澆灌出屬于玉胡村人的幸福生活。百年時光流轉,玉胡村舊貌換新顏。嶄新的村門坊巍峨聳立,門匾上的“玉壺冰清”,依然是村民們最珍視的精神品質。
曾幾何時,胡氏宗祠是瓊崖革命早期播撒火種的重要陣地,卻一度遭到國民黨反動派的破壞。解放后,這座承載著紅色記憶的建筑被改造為玉胡小學,成為村里孩子們啟蒙求知的殿堂。龍富大隊成立后,周邊各村孩童紛紛前來就讀,學校也因此更名為龍富小學,成為整個大隊唯一一所涵蓋一至六年級的完整小學,朗朗書聲在此延續了數十載。
步入新時代,隨著教育資源的優化整合,玉胡小學又改建為龍塘鎮中心幼兒園。曾經回蕩著革命歌聲與讀書聲的宗祠院落,如今滿是孩子們歡聲笑語的快樂樂園。滑梯與秋千取代了舊日的課桌,稚嫩的歡歌接續著紅色血脈,讓這片浸潤著奮斗與希望的土地,在新時代下煥發出蓬勃的生機。
胡氏族人在村中興建了新的胡氏宗祠,作為維系宗族血脈、傳承先輩精神的新載體。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日,來自全島各地的胡氏宗親都會回到玉胡村,在宗祠內舉行莊重的祭祖儀式。這一天,既是宗親們追根溯源、感念先祖恩德的時刻,更是緬懷胡伯虎等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日子。香火繚繞中,家族的記憶與革命的精神在此交匯共鳴。
玉胡村西南一角,矗立著一座火山巖石壘砌的古村門坊。百余年來如沉默的守望者,見證著胡氏一族的家風傳承與歲月流轉。這座門坊始建于清宣統元年(1909 年),由歲貢生胡懷珍、邑庠生胡懷琚、附貢生胡其萃牽頭倡議,胡氏族人合力興建,門匾題字則出自歲貢生胡匡義之手,字字蒼勁有力,凝聚著胡氏先賢的無限期許。
古門坊正面門匾“歲進士第”,昭示著這是歲進士的桑梓故里,也是名副其實的書香門第。背面匾額“家風丕顯”四字,道盡了玉胡先賢的殷切囑托:祈愿后世子孫將家族的優良傳統與道德風范代代相傳、發揚光大。
這座古門不僅是物理意義上的村落地標,更是胡氏家族精神的具象化象征。它承載著“崇文重教、尊師養德”的人本思想,也以靜默的姿態警醒著胡氏后人:銘記祖德、賡續家德、傳承家風。從科舉時代的書香傳承,到革命歲月的熱血擔當,再到如今的薪火相傳,古門坊守望的不僅是這座古村落的過往,更是玉胡村人世代堅守的精神根脈。
有道是,玉壺冰清,蔚起人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