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榕江洪水退去后,外地車商蜂擁而至收購泡水車。這些車商打著"幫車主減少損失"的旗號,低價收購后轉手就能賺取數萬元差價。
泡水車安全隱患不容忽視。電路系統進水后容易短路,發動機和變速箱受損更是致命問題。修車廠往往只是簡單處理表面問題,根本隱患難以根除。
一輛原價30萬的車泡水后,車商可能只花3萬收購。經過2萬維修費,轉手就能賣15萬。
利潤空間高達10萬元,難怪車商趨之若鶩。"車泡了水就像人得了大病",當地修車師傅老李直搖頭。
他說很多泡水車修好后,開個半年就問題頻發,最后只能當廢鐵處理。有車主反映,車商收購時說得天花亂墜,實際給的價格比報廢廠高不了多少。更可氣的是,這些車轉頭就被包裝成"精品二手車"高價出售。
廣東的張先生就吃過虧。
他花12萬買了輛"準新車",開了三個月就頻繁熄火。檢測發現是泡水車,維權時才發現合同里根本沒注明車況。泡水車流通主要有三種渠道:修理廠翻新、保險公司拍賣、拆解賣零件。
最坑人的是第一種,普通消費者根本分辨不出是否泡過水。
"買二手車得帶個懂行的",二手車評估師王師傅建議。他說要重點檢查座椅下方、備胎槽等隱蔽位置,這些地方最容易留下泡水痕跡。
合同一定要注明"非事故車、非泡水車",最好約定違約賠償條款。
不過實際操作中,很多車商會想方設法規避責任。去年鄭州水災后,大量泡水車流入市場。
有數據顯示,超過60%的泡水車經過翻新后,被當作正常二手車出售。雨季來臨,各地水患頻發。
消費者購買二手車時務必擦亮眼睛,別被低價沖昏頭腦。畢竟安全無小事,生命經不起僥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