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海牙北約峰會上,北約秘書長呂特和特朗普的“爸爸言論”算是鬧了出國際笑話。
現場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和新聞記者都是哄堂大笑,看呂特的眼神都有點不正常。
而在此次峰會前,北約集團就有將中國寫入32國聯合聲明的傾向,過往的北約峰會,也是習慣性的開成“反華會議”。
出現如此“罕見”的場面,只因北約內部出現了問題。
先是日韓這兩個“北約伙伴國”拒絕出席,德國則是直接提出反對,要求不能將中國兩個字寫進北約32國聯合聲明!
那么,這背后有著怎樣的詳情?
一、日韓拒絕出席
在6月25日展開的北約峰會,有四大看點。
一是日韓拒絕出席,二是現場北約秘書長和特朗普的“爸爸言論”,三是北約成員國增加軍費,最后一個就是德國在峰會上的對華態度。
日韓在近幾年和北約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是北約戰略發展方向中“亞太化”的一個表現。
因此,日本和韓國一直以“北約伙伴國”的身份參加各種北約會議。
可就在今年,兩國領導人一起缺席現場,就像是商量好的一樣,更為神奇的一點,是雙方的缺席理由也一模一樣。
韓國在回應總統李在明不參加北約峰會的時候,用到了“國內事務繁重與中東局勢不穩”的理由。
日本首相石破茂同樣是提出“中東安全環境復雜”,取消了出訪行程,改為讓外相巖屋毅出席特別會談。
在峰會前夕,美國單方面空襲了伊朗核設施,使中東局勢驟然升溫,日韓不愿意卷進去,選擇用缺席的方式避免潛在風險,是相對合理的。
在此之外,還有兩大因素,一是特朗普明確要求北約成員將軍費開支提升到國家GDP的5%,這已經遠遠超過了日韓的當前軍費在GDP占比。
眼下日本的軍費占GDP總量1.8%左右,韓國則是2.3%,要是按照特朗普所說,直接飆升到5%,等于翻了兩倍還多。
日本和韓國目前國內經濟壓力很大,只要出席會議,就會在這件事上產生爭端,不同意,就等于和美國,以及大部分北約成員國唱反調。
要是同意,就意味著要削減教育和醫療等民生開支,日韓的民眾是不會答應的,所以拒絕出席峰會,來抵制“攤派外交”。
其次,就是日韓都在調整對華外交策略,以往的北約峰會,北約“亞太化”是一大議題。
既然要進入亞太,就要樹立一個“假想敵”,否則這個軍事聯盟存在的價值無法體現。
而亞太地區軍事和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在意識形態上也與西方不兼容的,就只有中國,過往的多次北約峰會,“反華”發言就成了一大特色。
不管是日本還是韓國,在亞太地區生存,都脫離不了與中國貿易往來。
韓國政壇能推選李在明上臺,就是看中那一手“實用主義外交”,修復尹錫悅時期帶來的中韓關系。
二、現場鬧出大笑話
石破茂則是試圖延續岸田政府中后期對華的“接觸派”策略,安排訪華行程,拉近與中國的關系,這也是促使日韓不參加北約峰會的原因所在。
第二個看點,呂特和特朗普的“爸爸言論”,完全就是一出笑話,當時在峰會記者會上,特朗普將以色列和伊朗的沖突比作校園斗毆。
所想表達的意思,就是伊朗和以色列在北約和美國面前都是孩子,打鬧幾分鐘就停了。
就在這個時候,北約秘書長來了句“神接話”,將現場節目效果拉滿,呂特補充道:
“伊朗和以色列這兩個孩子打鬧的時候,爸爸就得說點狠話了!”
呂特稱呼美國為“爸爸”,立刻引發哄堂大笑,包括魯比奧等美國高官,都難掩得意神情。
這還不算完,后面繼續回答記者問題的時候,有人問特朗普,看待北約盟友是否像是看待孩子一樣。
特朗普是什么人,能表現自己肯定不會藏著,直接答道:
“我想他是喜歡我的,呂特說爸爸,你是我的爸爸這種話的時候,我感到特別親切?!?/strong>
當天晚上,特朗普啟程返美的時候,白宮官方賬號在社交平臺發布了這段剪輯,配樂就是流行歌曲《爸爸回家了》,將北約推上風口浪尖。
第三個看點,就是北約這次集體提升軍費,根據宣言,北約成員國領導人決定在2035年以前,將年度國防開支提高至國內生產總值的5%。
具體細分上,其中3.5%是核心軍費開支,1.5%是用于關鍵基礎設施防護和網絡安全。
北約成員國將在2029年對該目標的落實進行中期評估,確保2035年完成此項任務。
三、德國反對將中國寫進聲明
相關爭議上,西班牙是唯一一個拒絕履行該項承諾的國家,因此獲得特朗普的批評,表示西班牙的態度十分“糟糕”。
可回頭說起美國,特朗普又表示美國無須遵守5%的軍費開支目標,只是其他盟國必須履行的義務,這番“雙重標準”言論引來眾多議論。
最后一個看點,就是德國在北約峰會上對中國進行一番支持,主要體現在反對將中國寫入北約32國的聯合聲明。
在峰會召開前,就流傳出相關消息,北約會將中國寫入聯合聲明,以此加大“反華”節奏,而在此前多年的北約峰會中,對中國進行無端指責,也是北約的拿手好戲。
這次在德國總理默茨的帶領下,出現對自身經濟利益的考量,堅決反對這種做法。
當前中國是德國最大的貿易合作伙伴,德國主要產業中的汽車、機械和化工都深度依賴中國市場。
簡而言之,德國的經濟發展捆綁在對華貿易上,無法承受與中國貿易脫鉤的風險。
作為老牌歐洲強國,德國的對華態度起到了作用,北約32國在聯合聲明中對中國只字不提,這與往年在聲明中“罄竹難書”式的污蔑發言形成強烈對比。
不過在此背后,也有著歐盟尋求對華貿易,規避特朗普關稅政策的需求,屬于客觀需要。
參考資料:
1、新華網:《北約峰會:象征性的共識,蓋不住的矛盾》
2、中國青年網:《2025年度北約峰會透露出了什么》
3、紅星新聞《北約秘書長否認喊特朗普爸爸,白宮下場玩?!鞍职只丶伊恕?西班牙拒增軍費遭威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