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棄
2025年7月4日凌晨,烏克蘭首都基輔及其周邊地區遭遇了自戰爭爆發以來最猛烈的一次空襲。俄羅斯軍方出動了539架無人機和11枚巡航導彈,對烏克蘭首都實施大規模打擊。夜空被爆炸照亮,火光與濃煙彌漫在城市上空。此次空襲造成至少23人受傷,多處關鍵民用和能源基礎設施被摧毀,電力和通信一度中斷,城市生活陷入混亂。這場空襲不但顯示了俄軍日益增強的遠程打擊能力,也傳遞出俄羅斯方面在戰略層面不斷加壓的信號。
這次空襲的規模之大、協同程度之高,標志著俄軍已逐步形成一套高密度、多波次的無人化打擊模式。相較于過去更多依賴導彈打擊和空軍突襲的做法,俄軍現在越來越多地依賴無人機群戰術,實施“飽和攻擊”,在烏軍防空系統尚未完全恢復或充能之際,用量大且成本低的無人機消耗烏克蘭的攔截彈藥。這種新型戰術雖然不一定每次都能造成直接軍事勝果,但其破壞力、心理沖擊力以及戰術消耗效果,對烏克蘭而言構成了極大挑戰。
從戰略層面分析,俄羅斯此次襲擊的目標不僅僅是基輔的軍事設施,更是在政治、經濟和民意層面施加全面壓力。普京政府一再強調“軍事手段服務于政治目標”,而密集空襲正是這一方針的具體體現。通過持續不斷的打擊俄羅斯意圖動搖烏克蘭社會信心,迫使政府妥協談判,并試圖降低西方對烏克蘭的持續支持力度。俄方顯然認為,只有讓烏克蘭在軍事和心理上雙重“透支”,才能為俄方在戰場和外交舞臺上贏得主動。
然而,在面對這場空前空襲后,烏克蘭仍展現出較強的防御能力。據烏軍方面表示,此輪攻擊中,有超過300架無人機和數枚導彈被成功攔截,盡管城市受到損傷,但防空系統的響應效率較過去已有明顯提升。這得益于此前西方國家向烏提供的防空武器與情報支持,包括美制“愛國者”導彈、德國“IRIS-T”系統以及英法等國的雷達與偵察設備,幫助烏克蘭構建了較為完善的分層攔截體系。
澤連斯基在襲擊后表示,俄羅斯顯然已完全放棄通過任何和平手段解決沖突,轉而實施更為激進的打擊戰略。他呼吁國際社會繼續對烏克蘭提供支持,強調“烏克蘭不會在炸彈下低頭”,將為國家的自由和主權奮戰到底。然而現實卻異常嚴峻。隨著戰爭進入第三個年頭,烏克蘭已在軍力、財政和社會動員上承受巨大壓力,而最近西方國家對烏援助政策的動搖,令烏克蘭未來的抵抗更添不確定性。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美國國會在軍事撥款法案上出現分歧,使得對烏克蘭的新一輪軍事援助陷入暫停狀態。白宮方面雖公開表示仍支持烏克蘭,但來自國會內部的政治對抗使得對烏援助的穩定性大打折扣。與此同時,歐洲多國也面臨自身經濟與選舉壓力,援烏熱度逐漸減弱。德國、法國、意大利等國近期在軍事物資輸出方面明顯放緩,一些軍援甚至出現延期交付的情況。援助節奏的放緩,使烏克蘭在面對俄軍持續空襲與地面壓力時,處于更加被動的狀態。
西方國家從戰爭初期至今,向烏克蘭提供了數千億美元的援助,其中包括高性能防空系統、反坦克導彈、無人機、裝甲車以及訓練和情報支持。這些援助是烏克蘭能夠在戰場上堅持至今的重要支柱。然而戰爭拖延越久,西方國家所面臨的財政負擔與國內反戰呼聲越高,政治領導層不得不重新權衡戰略與資源配置。一旦援助規模持續縮水,烏克蘭在武器彈藥、空防能力乃至士氣方面都將受到嚴重影響。
與此同時,俄羅斯雖然面臨西方嚴厲制裁,但仍展現出一定的戰爭韌性。盡管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存在,但通過能源貿易、內部產業轉向以及與中東、亞洲、非洲等非西方國家的合作,俄方在某種程度上緩解了經濟打擊的強度。此外,俄軍在前線作戰中也逐漸適應長期戰爭節奏,通過動員、輪換、技術調整等方式穩定了作戰能力。普京政府在國內宣傳系統的配合下,依舊掌握著相對牢固的民意基礎,至少在短期內,尚未出現系統性政權不穩定的跡象。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俄羅斯在戰略上占據優勢。盡管在部分戰線取得戰術推進,但始終未能突破烏克蘭軍隊的主防線,也未能摧毀烏克蘭政府的政治核心與社會結構。戰爭陷入持久對抗格局,俄軍每一次攻勢都需要高昂的成本。尤其在西方情報與衛星系統支持下,烏軍對俄軍后勤線的襲擾與襲擊力度顯著增強,也讓俄軍推進步履維艱。
當前的戰局顯示,俄烏戰爭正在向更為復雜、漫長和消耗性的方向發展。烏克蘭雖然仍保持強烈的抵抗意志,但在外部援助不確定的背景下,其抵抗持續力正面臨考驗;而俄羅斯則在軍事與經濟雙重壓力下尋求有限度推進,努力維持戰場主動,但并未能實現戰略性突破。
這場沖突的未來走向尚無定論。戰爭若持續拉鋸,不僅將繼續給兩國帶來深重人道與經濟災難,也將考驗國際社會的戰略耐心與協調能力。對于烏克蘭來說,繼續得到穩定且足量的西方支持,將是其維持國家獨立的關鍵;而對俄羅斯而言,如何在不進一步激化局勢的前提下取得戰略成果,同樣充滿挑戰。
總的來看,俄軍通過最新一輪大規模空襲,進一步強化了對烏克蘭的戰略壓力,展示出其軍工系統與作戰指揮系統的持續運轉能力。而烏克蘭雖成功攔截部分攻擊,社會與軍事體系仍遭受重創。在西方援助日益不確定的背景下,烏克蘭未來所面臨的,將是一場更加艱難的抵抗之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