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悶在38度高溫的列車長達3小時,選擇砸窗算“破壞公物”?
一列車突然脫線停滯,車廂內乘客熱的幾近虛脫。
還好關鍵時刻,一年輕小伙“挺身而出”,破窗自救!
然而,事后有人卻稱,砸窗小伙被警方帶走。
不少網友怒了,聲稱小伙屬于緊急避險,理當受到嘉獎!
目前處理結果出爐,網友卻不買賬,律師發聲,分析小伙是否面臨賠償……
小伙砸列車窗,處理結果出爐
7月2號,一則消息牽動著萬千網友的心!
從上海出發到懷化的k1373次快車,行駛到浙江東孝站時,突然脫線停滯。
起因是某地方鐵路公司拉貨列車欲停下,卻不知為何,未能及時制動,直接沖入下行軌道,撞上了正常運行的k1373。
雖然沒人受傷,但涉事列車這一停也引發了麻煩!
涉事列車
像這類電氣化鐵路事故救援,往往會先斷電,但這一斷可不得了,原本吹著涼氣的空調也戛然而止。
而隨著清涼散去,k1373次車內溫度也逐漸升高,一度升到38度!
要知道,38度已經接近人體可承受極限了,長期待在如此高溫環境下,人的生命也極有可能受到威脅。
從網上流出畫面可看出,當時局面有多亂,許多旅客,乃至工作人員的衣裳都像是被水泡過一樣。
一些男子也不顧形象光著膀。
現場也是雜音遍布,有小孩哭鬧聲,也有感到煩躁的旅客在喊著“要悶死了”,“呼吸困難,喘不過氣了”。
可即便在這種危急情況下,也似乎沒人想著自救!
大多人都在強忍,也有幾名旅客跑去相關工作人員跟前,表達了開門意愿,希望相關人員將門打開,讓他們透透氣。
然而,有關人士卻因為考慮到沒到站臺,考慮到整個車廂乘客的安全問題,沒有應允。
結果,數小時悄然流逝,列車還是沒修好。
這時車內狀況愈發糟糕起來,車廂內彌漫著各種刺鼻氣味,有人甚至快要熱暈過去。
剎那間,遇險乘客們慌了!
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身穿黑色半袖的年輕小伙終于忍不了了,選擇勇敢“站出”。
小伙砸窗
只見他找到一把安全錘,旋即手持“大錘”,朝著一扇列車窗“氣勢洶洶”走去。
即便有工作人員追上來阻攔,也沒能攔住求生欲強烈的男子。
小伙剛走到窗邊,一些乘客也看出其意圖,直接不約而同高喊:“打破,打破!”
那激動的模樣好似看見“救世主”一般。
然后,伴隨著眾人渴望期盼的眼神,黑衣小伙使出“洪荒之力”猛砸下去。
隨著“咔嚓”一聲響,封閉嚴實的玻璃被砸出一小孔。
僅僅幾分鐘后,整塊玻璃也完全掉落,微風吹了進來。
當呼吸到新鮮空氣,不少人也歡呼起來,有人甚至在起哄“英雄,英雄”,“再砸2個窗”。
顯然,黑衣小伙贏得了旅客們的由衷贊賞,一些人覺得他救了幾百人的命。
然而誰能想到,這樣的“英雄”,后來也被帶走了。
網友得知此事,不免“炸了”!
有人擔心小伙的處境,他是否會受到懲處?
3號,有記者詢問相關部門,警方回應:
破窗小伙沒有被拘留,僅僅是受到批評教育。
但對此結果,部分網友還是不買賬,有話要講……
律師發聲,小伙會面臨索賠?
“怎么能批評英雄?清醒小伙應該受到表揚!”
也有人指出,男子行為屬于緊急避險,情有可原。
緊急避險具體指什么?
有律師為此發聲做出解釋。
它指的是:
為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人身等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損害較小方合法權益,以保護較大方合法權益的行為。
通俗來講就是,在遇到由自然原因,不可抗力引發的危險時,在完全找不到其他法子情況下,人們可以采用舉措損害一方利益,來保護另外較大一方權益。
緊急避險是我國法律賦予大家的一項權利。
如此說來,小伙做的沒錯。
畢竟這次火車在空調暫停情況下滯留了3小時。
當時車上也不光有年輕人,還有中年人和老人小孩,倘若有人突犯疾病,那該如何是好?
這時的乘客除了破窗,似乎確實沒有更好辦法來緩解境況。
但隨后有關律師也指出,若是相關工作人員事發時已采取諸如努力搶修、提供飲水、其他車廂開窗通風等措施。
在這之后,小伙仍然選擇砸碎玻璃,便有可能承擔民事賠償了。
而據一名在玻璃行業干了15年的某品牌商家所言,火車門窗都是定制款,那種玻璃不比其他普通窗戶,成本可不低,單塊更換至少得花一千塊。
據悉,此前就有人因不慎損壞火車窗,結果賠付幾百。
那么,當事人小伙會被索賠嗎?
照目前來看,小伙大概率沒事。
盡管有親歷者透露,當時車上窗戶打開了一點,可以保證空氣流通,乘務員也有給乘客送來冰水。
但從最后處理結果,也能發現這次小伙不用擔責。
破窗小伙為何沒被行拘?
很顯然,這是有關部門充分考慮到小伙行為的合理性,并且考慮到事后未造成其他安全隱患等因素。
所以,只是批評了他。
隨后,小伙也順利返回家中。
或許有人看到這兒,還是不理解,為何砸窗小伙會挨批,而非表揚?
雖然他的舉動值得肯定,但小伙的做法也有些冒險。
據一名親歷者所說,當時車廂內部分乘客已經不安。
在這般情形下砸開一扇窗,其后果可想而知。
也許會有“情緒”上頭的乘客“奮不顧身”沖過來,致使更嚴重的摔傷、踩踏事故發生。
說白了,小伙砸玻璃,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部分旅客,但還是有些沖動。
人性的光輝值得認可,但潛藏的某些風險也不容忽視。
要知道,事發時間是在深夜,相比白天,不安全因素有些多。
再者,列車窗被砸碎,后續若是火車修復完畢,會不會對其運行造成影響?
這些問題并非不存在。
所幸,列車經緊急搶修后,已然恢復正常行駛。
盡管事情暫告一段落,但還是不免引發我們思考……
火車窗設計發生巨變的原因
為何過去的列車窗可以像公交車一樣隨便開啟,反觀現在的卻封閉那么好?
因為曾經的綠皮火車速度較為遲緩,且大多沒配備冬暖夏涼的空調,那時只能靠開窗等方式來通風換氣。
80年代左右綠皮火車
而現在隨著科技、交通發展,空調幾乎成了火車的標配。
再加上,當下我國普速列車速度成倍增長,車窗所承受的外部氣流壓力也與日俱增。
若是車窗沒有封閉嚴實,外部灰塵、雜物涌入車內,可能會對乘客造成傷害。
此外,現在列車在高速行駛時,還有可能產生各類噪音。
正是基于對旅客需求的考量,才如此設計。
可是,此次事很顯然也露出一問題,若是沒了電,空調不能用,列車會怎樣?
查找資料發現,這一點有關人員其實早已注意到,但技術實施暫沒有落地。
希望相關人士盡早取得突破。
當然,大家也不必過于擔憂,畢竟列車脫線這只是個別情況,大多火車安全系數還是很高的。
對此,你有什么想說的?歡迎各抒己見。
信源來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